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2.
粤剧的复苏     
粤剧“申遗”喜获成功有“南国红豆”之称的广东粤剧,日前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系继昆剧之后中国第二个被列入该《名录》的传统剧种。6年磨一剑。漫长的申遗历程也是粤剧受到拯救、保护、推广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截止2010年6月底,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4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6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31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相似文献   

4.
越南宫廷音乐——雅乐,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2-262
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6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文物保护法》颁布近30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又一部重要法律,在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共6章45条,包括了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5个方面,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6.
这是比利时和法国联合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节日是一种文化遗产。巨人节是15-16世纪在西欧开始流行的宗教盛典活动。今天,仍然保持这种传统节庆活动的城镇主要有比利时的阿特(Ath)、布鲁塞尔(Brussels)、登德尔蒙德(Dendermonde)、梅赫伦(Mechelen)和蒙斯Mons)以及法国的卡塞勒(cassel)、佩兹纳斯(Pezenas)和塔拉斯康(Tarascon)。  相似文献   

7.
中州大鼓     
正中州大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颇受媒体关注。但目前学界关于中州大鼓的研究却不足,仅李建东等人的《赵堤"中州大鼓"》和赵书峰的《浅谈中州大鼓的艺术特色》对该问题略有提及,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市已有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5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刊已登载过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今陆续简要介绍鄂尔多斯市的5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市已有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5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刊已登载过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今陆续简要介绍鄂尔多斯市的5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市已有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5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刊已登载过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今陆续简要介绍鄂尔多斯市的5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1.
班什(Binche)是比利时南部的一座仅有三万多入口的小城。班什狂欢节起源于16世纪,是欧洲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狂欢节之一,是欧洲唯一一个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狂欢节。  相似文献   

12.
海宁皮影戏     
《寻根》2016,(3)
正中国皮影戏表演方式十分独特,并于2011年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自成一派,被当地人称为"羊皮戏",它"以皮制人、以光作影、以卷作本、以影作戏",将众多非现实的人物在幕前表现得栩栩如生,用独特的操作方式使得一个个艺术人物有了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概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8月18日在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展出内容为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和已被列入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06,(11):28-28
也有人称之为“板索里清唱”。板索里是“Pansori”的译音,是韩国的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它发源于韩国西南部城市全州,大约在朝鲜王朝肃宗时代(1674-1720)就已在百姓中盛行。1964年,板索里说唱被韩国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将文学、音乐、表演融为一体,通过一位站立的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视剧目需要,或男或女)的歌唱、道白、表情、肢体动作和作为道具的一把扇子来描绘复杂的剧情。舞台旁有一席地而坐的鼓手,为表演者唱念的朗朗之声伴奏;并不时发出…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学研究概况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是民俗学界关注的重点。陈勤建的《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12年2月2日,文化部出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后颁布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生产性保护实验基地名单。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化交流》2014,(9):14-16
发改委、文化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据此方案,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2014年共安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2.07亿元。  相似文献   

18.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从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到2002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逐渐被世人确认。1999年,前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郎甫-上任。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便名列其中,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可见一斑。但不管是与人交谈,还是课堂教学,我发现为数不少的人以今天的民俗为准,认定清明节就是寒食节,甚至把二者的来历都当成是一样的,谬之甚远。一、清明与寒食的起源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由来已久,《逸周书·时训》就有记载:"春分之日玄鸟至……清明之日萍始生……。"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上海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研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学科建设、民间信仰和地域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展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方面,进一步向应用性研究拓展。陈勤建、钱炜蕾的《“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和共同发展》(《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一文提出了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问题。长三角在民众的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智慧和思维原型上的大同小异,决定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许多同源性或共同性的形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