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日发现三个"地球"致力于地外文明探索的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探索技术和成果,不久前他们宣布:航天局的一个太空研究小组利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两颗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两个星球"一个温润如夏威夷",另一个"酷寒如阿拉斯加",距离地球大约有1200光年远。同日,航天局的另一个太空研究小  相似文献   

2.
2012年来了,并不是世界末日,地球还在,我们还在。在遥远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地球也许真的会毁灭,如果这一刻真的到来,人类还能到哪里去?这恐怕是让人类探索太空的源动力。就在喧嚣一时的"末日时间"临近时,太空深处传来了好消息,首颗位于"宜居带"的行星在太阳系外被证实,这一发现,被称为"发现地球的‘双胞胎’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李必光 《少年科学》2008,(11):38-39
人类很早就有飞天的梦想,后来终于有了飞机,又有了太空飞船。让人自豪的是我国从"神舟5"号到"神舟7"号,都在不断探索地球之外的奇妙世界,也在尝试着离开地球的太空生活。在太空生活与在地面大不相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那里什么东西都失去了重量。  相似文献   

4.
人类何时能够实现向太空移民的愿望?美国“发现号”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与成功返航,给人类进军太空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人类能够在太空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地球人类为何要进军太空呢?寻找新能源和新空间地球资源有限,总有一天资源会耗尽。科学家认为,未来有一天人类能够从太阳能发能会遭到小行星袭击,向太空移民要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最少。而且,太空中有的小行星上有着价值5万亿~6万亿美元的白金矿藏,有的小行星上的铁矿资源比地球上所有的铁加起来还要多。另外,地球还有可是未来人类的…  相似文献   

5.
2100年的一天夜里,太空中传来了一阵阵抽泣声:“救救我!谁来救救我……呜呜呜……”是谁?究竟是谁在哭?噢,原来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地球的哭声惊醒了正在熟  相似文献   

6.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一些老一代航天人士回忆说,50年前,他们中没有一人曾预见到航天技术能有今天的发展,能在如此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畅想未来50年,太空探索还会有哪些新发展呢?专家学者们目前仍无法准确预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仍将不断制造惊奇。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50年来人类航空事业的非凡成就。  相似文献   

7.
<正>从古至今,月球一直神秘地挂在天空上。月球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谁又能揭开月球背后的秘密呢?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发射,它除了担负探月任务,还担负了额外的太空探索任务。比如它"抽空"飞越了一颗名为图塔蒂斯的小行星,获得了这颗小行星的许多数据;再比如它还"练胆",向距离地球更遥远的太空深处飞去,飞到远离地球超千万千米的地方"独立生活"去了。嫦娥三号于2014年12月登陆月球,把"玉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天堂与现实的太空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地球以外的宇宙有着美好的向往,并对探索太空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无数的问题。比如,上过天的人比起终生在地球上生活的人是否身体更健康长寿;太空是不是比地球美妙得多并更适宜于人居住;死后上天堂与下地狱有多大区别;人没有了地心引力或地心引力减少了是不是有利于健康;月球和太空那样的环境是否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极乐园?  相似文献   

9.
人类究竟能不能从太空看到长城?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戴昌达研究员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宣布:肉眼无法从太空看长城,但遥感技术可以"看"到长城.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上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使大气变得不再清新,使海洋变得不再蔚蓝。那茫茫的太空会不会是一片净土呢?可惜,太空也没能逃脱被污染的命运。根据图像显示,"太空垃圾"已经使地球上空变成了一个超级垃圾场。认识太空垃圾太空垃圾,顾名思义就是太空中没用的废弃物。可是这些太空垃圾不是外星人制造出来的,而是地球上的人类  相似文献   

11.
人类邀游太空不再是梦想。现在人们已能乘坐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到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这些载人飞船很不方便,不仅每次运送的人员有限,而且需要花费太多的费用。能不能建造一条安全省事的道路通向太空,让地球人可以在地球与太空中随意往返呢?  相似文献   

12.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飞离地球进入太空。当时27岁的前苏联空军上尉加加林在太空飞行了108分钟。他以亲身经历证明人类可以在太空生存、活动和进食。可是,你知道吗?动物们为人类进入太空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开拓先锋,它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也许会迟缓好多年。  相似文献   

13.
地底下究竟是怎样的?古时候,人类就在探索这个神秘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地底下是地狱,这是迷信;有的人认为地球内部是空的,在南极和北极有两扇大门,可以从那里走向地球的深处。通过探险、调查,证明不是事实。那么地底下究竟是什么呢? 本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大大加快了探索地下世界的步伐。科学家通过对携带着地球内部信息的地震波进行多次反复全面的研究,认为整个地球好比是一只鸡蛋,组成地球的地壳、地慢和地核,在地球里的分布就跟蛋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2020,(2):28-29
茫茫宇宙,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充满了各种令人激动的时刻,现在,新的激动人心的一幕即将开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工程已经启动,这个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千里眼”将为人类展示怎样波澜壮阔的宇宙图景?  相似文献   

15.
<正>宇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洞,尤其在地球周围。科学调查显示,如今的地球已被来自卫星和火箭的5万多块碎片包围,包括旧卫星上掉落的装置、工具和火箭残片,其中有许多残片绕着地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行,最快可达2.8万千米/小时,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对地球轨道的电信网络造成破坏。这些太空垃圾是从1957年苏联发射"伴侣号"(Sputnik)卫星之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50多年间积累起来的。卫星之间相撞以及反卫星  相似文献   

16.
<正>电影《流浪地球》里,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带着地球在太空中流浪,寻找新的家园。可是,单靠行星发动机,这个过程艰难而缓慢。人类决定冒险借用"引力弹弓"效应,从木星那里偷点速度,把地球"甩"出太阳系。谁知木星引力突然增大,将地球拽离既定轨道,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距离小于"洛希极限",地球将面临解体……等等,"洛希极限"是什么?差点撕碎地球的神秘力量又到底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8日凌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其中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最受瞩目,因为他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看看长期太空生活究竟会对人类机体带来怎样的改变。按计划,斯科特将在国际空间站住满一年,创下人类太空生存新纪录,而他的孪生兄弟、同样是宇航员的马克·凯利则将留守地球。未来一年,这对天地相隔的双胞胎将接受科研人员的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8.
宋寒 《科学启蒙》2011,(9):116-119
放眼太空,浩瀚无垠。你可知道,在地球的周围,有我们人类的先行者——宇航员,正代表人类进行着许许多多重要的科研和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人类冒险进入太空探索已有50年历史,伴随着人类的太空探索过程,太空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太空垃圾。从微小的螺栓到整个空间站。人类在太空中丢弃了大量的垃圾。以下列举八种最离奇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20.
<正>眼下,许多国家都在争先打造太空港或太空飞船,为未来人类的太空旅游热做准备。如美国一家公司前不久宣布,将在未来15到20年内用超大型太空梭——一种新型宇宙飞船,分批把8万名地球人送往火星,据说一张单程"机票"的价格高达50万美元。尽管票价贵得吓人,但地球人的太空游热情依旧不减。不过,有科学家提醒人们,未来的太空游,因为往来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