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视传媒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媒介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同质性很强的栏目,而加入世贸组织则促使国内媒介市场进一步开放,媒介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如何能在众多传媒中安身立命,是每个电视台特别是城市台,面临的重要课题。电视台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频道的竞争,节目的竞争,这种竞争依赖于品牌的运营。于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开始把创立频道品牌作为取胜的有效手段,以迎接大众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这句名言,今天用在"传媒的未来"这个题目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一方面,作为传媒发展支撑的物质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为传媒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随着媒介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媒体开始走向衰落.英国全国性报纸的发行量普遍下滑;日本的主流大报经营出现"赤字";美国的报纸发行总量和广告收入双双下降,多家报纸已停出印刷版;加拿大的"媒体业正经受着地狱般的煎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传媒之间的相互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以电视图书这一跨媒体出版物为例,分别从媒介特性、表现手法、传播理念与影响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电视与图书两大媒介合作的依据,验证了传媒融合是实现文化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曾海芳 《新闻记者》2007,(10):70-73
近年来,全球传媒业正经历着一场喧嚣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卫星、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带来了媒介技术形态不断的创新和整合;跨国竞争、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与资本的联姻成为市场亮点;媒介机构、产品和消费日益向国际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与之相应的是,传媒政策作为媒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1990年代广播电视的频道专业化改革还是随后都市报的迅速扩张,都是传媒产业化初期"跑马占地"式的粗放型发展.现阶段,媒介产业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进行发展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而通过向媒介组织内部挖掘潜力或者通过资源重组实现集约式发展成为媒介产业竞争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1,(5):80-88
古有孙子兵法曰.用兵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不动一兵一卒便能攻城掠地.占领一城一池.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国传媒的竞争目前也已经到了深刻转型的关键点,从"单点式"的经营到传媒产业价值链的经营.不再是单一节目的竞争,栏目的竞争,而是频道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更高的层面在于系统的竞争,谋略其实也在于谋势。随着国家广电总局61号令的推出.广告时间的缩短势必会影响经营空间.消费者收视习惯的改变.中国网络及新媒体的渐渐成熟,也不断瓜分电视广告份额,中国电视传媒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齐鲁电视台逆势上扬.2010年广告创收突破5个亿.可谓是所有地面频道的王者,甚至超过20多个卫星频道。究其原因,在于齐鲁电视台的发展其实引领了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势。春寒料峭时,我们采访了齐鲁电视台部分管理经营团队。恰逢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罗伟雄带队的一席20多人来齐鲁电视台学习.交流,两个坚持不断创新的强者在一起,自然能沟通出最深层次的蓝海秘籍,我们也借机一并采得宝贵的"齐鲁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时代下,多媒体竞争加快了传媒企业的聚合,扩大了节目的碎片化。本文通过电视媒介应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营销策略分析,对媒介融合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电视传媒如何化逆境为顺境,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已然成为电视传媒者思考的首要问题。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传媒行业的竞争,决不是哪一个要素强势和优势,而必定是全要素的竞争、整体系统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关系到传媒产业能否做大做强、能否在激烈的传媒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新媒体时代,吉林电视传媒发展需认清形势,打破自身局限,与新兴媒体合作共赢,走产业发展、集团化资本运营、多元盈利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改革推进,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现代传播媒介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推广阶段。如何打造媒介品牌已经成为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策略。电视媒介只有不断致力于自身的品牌形象塑造和推广、提升自身的形象,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郑青华 《新闻界》2004,(5):36-37
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的发展,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的产业,高质量的媒介人才是传媒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可以说传媒竞争本质上就是优质媒介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传媒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媒介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供求的严重失衡使得传媒愿意以更高的报酬来吸引媒介人才,这使得媒介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据成都地区都市类报纸从业人员调查显示,都市类报纸从业人员大多数人的工作流动较大。只有24.5%的人目前只服务过一家新闻媒体,34.5%的人服务过两家新闻媒体,30.9%的人服务过三家新闻媒体,10%的人服务过四家以上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传媒业竞争格局的加剧,媒介的发展方向已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经济",从规模扩张式的竞争转向媒介品牌的打造。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以下简称"湖北经视")在构建传媒影响力的过程中,坚持"以节目为龙头,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步发展"的思路,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媒业界实践和传媒理论研究两个层面的变化为依据,揭示中国电视媒介纠结的多重矛盾关系,探讨了当下电视媒介文化发展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14,(9)
正《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媒行业综合性理论期刊。改版以来,一直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探索传媒规律、紧跟传媒主流,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行业专业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名家特稿;传媒大讲坛(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媒介批评(媒介评论、审读阅评);媒介经营;传媒调查报告;组织传播;传媒与法;广播影视评论;新兴传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14,(12)
正《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同内外公幵发行的传媒行业综合性理论期刊。改版以来,一直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探索传媒规律、紧跟传媒主流,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行业专业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名家特稿;传媒大讲坛(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媒介批评(媒介评论、审读阅评);媒介经营;传媒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电视深度报道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深度报道博采其它媒介之长,发挥现代传媒电子化传播和多元化表现手段的优势,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魅力.面对新的发展趋势,电视深度报道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最活跃、最生动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因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前台"位置,在大众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大众传播人际化、拟态化和人格化的特点和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影响力。主持风格不仅体现了节目、传媒的风貌和格调,也体现出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并且成为与受众交流的纽带,是受众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电视竞争的白热化,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娱乐电视节目的竞争就是主持人个性魅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17.
当传媒竞争进入集团化竞争的同时,新媒介对传统媒介的冲击也愈演愈烈.报纸遇上了新闻网站、手机报,电视遭遇视频点播、手机电视,而广播同样遇到了音频点播、MP3与ipod.  相似文献   

18.
张建峰 《新闻实践》2001,(10):55-56
关注近来的媒体实践,便会发现,中国媒介已越来越重视精确分割市场,找准自己的受众定位。本文尝试导入市场学理论,谈谈今天报业市场的定位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不断加剧的传媒竞争,特别是同类传媒的竞争,比不同类传媒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以致在同质媒介中呈现出盲目竞争的端倪。从目前报业市场来看,表现为办报的趋同。一些报纸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无所适从,摒弃  相似文献   

19.
征稿细则     
《今传媒》2016,(4):4
《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媒业学术期刊,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开展学术研究,探索传媒新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业专业学术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传媒大讲坛;新媒体研究;传媒与法;媒介批评;组织传播;传媒调查报告;媒介经营;广播影视评论;传媒技术;传媒实务;文化传播与教育;新视野专栏展台;课题专栏;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2,(2):134
资源优化内容为先营销模式全面升级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和发展要求,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以下简称为深圳广电集团)作为深圳第一大全媒体整合型传媒集团,紧跟时代脉搏,洞悉媒介发展变局,提出了"从地方性媒体向全国性媒体跨越、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化传媒集团跨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