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梅 《中国广播》2006,(12):32-35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了大型系列直播《万里长歌》。这次直播从八月下旬开始到十月下旬结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之声联合中央台驻地方记者站和10家地方电台,沿着当年红军主力长征的路线,跨越10省区,万里接力,在每个双休日其中的一个上午与全国亿万听众一起踏寻红军足迹、感悟长征精神、见证沿途变迁、概览老区新貌。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中国广播史上行程最长的直播行动,收获是多方面的,有一些不成熟的心得愿意在此与同行们分享。  相似文献   

2.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6,(12):29-31
十集系列直播《万里长歌》也像是一次电波里的“长征”。就广播而言,对一个主旋律主题做异地的、接续性的、累计近20个小时的直播,似乎也是“前所未闻的”事。报道组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亮点、有突破、有美誉,应当说在情理之中。当然,努力也要有方向,路线错误不能有。事实上,《万里长歌》从一开始策划就有着明确的追求。我们把近些年对于广播的感悟和心得,几乎全部倾注于《万里长歌》。因此,《万里长歌》是以往经验的结晶,也是未来发展的试验。它的成功,印证了我们对于广播理念和实践诸方面的一些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万里长歌》给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15日,“永恒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活动之一、第三场报网互动论坛直播“我心中的长征”,在浙江在线演播厅举行。直播过程中,浙江在线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在直播现场不时穿插《长征组歌》、电视剧《长  相似文献   

4.
许菊萍 《视听界》2008,(2):97-97
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张家港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特别报道《永远的丰碑》。作为一个县级电台,要不要推出这组大题材报道,在最初进行节目策划时,曾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但最终还是推出了这组报道。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我台另一档大题材节目《台商眼中的中国入世五周年》也获得苏州市广播“彩虹”一等奖、江苏省广播“彩虹”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丛林 《中国广播》2006,(9):67-6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别制作的百集配乐长篇纪实文学《张震回忆录》播出后,在广大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深受听众喜爱。可以说,这一配乐纪实文学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水准,是广播精品节目的典范。一、题材切时代目前亲历长征的在世老人都已高龄,耄耋之年的张震将军虚怀若谷,用文学的笔触,一生的足迹,书写了64万字的回忆录。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前夕,解放军出版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双方领导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全国上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热潮中,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网站会同共青团浙江省委及其所属青年时报,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开展了“永恒的长征”——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把三家媒体的纪念长征主题报道与团组织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了纪念长征胜利系列活动报道.其中,新华社自9月16日开始联合腾讯视频网推出系列网络直播节目《红色追寻》,以三个年轻人的视角,综合运用各种网络传播元素,再现红军80多年前的艰苦历程. 《红色追寻》系列网络直播节目的优势 1.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对受众的吸引力较强 《红色追寻》节目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并借鉴户外综艺节目的娱乐元素,顺应了当前发展的潮流,既能分享这一巨大的市场资源,又符合受众的兴趣爱好,节目吸引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出版要闻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习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号召出版工作者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进一步做好出版工作,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于10月17日在军事博物馆隆重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出版座谈会”。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中宣部的领导下,新闻出版总署决定组织一批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经过各省(市、区)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单位的认真推荐,及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总署最终确定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选题60种。在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单位的共同…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这一震惊中外、影响深远的英雄壮举,总政干部部老干部局和解放军报社政工部在《离退休生活》专版,联合推出了“红军将士口述长征”专栏,着重反映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浴血奋战、克服艰难险阻、官兵友爱和尊重少数民族等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0.
代刚 《传媒》2001,(10):40-41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一丹话题”、“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等节目。1999年,她参加并出色完成了国庆5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和迎接新千年三大直播任务。她曾经数次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此外,她还是北京广播学院  相似文献   

11.
近日,浙江省档案馆、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红军寻访记》因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内容生动翔实,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别节目中播出。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广播》2006,(6):I0005-I0005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新闻频道推出了10期特别节目《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王凯 《中国广播》2006,(12):35-37
如果说,《万里长歌》开播以来,得到了业内外好评,我认为主要是在主旋律题材广播直播节目的感觉化和故事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新闻直播节目的感觉化何谓新闻感觉化?它是指受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受众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愉悦等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当事人、见证人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给新闻报道一种生命力。可以说,能让受众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国家电台优势、特色,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力,通过现场直播、全天特别直播、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特别节目、大型系列专题,推出媒体融合产品,展播文艺精品节目等多种形式,积极发挥中央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做好长征的宣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此8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宁化广播电视台联合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宁化县进行了大型特别直播活动——万里长歌·八闽情怀》。以此向全国听众展示了宁化、长汀等闽西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所做的巨大贡献和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直播过程中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听众发来的短信1…  相似文献   

16.
徐佳佳 《记者摇篮》2007,(7):109-109
目前,广播媒体的大多数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出,直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优势与高效快捷、灵活多样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受众。主持人的播出状态关系到  相似文献   

17.
姜保红 《中国广播》2006,(12):38-39
笔者认为,《万里长歌》的成功,是把握了两个规律,即广播规律和收听规律。两个规律的实质,就是既要符合媒体自身特点,又要考虑听众需要和感受,做到扬长避短,获取最佳的传播效果。如何把握好这两个规律,并以规律为指导,做好节目?《万里长歌》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一、着眼整体强调节奏平时做一般性的广播节目时,编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万里长歌》有其特殊性,一是题材本身的政治色彩比较浓厚,虽说史料丰富,不乏精彩内容,但也对节目的可听性提出了挑战。二是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新闻窗》2006,(1):F0002-F000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于2005年12月18日启动了大型采访报道——《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贵州日报、贵州电台、贵州电视台的记者.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相似文献   

20.
《浙江档案》2006,(10):15-15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由中央档案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共同编辑,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线装本《红军将帅手迹选》于10月15日在浙江省富阳市进行了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