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总统制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分权总统制和超级总统制两种亚类型。从结构上看,分权总统制总统在宪法上是政府的行政首脑,掌握与立法权和司法权平行分立制衡的行政权;超级总统制总统在事实上是政府的行政首脑,掌握着行政权,但政府总理才是宪法上的政府行政首脑,并对行政事务负责,由此导致总统游离于三权平行分立制衡的边缘,处于一种超然于上的地位。在功能上,分权总统制侧重于保障自由,而超级总统制侧重于维持秩序。区分总统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统制国家的政治架构,有助于我们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归纳、总结西方政府领导人的产生方式、产生 (任职 )条件入手 ,对西方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内阁制国家政府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及其形成原因、产生 (任职 )条件 ,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备考角度提示】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与国体相比,政体不如国体重要。历史上国家的政体较为复杂,更容易被混淆。君主制:原指由个人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后来它的含义发生变化,指同共和制相对称的?种政权组织形式。共和制:与君主制相对,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机关或国家元首的?种政治制度,通常与代议民主制度通用。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4.
同样作为一种政府制度,美国的总统制与法国的半总统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总统权力的行使和权力所受到的制约两个方面。指引革命进程的理论的不同、传统的差异、对权力制约的不同理解以及伟大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西方政府领导变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归纳、总结西方政府领导变更的类型入手 ,对西方总统制、半总统制、内阁制国家政府领导变更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1法国半总统制的历史形成法国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与它大革命后的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时,法国大革命尚在进行之中,国家政治制度的设置还不是十分周密。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宪法规定: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军队统帅,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总结了第二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导致专制的教训,于是在第二共和国宪法中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议会。1946年10月,规定实施多党议会制的新宪法获得通过,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诞生。宪法确立了国民议会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强调国家主权由公民通过国民议会和公民复决来行使。戴高乐主持草拟的新宪法于1958年9月28日由公民投票通过。12月20日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法国从此进入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为了使总统能名正言顺地拥有更大的权力,戴高乐试图实行宪法改革,通过普选选出总统,1962年6月9日,戴高乐在广播演说中宣告:走普选的道路,我们就能确保共和国在未来的岁月不受人事变迁的影响,保持力量强大,秩序井然和绵延不断。9月22日,戴高乐再次发表广播电视演说,宣称为了...  相似文献   

7.
内阁制与总统制的差异任庆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由于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内阁制和总统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采用内阁制的国家,于每届议会成立之时...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年,在短时间内,中国政体先后经历了总统制、内阁负责制、总统制的急剧变化。与此相适应,围绕总统的产生和地位、总统的权力、总统与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关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也先后经历了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再到《中华民国约法》的变化。三者之间,既有继承和发展,又有否定和倒退。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根据美国宪法,国会为最高立法机关:总统在行政上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10.
一、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都是民主共和制的形式,都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二者都是实行与专制相对立的民主制度,都采取三权分立制,都是与资产阶级统治相适应的具体政体形式,都是由资产阶级国体决定并为之服务的.但是,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的区别也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总统制思想是其政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主张移植美国总统共和制.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五权宪法思想.五权宪法规定的政体类型属于总统制.孙中山之所以推崇总统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孙中山对总统制的推崇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共和、有限政府、议会制、联邦制、总统制等政治思想及制度构成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的政体设计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传统、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建国纲领、政治传统、经济模式、国家架构、政党关系、领袖影响六大因素在美国联邦总统共和制政体形成的历史路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本世纪以来美国总统权力的扩张是美国现代政治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它不仅给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且对美国现代历史产生了直接影响。研究这一重要政治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原因,不仅是我们认识美国现代总统制实质及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把握美国政治体制未来演变趋势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金旭 《华章》2012,(34)
俄罗斯总统制度的设立不是历史的偶然选择,它的形成于确立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符合现实俄罗斯国情.本文从俄罗斯总统制确立的过程与原因入手,介绍俄罗斯总统选举、任期与罢免程序制度,进而分析得出俄罗斯总统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也是美国行政部门的最高领袖与三军统帅,一般被称为Mr. President(总统先生)。同学们应该都知道,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已经落下帷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第58届第45任总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部分美国总统的一些情况吧。  相似文献   

16.
1787年制宪会议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并制定了选举A.N选举总统的制度。1789年1月,第一届总统选举正式开始,其基本进程包括:确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选举选举人;选举人投票;计算选票;公布结果。最终乔治&#183;华盛顿以全部选举人票当选总统,约翰&#183;亚当斯当选副总统。第一届总统选举是成功的,但选举制本身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暴露。  相似文献   

17.
浅析资本主义国家de管理形式常斌高三《思想政治》第一课“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形式的几种类型,即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部分学生弄不明白这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此,笔者就该问题作一浅显的...  相似文献   

18.
1 法国半总统制的历史形成   法国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与它大革命后的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时,法国大革命尚在进行之中,国家政治制度的设置还不是十分周密.……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民国建立之初规定实行的究竟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叫共和制,以及共和制下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国立国之初政体混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时有"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表述。中华民国立国之初,孙中山先生先取总统制共和政体,进而又改用责任内阁制。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后,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一度还因复辟而出现短暂"帝制"。袁世凯帝制自为失败后,又恢复了责任内阁制。政体形式的反复变化,折射出了民国之初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共和革命的艰难困苦。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的相关表述不规范、不准确,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现象。基础教育涉及面范围广泛,影响较为深远。因此澄清事实,辨别真伪,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