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数量的增长,Web 2.0模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互联网模式而成为目前网络的主要模式。在对Web 2.0和用户黏性等概念进行了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使用评论、互动、病毒式营销等增加用户黏性的手段,建立基于Web 2.0模式的旅游产品营销网站的策略,使旅游产品营销网站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赢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在Web2.0蓬勃发展的今天,针对Web2.0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论体系。随着网络社交软件的不断涌现与群体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化,网络用户的社会化、群体化特性被激发出来,这引起了人们关于网络群体用户的信息服务的深入思考。在深入研究Web2.0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原有信息服务体系对用户群体交互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Web 2.0给互联网用户带来的是网络思维及网络应用方法的变革,也给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实施带来更多的支持。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所赖以生存的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介绍了目前较为普遍的Web 2.0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云燕 《现代情报》2009,29(11):140-143
20世纪末万维网(World Wide Web)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网络世界,Web1.0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网络。而Web2.0让人们享受到网络服务的个性化。图书馆借着Web2.0的契机开展了Lib2.0服务。Lib2.0改变了图书馆传统被动僵化的服务模式,将图书馆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本文阐述了Web2.0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着重探讨了Web2.0对Lib2.0影响以及Lib2.0个性化服务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军华 《情报杂志》2007,26(9):152-154
分析了Web1.0向Web2.0和沃客(Work2.0)演变的过程及其在信息服务方面的特点,指出Web1.0实现了网络信息服务广域范围内的传播共享和集成搜索,Web2.0实现了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互动化,而沃客在Web1.0基础上建立的网络服务发展的市场激励控制机制,不仅为解决困扰网络发展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思路,同时在基于利益驱动背景下用户的广泛参与的信息组织层面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功能与竞争力,在服务内容层面通过激励用户参与有价值的知识生产从而引发正向的网络效应对构建良性网络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图书馆2.0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及关联性,充分借鉴相对成熟的Web2.0用户参与激励方法,在系统分析Web2.0与图书馆2.0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2.0服务模式下的用户参与激励措施,并初步建立了优化的图书馆2.0用户参与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7.
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与集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从简要介绍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入手,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的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个性化服务集成的模式,包括基于资源整合的集成模式、基于用户共享的集成模式、基于技术结合的集成模式,并运用实例对3种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集成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Web3.0——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创新精神永远存在,它的魅力不断被重新诠释,当人们还沉浸在Web2.0的热潮中时,Web3.0以其强大的聚合功能及其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互联网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趋于个性、精准、高效,而搜索引擎不能从用户个体角度解决信息拥塞和筛选困难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Web3.0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阐述了Web3.0的内涵、特点,同时笔者结合业内人士的预测对Web3.0时代的新特征作出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论Web2.0下网络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 是相对于Webl.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其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Web2.0的广泛应用,也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从Web2.0下网络文化的特点展开,探讨了Web2.0下网络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道德、法律三个方面提出了Web2.0下的网络文化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信息集成服务产生的原因及其Web2.0的理念与应用,得出信息集成服务与Web2.0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并构建了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的3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Web 2.0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介绍Web2.0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Internet上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结合Web2.0几种主要的信息服务形式,深入分析了其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并构建了Web2.0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  相似文献   

12.
魏白莲  郑建明 《现代情报》2010,30(5):170-173
Web2.0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统称,以其技术优越性被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个人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从知识获取、知识加工、知识交流与共享3个方面总结了Web2.0平台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的技术支持,提出并论证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并且论述了基于Web2.0个人知识管理的优越性以及Web2.0时代个人知识管理需要注意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海涛  宋琳琳 《情报杂志》2012,31(8):134-141
在利用信息可视化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中近25年来收录的有关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价研究论文的引文数据基础上,以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了近30年来政府门户网站缋效评价研究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国内外政府门户网站缋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评价为切入点,通过介绍互联网由Web1.0到Web2.0的承接与发展,将传统模式和当前网络模式下的信息评价进行比较,讨论Web2.0环境下信息评价的一些新特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关键工具。“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专题改造和完善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电子分布图、中国生态旅游数据库、中国生物多样性多元化数据库、生物安全文献数据库;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Internet和Web服务器;采用ASP、ADO、SQL、ODBC、Web、GIS技术,实现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动态连接,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查询和统计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Web GIS查询工具、中国生态旅游信息查询工具、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查询和录入工具、生物安全文献查询工具;实现上网共享信息600余M,其中数据103M,数据全部集中共享;完成了生物技术改性活体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风险评估技术准则、风险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it has been around for 11 years, it is still not clear where Web 2.0 will lead.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past and recent trends that may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direction of Web 2.0, including cloud computing and other emerging business models. In order to move forward, Web 3.0 is proposed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ork that integrates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curity. We also present criteria and future direction for Web 3.0 to allow all services and people can sta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中面向用户的数字参考服务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梁孟华  马大川 《情报科学》2002,20(9):929-932,940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中面向用户的数字参考服务的组织形式,相关技术和典型项目,即基础Internet和人工干预的参考服务-虚拟参考咨询台,基于Web合作的数字参考服务-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基于实时交互的参考-CU-SeeMe网络会议,文章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参考服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字图书馆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Web时代、网格时代、Web2.0时代,已经开始进入云计算时代。本文结合云计算技术,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并对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服务流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