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地处中原内陆,受传统文化的濡染最深,河南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更差。最重要的原因是受传统中原文化、传统体育教育、现行体育教学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然而随着中西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一些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淡化了。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却令人堪忧,河南省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当前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安阳、信阳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数据的基础之上,为文化体制改革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经在凝聚民族力量,净化人们灵魂,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传统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和教育着华夏儿女向真向善。把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诵读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健康成长,做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是现代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重要使命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以"三化"措施探索出校园建设的新路径,一是传统文化的物化,二是传统文化的活化,三是传统文化的内化。将文化镶嵌在学校的一砖一瓦中,依主题设计成不同的连廊。同时,在课程中渗透文化因子,建设"武韵中华""墨香中华"等课程,并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选取了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融入各种活动,更好地发挥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留学生教学中实行中原文化教学对于留学生文化教学意义重大,既是河南省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会更好地满足河南省的留学生教学的文化需求。探索中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办学模式,需要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教材编写和营造学习氛围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代语境下中国新农村音乐文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4市8县160多个乡村进行采风调查与理论分析,认为构建和谐的农村音乐文化空间、打造乡土音乐文化"精品"以及树立正确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观念,应是当代语境下中国新农村音乐文化发展必须具有的独特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其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旅游开发意义重大。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在对河南省的传统工艺美术的资源评价、开发现状、旅游产品价格弹性分析、消费者偏好、市场竞争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开发的外部环境分析和开发创新设计,最后提出了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通过调查当前河南省部分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造成当前民间传统文化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客观上现代文明对民间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冲击,主观上人们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等相关工作中忽视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由此提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注重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戏曲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播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对其进行梳理整合,借助现代传媒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换,如制作影视节目、出版音像书籍、举行论坛研讨、策划事件直播等,以更加生动、多元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李晶 《河南教育》2023,(2):49-50
本研究梳理了河南省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对现存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厚植传统文化情怀、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强省战略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就必须充分发挥河南文化的领军作用,发挥文化传统优势.民间艺术是极具河南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强大的精神作用力对文化强省战略的顺利实现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河南省民间艺术现状的深入研究,探寻河南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并给出丰富传承方式、多元化传播途径,加大对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力度,优化传统方式、深化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艺术形式、丰富表现手段等四个相应的对策,以证明河南省民间艺术对文化强省战略的强大作用力.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资的教育重地,她的教育方向应该说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及文化的发展导向。因此,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师范院校的普及和开展,不仅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以河南省13所高等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开展和推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师范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旨在了解制约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学生工作文化视角,就学生工作文化理念、共同价值观、文化规范、学生工作者素质提高、文化推陈出新等方面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模式,革新和重组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激发学生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骆崇英 《广西教育》2008,(14):33-33
目前,部分中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够重视。种种现象表明,现在的中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中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文言文除外)在教材中占的分量很少,一般不作为考试的内容。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基石,它是现代文化的“根”,了解并积累一定量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习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向上的内驱力、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以及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决定了以传统文化熏陶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立足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管理,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管理,传统文化熏陶应从学校和班级两个维度付诸实践,用文化管理来实现学生管理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文化认知以外来文化、潮流文化为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且存在认知功利化、表面化倾向。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人文素养,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精神与知识的传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包含着各个朝代与民族的文化特色与精髓。语文是一门文化类学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把传统文化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构建活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恢宏博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对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入手,在分析影响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应对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危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高翔 《成才之路》2013,(29):I0005-I0005
各种中华传统的佳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词歌赋也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流,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冷遇,出现了圣诞节重于春节,情人节重于七夕节的现象。因此,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激励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把本土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大力实施成长教育,高标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推进内涵发展,高水平推进特色发展,打造涧西教育之魂。一、融合文化"融"是先贤董仲舒一贯倡导的主题,是华夏传统文化魅力所在,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体现的是有容乃大的气度与胸怀。融合文化则是在民族相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历史积淀与现代国际视野的交融,以及地域文化交融的前提下应运而生。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