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行教育在“度”的方面有一个“过渡”、“失度”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有一个“过量”、“超量”的问题,在“衡”的方面有一个“均衡”、“失衡”、“权衡”的问题。凡此种种,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两种,前者是指“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通常用符号“ x”表示“对任意x”;后者是指“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  相似文献   

3.
《好同学》2002,(12)
只要是你心底里流露出的、感动你的一切文字——只要情真意切。所有“我”的故事,“我”的理想追求,“我”的智慧情趣, “我”的成长经历,“我”的个性展现,“我”的本真状态……所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独特人生,“我们”的时空天地, “我们”的隐私秘密,“我们”的恩爱情怀,“我们”的丑行劣迹……作品要求通过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片断、一个经历、一个偶然,一个……引发出人性的思考和心灵的顿悟。  相似文献   

4.
在“经”和“道”的关系、或“经→言→意→道”的关系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不仅经典、文本是一个诠释学问题,而且圣人之言、圣人之意也是一个诠释学问题。所以,尽管有一个成语叫“离经叛道”,但其实“离经”不一定就是“叛道”;反过来讲,“尊经”“守经”也不一定就能“得道”。因为:不仅“经”或“书”不能穷尽圣人之“言”、圣人之“言”不能穷尽圣人之“意”,而且即便圣人之“意”也不能穷尽“道”本身。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言说,需要“意”“言”与“经”。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大谈“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有教师狭隘和片面地理解了赏识,认为“赏识”就是“表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而“批评”似乎已被抛到遗忘的角落,越来越让教师感到“忌口”,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于是诸多不当的“表扬”,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里。  相似文献   

6.
大型活动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收集不及时、不齐全,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即“五个一”:制定“一个规范文件”、印发“一个登记表”、做好“一个指导”、搞好“一个监督”、开发“一个资源”,就会保证大型活动档案的齐全完整,形成一套有参考价值的档案材料,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学研”一体化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与趋势。通过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围绕一条主线,建立一个体制,搭建一个平台,构筑一个体系”的“产学研”办学思路;建立了适合“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载体;实现了物流专业“市场性”、“职业性”、“实践性”和“技术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名字。在今年的雅典奥运的比赛中“刘翔”、“李婷”、“孙甜甜”、“田亮”、“杜丽”……这一个个名字深深地烙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希腊神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的科学,所以,数学里不但重视质,还特别重视量。“每一个”、“有一个”,两者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 一、全称量词——每一个 如果对论域中的所有元素都下了判断,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每一个”就叫“全称量词”。 全称量词还常用“所有的”、“任一个”、“凡”  相似文献   

10.
鲁迅生前,如果有人替他开一个“内销”“帽子”展览会的话,那是大有可观的:“世故老人”、“有闲阶级”、“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法西斯蒂”、“买办意识”、“调和论”,等等。这是“活在人间”的“一个常人”所交的“华盖运”。和尚交“华盖运”能成仙为佛。鲁迅小时拜的第一个师父是和尚,凭他这“小和尚”的身世、资历,死后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的鸡为“ ”和“ ”。前一个和金文的鸡“ ”明显是一只大公鸡的形象,其头、冠、嘴、眼、身、翅、尾、足俱全。后一个甲骨文的鸡,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左边的“奚”表示用绳子系住或套住。同时,“奚”也表“鸡”字的读音。右边的“鸟”表示鸡属于鸟类。“鸡”字由“鸟”和“奚”组成,表示它是一个被人用绳子系住驯养的“鸟”,形同奴隶。由此可以看出,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将捕获的活野鸡用绳子套住鸡脖或鸡腿进行驯养了。  相似文献   

1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37面的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是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催化剂定义。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催化剂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透,除进行实验环节学生较活跃外,课堂气氛沉闷有余而活力不足。如何打造思维活跃、参与度高、教学效果佳的活力课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六个一”,即“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一个眼前一亮的引人”“一个印象深刻的实验”“一个颇具挑战的任务”“一个充满激情的氛围”“一个不落俗套的结尾”。  相似文献   

13.
“每每”是现代汉语比较常见的一个副词,多用于书面语,可以将其分为表示时间的“每每_1”和表示频率的“每每_2”。一般认为,“每每”是在副词“每”的基础上重叠而成,因此,“每”也具有这两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每_1”是一个具有语素化倾向的副词,常和“当”、“到”、“逢”等动词连用,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经常出现;“每每_1”是一个兼职的关联副词,后面常有“都”、“总”、“便”、“常”等副词与它呼应,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每_2”因为没有足以区别于其他词的独特用法,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渐趋消亡;“每每_2”则逐渐取代了“每_2”的地位,成为一个在书面语中常见的频率副词。  相似文献   

14.
几天前接到某报社一个电话.问:“揭秘”还是“揭密”?我回答是“揭秘”:又问:“泄密”还是“泄秘”?我回答是“泄密”:再问:两词结构相同,为何一个用“秘”、一个用“密”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秘、密同源,音同义近,混为一谈是常有的事。这里,试作一点辨析。  相似文献   

15.
“五一”长假前,“分数的意义”一节课告一段落,学生们都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其中“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学生都有了较深的理解,而对“一个计量单位”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知之甚少。于是,长假以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后补”了这样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对话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源”是课文。课文是我们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共同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师生情感依托的一方家园,同时也是师生展示才华、提升生命感悟的一个舞台。在课改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但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以至于“对话”变了味,竟成了一种缺少生成的“传话”、缺少感悟的“说话”、缺少激情的“对话”、缺少互动的“问话”、缺少引导的“训话”、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师数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师数学教育的现状归结为“一个下降”、“一个提高”、“一个不足”;给出了高师教学教改的“分阶段分流”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通过理解“闻名中外”“一群一群”“陆续”“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等词语,感受鸟岛的壮观热闹,神奇和谐。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4,(10):48-48
我们常说:“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其实,这个咸淡的“咸”字,在古代,不挨盐的边,没有一点“咸”味。它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的意思。 “咸”的甲骨文右边是一件叫“戌”的兵器,形状像个长柄斧;左边是一个人的“口”,就是“用大斧砍了人头”。“咸”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它的“戌”“口”结构都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稍微移动了一下“口”的位置。可见,“咸”是一个汉字古化石,已经经历不少年代了。“咸”字的结构没变,字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凶残的动词“杀”慢慢地变成了今天的副词“都”。  相似文献   

20.
“神圣”与“世俗”的关系是解读西方哲学的一个维度。神圣性对应着“一”、“不变”、“无限”、“不朽”,世俗性对应着“多”、“变”、“有限”、“朽坏”。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三类关系的视角,整个西方哲学呈现出一个神圣性不断增强,又从神圣走向世俗,继而在世俗中逐渐迷失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