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地方广电如何应对各种媒体的挑战,进一步明确地方广电媒体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反映迅速和适应变化的运行机制。积极研究和发现市场需要,创造出能够反映市场需求和满足不同口味及群体的特色节目,是地方广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念创新、节目创新,不断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近几年白城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2.
余磊 《声屏世界》2016,(8):56-57
新常态下,广电媒体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广电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使传播格局产生深刻变化。在这场变革中,地市级广电媒体最先经受创新发展的考验。节目是广电媒体的立身之本,是引导舆论的最重要载体,地市级广电媒体的节目创新将成长为核心竞争力。因此,地市级广电媒体只有全面增强节目创新能力,充分聚集品牌优势,才能在新常态下的竞争中保持充分优势,占据舆论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孟阳 《新闻传播》2012,(5):30-31
电视节目核心竞争力是靠准确的节目定位,高质化的品牌节目,丰富的宣传内容来凸现的。现在中国的广电媒体正处在技术变革、体制转型、结构调整三者交叉变化的格局之中,地方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如何深入挖掘广电媒体内在优势,重新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品牌节目和品牌频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节目管理市场日趋成熟。节目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理,节目管理市场化也就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城市广电媒体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生存,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节目的优胜和主持人的劣汰制。  相似文献   

5.
陆地  梁斐 《中国广播》2012,(12):89-89
有传媒研究学者撰文认为,节目低俗化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节目低俗化的媒介因素。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低俗化的倾向不容忽视。可以说,片面追求高收听率、收视率和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是节目低俗化的重要原因。久而久之,这不但会影响广电媒体社会责任的践行,而且会降低广电媒体的公信力和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是农民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对农科技致富节目正面临着全新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契机。河北省社科院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受众与广电系统的问卷调查发现,广电对农节目要真正服务“三秘”,必须进一步树立公益频率频道、公益节目的理念,只有在政府支持、媒体合作、评价标准、“走转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三农服务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用“内容”留住受众——如何办好新闻直播节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地方广电媒体纷纷开办新闻直播节目,以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融入感吸引观众,以强烈的心理感受弥补观众无法亲自介入的不足,受到了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的欢迎和喜爱,也使处在胶着竞争状态的各级广电媒体从中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地方广电媒体新闻直播节目如何才能扬长避短,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广电媒体监听监看的实施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新吾 《视听界》2010,(5):94-95
一,做好监听监看工作是广电媒体应尽的责任 目前,各级管理部门都建立了收听收看中心,对广播电视节目实施监管。广电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监管是对媒体的关心和爱护,不但要欢迎管理部门监管,而且要主动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9.
洪磊 《中国广播》2014,(11):80-82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方城市广电媒体如何在当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媒体人新的议题。本文结合地方广电媒体的实践经验,就广电节目如何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宣传和政策解读,如何用典型报道与舆论监督来纠偏导正、防止城镇化建设出现重大偏差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广电公共服务的争论现已由主体问题转变为了目标问题,节目品质成为评判媒体是否为公众服务、服务质量好坏的根本。目前研究者对节目品质的探索,总体上偏重专家取向。由于公众是节目品质的最终评价主体,本研究循着公众取向的路径,通过公众访谈,调查公众对电视节目品质的认知。通过将公众认知与专家认知相弥补,获取更加全面的节目品质意涵,这对建构广电节目品质调查机制和改善公共服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这些年广电事业的不断改革,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细分化,而主持人节目也日趋显现出他的重要地位。人们期待着好的主持人节目,更期待着优秀的主持人。那一般是怎样认识和理解“节目主持人”呢?节目主持人应该是英俊潇洒或是漂亮大方的,身材匀称苗条、举手投足之间都能透出一种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气质,而且才思敏捷、知识渊博。一般说,主持人的外貌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衡量选拔主持人最重要的条件,应当是文化素质。一、作为节目主持人必须要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知多少?知多深?知多宽?这是我国节目主持…  相似文献   

12.
韩晓宁  宋美 《青年记者》2010,(13):89-91
自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广电总局鼓励传统广电媒体向网络视频领域拓展,与几大专业视频网站争夺网络视频业务阵地,但广电系网站视频业务的发展还普遍滞后。随着中国网络电视台2009年底上线,广电系视频网站的发展逐渐引人注目。目前,除天津、河南、江西、青海、西藏,国内省级电视台所办网站都已获得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传统广电媒体旗下网站的视频业务能否体现出独特竞争优势?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才能突出重围?成为当前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运作中突显现场直播节目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充分利用传播上的自身优势,强化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现场感,满足观众在较高层面上的期望值、探求欲,成为了中央台到地方各广电媒体提高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我们对历次颇为成功并极具影响的现场直播节目进行观照并深入幕后,不难发现任何现场直播节目其优势的营构及魅力的展现都需要强有力的动作。  相似文献   

14.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已不再是独家垄断的强势媒体。一方面要直面国内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挑战,另一方面要直面境外媒体的挑战。置身于广电媒体中的从业者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挑战,也就是说,广电媒体从业者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节目包装增强新鲜感,适应新时代潮流,是广大广电从业者必须确立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在地市级广电媒体还不是很多,有的虽已开办栏目,但也似乎只是个“搭配”的角色。就整体现状而言,可谓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偏少,甚至“荒漠化”现象突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电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刘荔 《记者摇篮》2007,(7):96-96
近年来,媒体在“利益”沉浮间有所迷失,低俗节目的出现在广电传媒中似乎司空见惯,导致媒体“以诚为道、以信为本”的形象大打折扣,社会公信力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17.
节目创优,是提升媒体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地方台来说,节目创优更能增强竞争软实力,满足当地受众之需。然而,随着当今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台的节目创优在体制、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找到破解困境的突破口,提高精品生产能力,赢得更大的受众市场,成为地方台亟待探讨的话题。本文拟从漳州广电近年来的精品创作实践去思考和探索地方台创优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有线电视的节目主要有转播和自办两类,本文主要通过对有线电视四种自办节目类型的梳理,探求其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特色,以期促进有线电视自办节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蔡星 《视听界》2000,(5):29-29
专栏化的广电节目,随着广电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受众和广电人的重视。搞好专栏建设,提高专栏质量,对县台来说,有一个“为什么要创办‘名’‘优’专栏节目,按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创办‘名’‘优’专栏节目”的问题。一、争创“名”“优”专栏节目的必要性。1999年度,我们台推荐2个专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电媒体的发展壮大,全国各家媒体包括地市电台、电视台都办起了自己的对话访谈节目,并不断向其他节目挑战.但从全国的情况看.能够受到观众、听众喜欢的节目却寥寥无几,许多电台、电视台的对话访谈节目处于半死不活、附庸于其他节目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