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民法原则》规定的财产损失的赔偿原则是全部赔偿原则,即包括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但是,在这一原则较为笼统,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致使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间接财产损失难以得到司法保障。本文建议修改和完善《民法通则》,增加有关对间接财产损失保护的条款,明确间接财产权的保护范围,规定间接财产损失的统一计算办法,切实与国际通行的法律文化接轨。  相似文献   

2.
《治黄科技信息》2005,(6):25-27
1953年1月31日,正值春季大潮期间,北海遭受狂风暴雨袭击。英国东海岸和荷兰东南海岸遭受水灾,2142人遇难(英国307人,荷兰1835人),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3.
论产品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责任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受害人致伤残以后带来的精神损害;受害人致死以后,给直系亲属带来的精神损害;受害人特定财产损失而造成的精神损害.有关的产品责任立法应进一步确立和细化产品责任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超速行车是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什么是超速行车,驾驶员超速行车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借此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尽可能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问: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和1964年的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地震,哪次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大些?  相似文献   

6.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是为预防校园人身伤害事敞发生和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方案,其目的是抑制和消除各类突发事件,而一旦发生事件,能迅速、有序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制订学较安全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权利为制定依据的法律,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因其赔偿范围窄、获得赔偿困难、赔偿标准低的缺陷,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该法的预期功能产生了质疑。尤其是赔偿标准低,早己成为众矢之地。为改善这种情况,笔认为,应提高《国家赔偿法》的赔偿标准,即国家赔偿计算标准确立补偿性赔偿原则、提高人身损害的赔偿计算标准、提高财产损失的赔偿计算标准以及增加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形式。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震感波及大半个中国,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经历此次地震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何尽快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一件迫在屑睫的事情。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咨询实践,举出三例如何对学生震后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的案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入夏以来,一波接一波的暴雨先后袭击了众多城市,而“逢雨必涝”也成了许多城市的“保留节目”。道路积水,交通瘫痪,商铺、学校“水漫金山”,正常秩序大受影响,财产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严冬 《学习之友》2006,(9):60-6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日本对华战争中代价最小,得利最大的一次侵略行动。日本轻易占领东三省后,又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步步进逼,直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伤亡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更不计其数。因此,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认真反思“九·一八事变”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对人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人获得权利救济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存在诸多分歧的疑难问题;通过对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的剖析,从而在实务上落实侵权赔偿方式及赔偿额的确定,有利完善我国著作权的立法及著作权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并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这不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权益。本文以佘祥林案件为引,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立法缺失,指出了精神损害赔偿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如何确定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方式以及数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是否应该在我国国家赔偿法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缺失,笔者认为以人权保护为出发点,在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应确立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求在司法实践中充分地保护公民的权利,构建更为和谐的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多了起来。学术界虽然在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方面有所进展,但是,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一直被严格限定使用,这导致许多受到精神损害的当事人并不能得到法律的救济。这也体现出我国目前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本人认为应该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增加严重违约行为和侵害贞操权行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增加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对受侵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力,完备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增加非法人组织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仅关注人身与财产等民事权益,而忽视对环境本身所遭受损害的研究,且传统侵权法无法解决环境损害的赔偿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确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是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理论上分析,可将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分为三类:环境行政机关、公民个人和环保团体。模式构造可以参照《欧盟环境责任白皮书》的建议,将环境行政机关作为首要赔偿权利人,公民个人或环保团体作为补充在立法中加以确立。  相似文献   

16.
公共设施致害的案例在实践中并不少见,国家赔偿法没有对此的相关规定,实践中也是按照民事赔偿来处理的,混淆了法律关系,存在严重弊端,公共设施致害应当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7.
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婚内损害赔偿应该属于侵权责任的范畴.针对婚内夫妻侵权行为,我国的法律更多的是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婚内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责任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夫妻约定财产的内容、方式和效力等问题,这些规定为婚内损害赔偿提供了可能。我国立法有必要对该制度加以确认,使之与我国婚姻法修正案已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婚姻损害赔偿责任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法意义上的精神损害是因精神权利遭到公权力的侵犯而引起的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丧失、减损。可能引起精神损害的只能是公民人身权被侵犯,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法人人身权。权利保护机制给予了公民精神损害的请求权,但精神损害的无形性可能会导致赔偿的无序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中必须掌握精神损害赔偿的二分法原则,通过引入精神损害评估机制,利用引证判例、参照民事赔偿、合理使用法官的自由心证等方法构建合理有序的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浅议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之请求权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给海洋环境带来重大损害的同时,也给直接受害人乃至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属于民事赔偿范畴,但它不同于一般民事赔偿,由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的特殊性和其赔偿权请求主体范围的不明确,使得合法海洋生态权益得不到赔偿。以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特殊性和赔偿请求主体的多元化入手,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之请求权主体的现存问题,探讨解决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改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该规定扩大了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确立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金钱赔付方式.但规定模糊,计算标准不明确,欠缺操作性.立足于我国的立法及现实状况,文章认为将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定位为抚慰性标准,同时立法应明确具体量化标准规则,赔偿金额计算的具体量化规则的制定应受法治原则、平等原则拘束,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解释的方式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