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咸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平原是严重缺水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河北平原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同时也藏有大量地下咸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成水资源,是解决河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问题,从河北平原咸水分布、储量及咸水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咸水的优势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平原由于人工运渠的修治及海河水系的形成,且受政治因素影响,内河航运有较大的发展。邺城作为当时北方政治中心.其与黄河的水运连接非常便利.地位重要。曹魏时期一系列运河的开挖将河北平原的水运南北贯通,以漳河为主体的海河水系有着颇具规模的航运利用。  相似文献   

3.
皖南地区的工矿业发展到隋唐时期,门类多、水平高、特色鲜明,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力图就隋唐五代时期皖南地区工矿业发展概况作进一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十三世纪时,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建立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中国,把全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无疑是有贡献的。忽必烈在位三十一年,是元代国力强盛、社会生产力比较发展的时期。本文拟就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一简单的说明。一北方蒙古族地区在忽必烈统治时期,长城以北的蒙古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具体地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5.
自《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就目前存在问题、原因进行阐述外,对如何解决存在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佃卒限麦"的记载为切入点,结合南方麦作种植的时间及扩展、西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长沙郡的北方移民问题以及孙吴兵员的来源等三个方面,互相参证,对孙吴屯田兵的北方移民问题做一大致的勾勒。南方麦作的种植时间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吴末东晋年间,应至迟始于孙吴孙权在位时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对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批示。在年初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黄菊副总理又对“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地面沉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一大地质危害,在我国河北平原地面沉降尤为严重,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北平原的地面沉降现状,从其形成原因入手,探讨了一系列工程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区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初步研究了其酸度特征和酸化敏感性,结果显示:大气酸沉降、氮磷化肥的过度施用、作物盐基离子的吸收以及农药的滥用是造成土壤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碳酸钙含量是河北平原土壤酸碱缓冲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是云贵苗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绝大多数地区进行了封建社会。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了苗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苗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编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职教模式在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下,一年多来,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本文试就西部地区职教模式的几个宏观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西部地区职教发展面临的基本情况在今后一个时期,西?..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的江南城市是具有行政治所属性的郡县城市。秦汉时期,该地区郡县设置发生多次变化,城市数量增长,城市的行政级别也随之发生变动。同时,伴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部分郡县城市也逐渐强化了其作为商贸流通中心、生产管理基地、港口等方面的功能,城市类型呈现分化的趋势。总体而言,该地区城市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早期和晚期发展较快,显示出秦汉江南城市的发展与地方政治势力崛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棉花生产的发展,我们建立一个夏棉高产栽培计算机决策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春育夏栽棉和麦套棉花生产中措施决策,为广大夏棉生产地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在民族地区投资的发展状况及其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香港回归后两地经济合作前景作了初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和利用香港投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通过贩运贸易,山西商人的行商足迹遍及东北、西北、京津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以及本省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省内晋商经营活动舞台和交易场所的山西市镇,也因晋商而盛衰。文章结合不同地域的晋商在这一时期发展轨迹,对山西商业市镇作了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一大批企业内迁,并将发展工业的重点放在西北、颈南地区.甘肃工业借此契机得到较大发展。本文就抗日战争时期甘肃工业的发展原因,情况、若干特点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在民族地区投资的发展状况及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香港回归后两地经济合作前景作了初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合理、有效的吸引和利用香港投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了中国内地,并不断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大盛。其时,北方先后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南方则以建康为中心,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地区佛教的兴衰作一探索。 一、佛教的传入与魏晋时期在洛阳地区的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黎世红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5):50-54,89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重点在山西部署山地游击战,而对于平原地区能否开展敌后游击战的问题,并无确定的把握。当国共两党在河北平原积累了一定的游击战经验后,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展平原游击战的决策。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平原建立游击根据地后,成功地实现了从山地游击战向平原游击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