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卫东 《百科知识》2010,(21):28-30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化而来的。19世纪,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6):546-547
揭示物种特异的免疫相关新基因的起源及其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和动力学规律是当今进化免疫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物种生态适应的进化机理及自然指导的药物设计。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星球,陆地、海洋和天空中充满了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从古至今,物种起源的问题就困扰着人们,其中也包括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他把物种起源问题称为“谜团中的谜团”,通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通过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简称《物种起源》)一书,在他看来,  相似文献   

4.
张唯诚 《知识窗》2001,(11):14-15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被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难解的问题所困扰:我们来自那里?人类最初的家园在何方?1859年,英国博物馆学家查理斯&;#183;达尔文在他的&;lt;物种起源&;gt;一书中阐述进化论,指出人类不是神的创造,而是从一种相当于猿猴的生灵中进化而来的.这一论点在一阵暴风骤雨似的震荡之后,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人工能制造出新物种?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物种起源》提出的最著名的思想莫过于“适者生存”了。达尔文认为,“生物物种并非永久不变”,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从极少数、甚至可能只有一种微生物逐渐进化出今天丰富多彩的物种,“适者生存”正是这一过程最有效的推动力。我们一般都把“适者生存”理解为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为“自然选择”。其实,在人类出现之后,“人工选择”对生物的进化过程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通过“人工选择”还诞生了一些新物种。平家蟹传奇日本有一种小型海蟹,有着非…  相似文献   

6.
复杂的进化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考查了年代跨度很大的生物进化现象,才写出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那么,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现象如何呢,这无疑也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他的同事们对人类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表明,人类仍在进化。这个人类基因研究项目研究了非洲、东亚和欧洲人的基因,他们发现,在人类基因中,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每个改…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几千年来,许多哲人都曾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然而又都找不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所以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从生物遗传变异的进化角度来考察,笔者认为:世界上应该先有蛋,然后再有鸡。众所周知,鸡是鸟类的一种,它已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物种,可见,鸡已是物种连续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连续阶段,也就是说,鸡是在生命起源后,从原先存在的另一物种演变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由非生命物质原始起源形成的物种。进化是包括鸡在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8.
赵莹  国金玲 《金秋科苑》2008,(24):177-177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语言与人类社会一样,有着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在人类的发展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本文从语言的起源开始论述,对语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它在人类的进化中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是语言导致了文字的产生,语言刺激了思维的发展,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语言与人类社会一样,有着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在人类的发展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本文从语言的起源开始论述,对语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它在人类的进化中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是语言导致了文字的产生,语言刺激了思维的发展,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作为意识形态的进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起源》完稿时,达尔文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因此得到许多启发。100多年过去了,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从进化论中获得了许多达尔文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启示,而人类的将来,也正处于形形色色的进化论的指引之中。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进化论采取不求甚解、一知半解、甚至自作聪明地加以曲解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这和进化论意义的泛化有相当关系。文章通过对进化论中几个争议性概念的辨析,指出混淆进化论的不同层次、适用领域,脱离辩证法孤立地将进化论“一以贯之”,作为利益斗争工具的进化论的意识形态化,是进化论遭遇尴尬再进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人们就逐渐接受了生物和人类进化中的基本理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要使自己生存下去,生物个体的行为准则是  相似文献   

12.
正新发现的一个人类物种或许曾和我们的祖先住在同一个山洞里,甚至同榻而眠。睡在同一个山洞的兄弟黑夜中,山洞里火光摇曳,一群人在这里吃着刚烤熟的鹿、豪猪和水獭。火光照亮的人群中有个健壮的男性从火堆里取出一根大骨棒,把它从中间敲断,吮吸中间的骨髓。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用红色的粘土涂抹在断骨上,并把它埋在洞里。他像进行仪式般涂骨、埋骨,因为他所吮吸的这根骨头属于另外一个人类物种。这种人类物种不只  相似文献   

13.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由此宣告了进化学说地位的确立。达尔文认为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在20世纪早期,很多生物学家却质疑这个解释。因为对于纷繁复杂的动物多样性来说,单靠自然选择来推动进化似乎太慢了,那么进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解开这个谜团的荣誉绝大部分都应该属于恩斯特·迈尔——美国哈佛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大师。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与其他科学家一起,迈尔建立了著名的“新综合”理论,将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和自然选择理论合为一体。他指出当一个现存物种被分隔成两个种群,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到…  相似文献   

14.
正中、美一项合作研究发现,把不同物种的多能干细胞放在一起培养时,会观察到不同物种的干细胞之间在特定发育阶段普遍存在细胞竞争现象。通过克服不同物种的细胞竞争,有助于提高人类干细胞在动物胚胎体内的嵌合率,给未来利用嵌合胚胎技术制造人类器官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任何伟大的学者及其显赫的理论都有历史的局限,达尔文及其进化论也不例外。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进化论本身还很年轻,所以,毫无疑问,进一步的探讨将会大大修正现在的、包括严格达尔文主义关于物种进化过程的观念”。(恩格斯:《反杜林论》)20世纪下半叶,达尔文主义遇到了各种新的进化学说的挑战。间断平衡理论、新灾变论、大进化说、协同进化论、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等先后问世,出现了构筑新的进化理论的态势。渐进与跃进达尔文在其划时代的名著《物种起源》中,创立了  相似文献   

16.
正这关系到生命之谜,让我们走进生命起源的核心问题。人类这物种,真的标志着生命进化的顶峰吗?或者病毒才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当人类进化得越来越复杂时,病毒已经精简了,成功地抛掉了很多基因,只留下了少数的必需基因。今天,病毒是如此的小和简单,有些甚至不能自我复制,因此,病毒携带的基本遗传物质,需要"溜进"宿主细胞,并诱骗宿主细胞才能复制。例如,只有14种蛋白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发展的质的飞跃,也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表明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 一、人类起源问题的探讨 人是生命进化的最高标志,科学地阐述人类起源问题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 最早提出“人猿同祖”的思想,是法国博物学家。进化思想的  相似文献   

18.
谨以本文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问世150周年——生物过度繁殖——面临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不断进化。对科学稍有了解的人几乎都能背诵出上面这段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而且众所周知,达尔文在150年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令  相似文献   

19.
在达尔文建立进化论不久,即1871年,他紧接着发表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他在提出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大胆论断时,也推测了人的发源地很可能在非洲地区。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猿猴存在,而且从新生代以来,那里一直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动、植物非常繁盛,这些都为猿猴进化到人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王泽榔 《大众科技》2008,(3):171-173
进化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人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变的思考,十九世纪,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和认真思考,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为进化理论的研究确立了独一无二的里程碑。随着人类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探索的深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社会影响,直到今天,达尔文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