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家现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以及现状。结合国家和高校的资助情况,总结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难度大、勤工助学岗位少、社会捐助渠道窄、学生信息不能实现动态管理等问题,是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症结所在。在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后,对于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下面就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下面就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凯烈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2-332,6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资助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一直困扰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本人结合自己在高校落实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际体会,归纳总结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达到有限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李恩峰 《科教文汇》2012,(11):189-189,195
我国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从1952年实行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开始,直到实行2007年新政策颁布实施后所建立的新的资助,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保证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2007年新政策实施后,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好地发挥了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作用。但是,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在其发展与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尚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与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趋严重,而现行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着资助的供给分配矛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学生为本;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各类资助资源;加大资助力度等具有操作性、效果显著的资助体系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校内学生成长成才,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邬洪涛 《科教文汇》2009,(28):44-44,56
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的高校新的资助体系在解决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家新资助政策在高校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对国家新资助政策在高校实施中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及资助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为被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如何正确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在对西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认定方法和资助体系,以期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进而建立一个统一、公平和高效的资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大学生对现行的资助政策的不适应性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资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问题。文章通过大学生资助工作,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现状和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的具体表现,并由此提出高校资助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樊载明 《科学中国人》2015,(2):73-74,7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学生资助工作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何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全面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同志认真思考。本文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情况和资助现状的调查,从资助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过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奖、贷、勤、补、减”新型资助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上的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但是,该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结合美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就如何完善该政策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如何利用新的资助体系做好育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各省政府和高校也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措施,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高校作为各项资助政策的直接贯彻者,要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激励作用,为高校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潘安 《大众科技》2009,(10):150-152
汶川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里的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相继出台的资助政策加大了各高校的资助工作的职责。在尊重灾区学生的隐私的同时,资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借此激励灾区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国家资助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根本落脚点。文章对当前针对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保护学生隐私不够、欠公平、主管部门不作为等现象,提出了解决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政 《科教文汇》2014,(28):181-182
本文针对新建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PDCA循环理论等模型,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动态化管理,从而使资助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新建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PDCA循环理论等模型,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动态化管理,从而使资助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7.
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的有效性,对改进资助方式,提高资助效果,促进资助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教育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历来重视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出现了骗取资助、依赖资助、怨恨社会等不和谐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资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解决资助工作中的诸多弊端,更好的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来自农村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源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中职学校在校贫困生人数相应增多,目前国家对中职学生有较为成熟的资助体系,现行中职学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主要分为济困型、强技能、扶志型三种,这几种模式各自有着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但都未能有效解决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等综合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济困、强技、扶心志的自底向上的三个层次立体化资助模式,综合运用经济资助、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心理辅导、创业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立体化的资助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资助。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小明  钟芳晖 《科教文汇》2014,(21):109-110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来自农村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源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中职学校在校贫困生人数相应增多,目前国家对中职学生有较为成熟的资助体系,现行中职学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主要分为济困型、强技能、扶志型三种,这几种模式各自有着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但都未能有效解决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等综合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济困、强技、扶心志的自底向上的三个层次立体化资助模式,综合运用经济资助、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心理辅导、创业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立体化的资助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资助。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