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校后勤实体大量产生于并快速成长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对行政性后勤服务机构进行了改革探索,普遍形成了高校后勤服务单位组成的"大实体"——"后勤集团",这种未进行工商注册的高校"后勤集团"本质上是一种准企业.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出资设立注册实体,与"后勤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十多年来,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服务性准企业性质的"后勤集团"和注册实体,共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高校后勤甲乙方的状态,进入了"管办分离"的初级阶段,高校后勤实体财务也逐渐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顺利实现的关键是高校后勤实体的企业化,但是高校后勤实体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企业,因为它不但要实现一般企业的盈利性目标,同时还必须兼顾服务的公益性目标。这种目标的"双重性"使后勤实体在提供服务时面临着两难的抉择,需要采取措施协调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以服务于高等教育为其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文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行准企业化管理中兴起的一种新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一流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正确认识高校后勤实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既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紧迫形势,高校后勤实体如何才能在市场经济汹涌的浪潮中立足,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向管理要效益。在企业各项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中心,而成本控制又是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高校后勤实体,就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的原则及如何做好成本控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高校后勤实体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和作用1.1强化高校后勤实体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后勤服务不计成本、不计产出、不讲效益、缺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是在世纪之交全面拉开序幕的。党的十六大之后,新一代领导集体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将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它将直接引领我们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务必从战略的高度,思考未来五年后勤实体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后勤按企业化方式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国家发布的涉及高校的各项税收法规或实施细则多是针对高校主体本身,但对高校后勤关注度较低。本文从高校后勤的财务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出发,分析独立核算下非法人实体的高校后勤业务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结合现状分析和相应税收法规规定,从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出发,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高校主体的纳税信用等级和涉税管理水平,提升高校建设一流财务治理体系的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后勤"小机关、多实体"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产生了“小、机关多实体”、“小机关、大实体”等不同形式的社会化改革模式。本文通过对“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运转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的机构设置原则及职能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三全育人"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后勤工作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广泛性、全人性、长效性和渗透性的独特优势.高校后勤如何通过育人功能来发挥育人效应,与教学部门协同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是高校后勤服务思考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后勤服务实践经验,探讨高校后勤参与"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企业按照"新人新办法"招聘了一批大学生,他们主要承担着高校后勤第一线的管理工作,现已成为后勤发展的新生力量,但是"新来的人"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后勤的实际需求严重脱结,如何更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繁杂的后勤工作,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大潮中成为"能人",是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后勤员工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员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员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员工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湛江高校后勤集团成立于九九年九月,它是由三所高校后勤联合组建的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后勤实体。为了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实体的资金管理和运作方式,增强实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明确实体各部门间的责、权、利关系,湛江高校后勤集团按照社会化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相当多的高校后勤已基本上完成了与学校行政体系的分离,由过去单纯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对高校后勤组织本身而言,由行政组织转变为经济组织,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改革才刚刚开始。高校后勤实体要在社会化改革中不断发展,成为成熟的经济组织,就必须对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有明确的思路,才会使高校后勤实体在发展的进程中少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一改革的第一步目标已基本实现,并已初步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但是应当认识到,高校后勤实体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认真研究高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一改革的第一步目标已基本实现,并已初步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但是应当认识到,高校后勤实体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认真研究高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一、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一)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阶段的产物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第一,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成绩巨大,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扩招的食宿问题,而且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支撑了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向纵深迈进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中的困境,分析"购买服务"的理念与实践,认为高校后勤"购买服务"具有良好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地建立契约关系,能化解学校办企业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现实需求,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欢  袁伏建  文凯  李卫珊 《文教资料》2010,(25):201-203
高校后勤实体的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高校后勤实体的薪酬分配现状,谈谈建立健全高校后勤薪酬分配体系的必要性,实施薪酬改革的原则,以及薪酬体系的构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到现在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在体制上突破不够, 不少高校的后勤改革处于长期徘徊状态,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笔者试图从某些高校后勤实体实行股份制或民营化的实践对高校后勤体制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所碰到的关键问题,就是后勤服务实体规范剥离过程中,原学校所有的固定资产部分如何处理。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后勤理论研究者前面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固定资产问题处理的必要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将原来隶属于学校的后勤部门从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沿着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以后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