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冰冰 《现代教育》2005,(11):31-32
《刑事诉讼法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研究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律师等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是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它使刑法规定得以实施,保证了刑法的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学校的教育创造性转型的时代,《刑事诉讼法》也不例外,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具体内容的论述,对《刑事诉讼法》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以期引起法学教育者对此问题的更广泛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握《刑事诉讼法学》重点、难点问题河北大学法律系白淑卿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学习王国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下:第一章刑...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是一部与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密切相关的程序法。《刑事诉讼法学》的实践教学要适应其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刑事诉讼的理论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刑事诉讼实践问题的思维与技能。借鉴各国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性实践教学模式与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建立起立体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刑事诉讼实践教学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5.
立言之要在于有物──也谈对《老河秋晨》修改稿的修改安徽省金寨一中闵文《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2期上刊登了汪竟希老师的《对(老河秋晨)修改稿的修改》一文,文中指出修改稿中约二十多处不妥,并—一作了改正。但文章只侧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润色加工,忽视了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依据,从直接的方面介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无罪之人、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从间接方面分析到公、检、法三机关的互相制约实质在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改革后庭审方式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直接的介绍、间接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权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律类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法学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同时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主教材是《刑事诉讼法教程》(樊崇义、周士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的《刑事诉讼法》,相对以往的旧刑事诉讼法有着湖大的优势,是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进程之一。本文拟通过新旧刑事诉讼法的对比解读,用以评述新刑事诉讼法的优点与不足,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统计阶段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一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弄法一样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法律专业必考科目之一。本拟结合《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谈谈如何学习该课程,并就其中的相关重点内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对监视居住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以往监视居住引发诟病的问题,但该制度在自由裁量权、适用公平性、外部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隐忧,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若干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8月30日公布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些条款备受争议。大体而言,这些争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关注条款形式方面的问题;另一类则聚焦于实质方面的缺憾,本质上涉及刑事司法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刑事诉讼法是现代国家法治发展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立法机关应当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修改完善,使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设计、职权机关权力配置和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范围、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辩护人的诉讼权利等重要内容 ,较之旧的刑诉法的规定有许多进步 ,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并于199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立法机关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相当有力度的改革和完善,意味着以弱化职权主义因素,强化对抗制因素为基本特征的诉讼结构根本性改革已经开始,也使我国刑事法制建设逐步走上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道路,本人就新刑诉法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权前先是人民的生存权,但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人身权和政治权,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权利,它是包括生存权等多方面权利的综合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改善人权状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就今天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仍然是中国的首要任务。生存权就是指人的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的权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生存权,其他权利就无法谈起。西方社会试图以“人权问题”为借口,推行强权政治,干涉我国内政。事实上,我国在人权保障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可以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上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七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一九七九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作了重大修改,完善了刑事司法程序,增加了保护公民权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监察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成为国家法律制度,其以法律的形式将原属于检察院的职务犯罪侦查职能与机构转移至监察委员会,并对监察委员会与司法机关的相关职能与程序的衔接与协调做出了具体规定。《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内容,主要体现在监察调查程序与司法侦查程序、审查起诉程序的承接与过渡。因此,明晰监察委员会管辖权范围,细化监察调查证据移转的程序与要求,处理好监察调查程序中强制措施的衔接,进一步明确其接受检察院的监督,对于监察法的具体实施以及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作丁重大修改,其中,如何保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是此次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新刑事诉讼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以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分别加以论述,以求对学习和实施新刑事诉讼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教学应适应21世纪对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成为“法律知识、技术、观念和信仰的有机统一的法律人”之目标努力。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应采用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施教,方可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因素,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大进步,然而在本质上更着重于强调人民法院的统一定罪权,并在本法中相应废除了免予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13年3月14日新《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的通过,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对于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问题,可以是此次修律的一大亮点。通过修订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与完善,既增加了监督的内容和途径,又扩大了监督的范围,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监督力度。但是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或者漏洞,亟需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对《老河秋晨》修改稿的修改南京十二中汪竟希全日制高中课本第二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中的修改文章题,第(4)小题是这样设计的:“修改在在材料的选择和剪裁(包括语言处理)方面有没有可以进一步加工润色的地方?”学生做此题时,有的认为,既是修改过的稿子,一定没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