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钟 《新闻爱好者》2011,(20):34-36
2010年国庆期间,在网络社区中以第一人称"我"叙述的"小月月"事件,在一周内点击率过百万,成为大众争相议论的话题。作为一直存在于虚拟空间里的"小月月",为何能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本文希望通过对该事件叙事视角的探究,找出网络传播中第一人称叙述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2.
张锦华 《出版科学》2011,19(6):36-38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编辑都是主要把关人。在"小月月"事件中,网络社区编辑、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编辑作为把关人出现明显缺位,致使"小月月"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在发帖人承认造假之后迅速落幕。网络时代编辑作为"把关人",要坚持传播真实,做到客观公正,避免"隐瞒性谎言",分清"知情权"和"知情欲望"的界限,尊重隐私。  相似文献   

3.
从"小月月"事件看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小月月"事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这种在短时间内传遍大街小巷的事件,起缘就在于媒体的报道。2010年"十一"长假期间,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的极品"小月月"吸引了很多网民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区的兴起以及飞速发展,带来了参与的自由化,交流的互动性以及信息流动的快捷化,网络社区在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传播由于其权威性的缺失,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对正常的信息传播造成影响。本文将以江西中医学院事件和小月月事件这二则虚假信息为例,分析网络社区信息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其的变革。通过分析,由于权威性的缺失,导致网络社区虚假信息泛滥,难以得到合理纠正,网民的判断受到影响,同时,网络社区的变革方向可以转向依托于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网站或确立社区意见领袖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张文  谢安康 《今传媒》2012,(1):43-45
网络社区的兴起以及飞速发展,带来了参与的自由化、交流的互动性以及信息流动的快捷化,网络社区在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传播由于其权威性的缺失,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对正常的信息传播造成影响。本文将以江西中医学院事件和小月月事件这二则虚假信息为例,分析网络社区信息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其的变革。通过分析,由于权威性的缺失,导致网络社区虚假信息泛滥,难以得到合理纠正,网民的判断受到影响,同时,网络社区的变革方向可以转向依托于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网站或确立社区意见领袖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周洋 《新闻前哨》2010,(9):39-4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且有针对性地从"更新危机传播理念"、"完善危机管理组织"、"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改进危机传播策略"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宜黄事件"过程的梳理总结出网络,事件的一般传播路径。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微博,网络和媒体互相设置议题都在舆论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网络舆论的生成,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程,促成了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权 《新闻世界》2010,(9):159-160
"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舆论的形成模式,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会消失?本文从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从网络的匿名性入手,在网络环境下探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然有效的问题,并通过对网络事件中网络舆论呈现情况的具体分析,得出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正在逐步失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从小月月事件看网络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小月月事件关注到"网络推手"这个群体,列举了网络推手的具体事例,进而探讨网络推手产生的原因,同时呼吁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网络推手是一把双刃剑,亟待产业规范。  相似文献   

10.
当下,消费丑行,似乎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尤其是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作料,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前一阵子刷新"雷纪录"的小月月,仿佛都预示,"审丑"正在成为一种时尚。风起云涌的网民们的"审丑"热情,让人瞠目结舌的"现丑"红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直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由不令人感叹。网络"审丑"现象的风行,不由令我们深思深藏...  相似文献   

11.
唐嘉仪 《新闻世界》2011,(8):128-129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网民通过传播扩散,或是解释加工,或是协调干预,使自己的意见引起其他网民的注意、认可、支持和追随,以此对网络事件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的网民被称为"意见领袖"。在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微博传播的特点对"微公益"的传播现象进行剖析,并将着重探讨意见领袖在整个传播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强 《新闻世界》2013,(11):106-107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网络传播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中已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以"南周事件"中网民的心理活动及规律为例,试为当下自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的有序运行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毛贺祺  张坤 《今传媒》2013,(1):135-138
从"躲猫猫"到"我爸是李刚",这种产生于新闻事件并流行于互联网的流行语已经成为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意见表达和对于社会参与的公共平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使用者也会将网络流行语带入现实社会中并进行传播,这使其不局限于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层面,也发展到社会流行语的文化层面上。这样的传播过程既可以对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进行创新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其社会意义进行判断。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的调查,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表现出来的新闻性、态度性、娱乐性和流通性反映出了网络使用者和非网络使用者对于新闻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和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4.
徐文婷 《新闻世界》2011,(5):242-243
随着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中论坛、博客、个人空间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运用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试图以网络中曾经轰动一时的"厦门PX"事件为例,结合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形成的三要素来分析网络传播环境中公共领域形成的可能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10年,罗玉凤和小月月的名字一定会在很多人,尤其是网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罗玉凤和小月月都是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话题人物.两者所不同的是,罗玉凤真有其人,而小月月则完全是虚构的人物.而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她们的走红都与网络有关,并且都在网络上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
骆慧敏 《新闻世界》2010,(6):177-178
本文对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时间跨度较短的网络议程中,也发现了议题对现实的作用,这种现实作用可以导致人们某些行为的改变;"行为主体"既有网民和事件当事人,也有传统媒体和政府部门;网络中的"行为"可以分为不同层面,它们构成了网络议程设置的共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闫英明 《新闻世界》2013,(5):153-154
由央视网举办的第三届CCTV网络春晚以"中国梦:我爱中国的N个理由"为主题,在中央电视台、CN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公交电视等终端播出,依靠新媒体技术创造了广泛的影响力。媒介事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事件的重要性和媒体对事件的持续报道,网络春晚作为一次议题式的媒介事件,它的有效传播与新媒体环境赋予其的传播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对网络传播产生的影响日益呈现并不断扩大。网络舆论是通过在互联网上具有不同观点的各大派别的公众有充分自主话语权对某一焦点话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网络传播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本文从"超女王贝事件"入手,试图从公众网络舆论的形成理性思考网络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李丽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202-203
今年初发生的山西"等地震"事件,说明在网络和手机构建的新媒介环境下,谣言传播具有易发性、速度快和范围广等特征,应对新媒介环境下谣言的传播,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提高公众传播的守法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政府快速应对谣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宁 《新闻世界》2011,(2):68-69
"维基解密"事件被《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十大国际新闻,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笔者通过对"维基解密"事件基本情况的介绍,透过事件本身,思考其背后所体现的如网络信息传播、公民知情权、隐私权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