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算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瑰宝。在我国基 础教育中,珠算历来是必学科目。在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虽然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正日益得到广泛运用,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仍然作出了学习珠算加、减法的规定,且强调“注意加强练习”。因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依据大纲,对珠算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更新改革,使珠算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并较原统编教材作了如下一些改革:①在原来删去珠算除法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又删去了珠算乘法。②将原三年级学习珠算加减法,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全部学完。③变原来的加减法分开编排为加、减混合编排。④摒弃了原来用口诀教的方法,采用了以“口”促“珠”,以“珠”促“笔”,三算结合,相得益彰的做法。这样  相似文献   

2.
《数学》八册P.101例8,是珠算小数加减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弄清例8的数学地位.例8是继7道笔算"小数的加减法"例题之后出现的小学阶段唯一的一道珠算"小数的加减法"的例题,如果忽视了这道例题的教学,就会在小学生头脑里形成珠算小数加减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五、六年级没有珠算课本,教材问题怎样解决?用“珠算速成法”“简易珠算”之类的书作为教材好吗?(综合读者来问) 答:(一)五、六年级学生,如果过去没有学过珠算,可以采用四年级珠算课本教学。如果过去已学过加减法,教师可根据五六年级珠算课本内容纲要(“小学教师”上即将发表)自行编选教材进行教学。我们建议:在一个中心辅导区内的各校,如果珠算教学进度基本上一致,可由算术教研组组织各校的珠算教师集体研究编选教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 珠算加减 法教学为 什么要安 排在二年 级? 这套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把珠算加减法的教学从原通用教材的三、四年级提前到二年级,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行。这是因为,提前教学珠算,可以利用算盘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笔算加减法中的对位、进位、退位等。如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第五册《珠算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笔算多位数加减法和有一定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好这部分内容,可以巩固已经形成的多位数概念和计算概念,促进口算和笔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必须重视珠算加减法的教学。下面谈谈我教这一单元的两点体会。一、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是学会珠算加减法的关键珠算口诀是用来指导拨珠动作的,掌握口诀是学好珠算的前提。我在教学中是从这几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口诀的。首先让学生了解珠算口诀的意义。我通过对每一道例题拨珠动作的演示,说明口诀里每一个字的  相似文献   

6.
口珠结合进行珠算加减法教学体会兰州市秦安路小学李秀珍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珠算加、减法,特别是难度较大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珠算计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记熟十的补数,让学生用对口令的形式练习十的组成。如:“1和几组成10?”“1和9组成10”……这样,...  相似文献   

7.
邱廷建 《云南教育》2002,(10):42-43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内容删去了“珠算加减法”,保留“口算加减法”。教学建议如下。一、掌握特点,明确要求本单元的口算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以及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或整百数三部分。教材按由易到难,分四个层次编排,每个层次的安排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和发展学生思维。这四个层次是:①例1~2为两位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两位数先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要求引导学生想过程,探索别的算法;②…  相似文献   

8.
“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万以内数的珠算(根据新教学大纲中“算盘只作为工具介绍”的精神,珠算部分可不再作计算上的安排,也不应作为复习考试内容。学校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及实际生产、生活的状况及需要,灵活处理)笔算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一、强化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整理和复习,不能按照新授课的思路教学,而要引导学生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整理、深化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复习珠算加、减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用珠算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如…  相似文献   

9.
常州市钟楼区各小学重视改革珠算教学,从小培养珠算人才,连续三年在全国小学生珠算通信赛中取得可喜成绩。近几年来,钟楼区对珠算教学进行了三次改革。首先,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授课总时数,采用“小集中,大分散”的原则,进行了合理调整。即先在一定时间集中教会学生珠算的方法,然后结合笔算教学,有机穿插进行珠算练习。改变了过去珠算教学是单纯的、孤立的阶段教学的倾向,增加了学生的珠算练习机会,促进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其次,改革了珠算加减法教学方法。改革口诀归类教学的传统教法,推广珠算口决横教的方法。组织教师自  相似文献   

10.
(3)珠算补凑加减法各段节的达标要求。 按训练要领第一条“由浅入深”的要求,我们将珠算的加减法训练,从低位到高位划为五段;第一段、三位数相加减;第二段、四位数相加减;第三段、三位——五位数相加减;第四段、四位——八位数相加减;第五段、六位——十位数相加减。在每段中又按从少行到多行的原则划为三节;第一节、10行数码;第二节、15行  相似文献   

11.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第一课时(含例1)的教学,是在笔算一位数乘法和珠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布数,掌握积的定位法则和乘的顺序,理解乘积不满“10”,积应拨在什么位置上。本课时教学可作如下安排。一、复习导入教师布置学生口算3×3 20×3 100×3 9+60+300等四道式题后,再作3的乘法口诀“递位叠加”练习(从左往右),加到“三九二十七”,结果为  相似文献   

12.
“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备课建议长清县东城小学齐秉美一、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五节:1.口算加减法。2.珠算加减法。3.笔算加减法。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5.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二、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是难点。八个例题分为三组,例1—3的教学,是认识小数加减法法则,例4—7的教学,是进行两步以上的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8是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一、以口算促进珠算,为提高珠算能力打基础三算结合教学,要根据三算之间的内在朕系,充分发挥三算各自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冥体安排上应各有侧重点。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以口算为主,珠算为辅,口珠结合。其中“满五加,破五间’是珠算数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教师应首先借助实物,如一个五分币表示5个一分币,一只手有5个手指等,形成上珠“以一代五’的概念;其发是在熟练掌握5的组成亏为解的口算基础上,带动珠算,讲清算理。如在“破五城”的教学中,我们先出示“5-l,,让学生D更见数最久后,提问:怎样投球呢2①…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诀,是整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在教学中,由于采取口算、珠算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珠算的直观形象作用,效果很好。过去学生学到一百,学生数小棒,桌上要放一大堆,数起来很麻烦,而在算盘上则可直接表示,简单明了。珠算还可促进口算,如数5 2=7时,初入学儿童一般计算规律是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在  相似文献   

16.
赵艳菊 《成才之路》2009,(26):47-47
速度.对于一名珠算选手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没有速度即使准确率再高.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选手。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常会出现准确率还可以。可是速度较难提高的现象.尤其是加减法的速度。因为加减法得分比例较大.而且又是乘法、除法的基础.同时账表、传票的训练也要借助于加减法。因此.在平时的珠算训练中.笔者就怎样提高珠算选手加减法速度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索和研究.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珠算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珠算人才,以适应社会的行业需要,就非常有必要对珠算价值的再认识及珠算教学的新探索。珠算至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加减法运算方面尤为突出。计算机和珠算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珠算乘法,不如珠算加减法那样易于确定得数的数位,其中乘积的数位不可能与被乘数相同的数位同档、被乘数与部分积的界线常不明显等,这些都是使拨珠教学增加难度的因素。所以,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三算”结合教学,要求把算盘作为直观教具,在同一课时中交错运用心算(口算)、笔算、珠算三种计算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透彻理解计算原理的基础上,迅速提高运算速度,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心算、笔算、珠算三种计算方法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它们都采用十进制.运算都以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九九表作基础,四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续)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罗冠朝(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一、知识结构图:二、小节学习目标及达标过程:说明:珠算的学习中,师生也可使用五珠算盘。如什么是“够加直加,够减直减”。珠算加减法中,只需对齐档次直接拨入(加)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