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班主任之友》2003,(3):59-59
已沿用21年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小学生守则》在下学期将废止,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将启用,同时启用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上网”、“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等成为其中新的内容。据悉,新的“守则”和“规范”已经下发到各区县,寒假开学将统一启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原来有“三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礼仪常规”。其中中小学生守则是原国家教委在1981年8月制订发布的,到现在已沿用了21年没变。北京市寒假前对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很多班主任认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过于宏大、庄严,于是乎抱着“班规一出,方圆定成”的良好愿望要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班规”。笔者前日参观一所学校,用相机记录了该校七年级某班张贴上墙的《班规32条》,先让我们客观地、心平气和地阅读一遍: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多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但我认为其中很多规定过大、过空。操作性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充分协商,力求做到“班规自己定,实践在我心”,培养学生“我的班规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之友》2004,(6):56-5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原有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上述守则、规范作…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2004,(Z2)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两个《规范》也分别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珍爱生命、注意安全、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就此发出了《通知》,要求新《守则》和新《规范》从2004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遵照执行。那么,即将实施的《守则》和《规范》对原有的内容作了哪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影响了一代人。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均简称《守则》《规范》)合二为一。◎"终于不再像领导发言"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本次修订,舆论对此热情高涨。据统计,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将原来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原来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使我逐渐体会到: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做到“两点一线”。即以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在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一个“爱”字、着力突出一个“严”字.实现严与爱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青海教育》2004,(7):5-6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守则》新《规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开杰 《贵州教育》2011,(23):23-23
古语说得好: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的有效管理除了要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外,还离不开班规班纪的约束。只有这样,在班级管理中才能有章可循,同时,对一个班集体的有效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8):21-21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规范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新的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继发布于1981年、1991年和1994年,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近日,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公布。北京市教委对已试行一年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考试不作弊、文明上网等内容被写入新的《守则》和《规范》。北京:文明上网、考试不作弊成学生行为规范$《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6.
安娟 《家长》2024,(4):22-23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很多年轻的班主任会产生疑惑:“在此背景下,还用不用制定班规?班规班纪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班规要定,但班规的制定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级没有规矩,自然是不行的。上至国家层面,我们有小学生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有《中小学生守则》,下至学校更是有相应的校规校纪,那么具体到一个班级中,班规制定的侧重点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自今年的9月1日起,各地中小学校就要实施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了。这是教育系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  相似文献   

18.
看台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新“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已成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青年报》中外联手培养教育硕士从3月份开始,凡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通过公共英语六级或托福考试500分以上的在职人员,都可以参加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接受教育硕士的学习。该项目已获得了教育部和…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注意针对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在引导上狠下功夫,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我们的做法是:一、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也就是要求学生的行为要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此,我校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利用班团会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守则》和《规范》,谈体会感受各班在学习的基础上制定班规,把《守则》和《规范》的内容具体化;政教处制定了《学生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