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新闻,通常是传统媒体遇有重大事件时,所采用的集群报道的形式,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就形成了专题新闻网页,可糅合多媒体表现方式的线性叙事或集合多篇新闻的专题版面并不能称其为融合新闻,本文透过澎湃新闻的"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等国内外突发事件的专题报道,谈一下如何挖掘互联网技术潜力,把专题"报版"上网转变成真正的融合新闻。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一、互联网推动报纸传统优势“升级”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线索和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革命,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舞台获得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3.
新闻关键词的出现 什么是新闻关键词?新闻关键词就是指对准确反映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中心内容具有关键意义的词语。新闻关键词来源于传统媒体,后来被网络媒体所广泛采用,常用于标引和检索,成为网络传播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新闻关键词的出现,是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从重性决定的。过去在新闻报道中,一有重大事件发生,传统媒体就常以“某...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我国新闻改革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为龙头迈出了喜人的三步的话,那么题材广泛的现场直播在新闻中的大规模运用则是中国电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97下半年的几次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的影响余波犹在,这种形式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98年的新闻传播中。从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到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直播成功,从人代会换届选举到克林顿访华,再到98抗洪抢险直播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思考之一:电视在记录、传播可预知的重大事件方面,比报纸、广播更具优势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号外是报纸媒体为了及时报道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在报纸本身编号以外临时编印发行的一种特殊报纸类型。在声像和网络还没有大举进入公众生活领域之前,“号外是报纸为公众解读突发新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快方式”。但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号外的新闻时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报纸出版发行号外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报纸“符号化”的“自我广告”,号外时效性的功能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6.
主流舆论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宇 《网络传播》2007,(3):44-45
网络媒体在中国巳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主要新闻网站巳吸引了国内95%以上的网上浏览量,在全国众多网站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次次的最新报道,一次次的热点策划,一次次的舆论引导,中央与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已经崛起,正引领着中国互联网新闻的主潮流,对重大事件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抢占了传统媒体一部分受众;同时,新闻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无论是全国性的报纸还是地方性报纸,对重大事件、热点事件都会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进行报道。相对于全国性报纸,地市级报纸由于地域、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信息源单一,报道出现缺陷性。但是不是因为这些局限就固步自封呢?笔者结合自身...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 一、互联网——报纸传统优势“升级”的助推器 互联网被一些人称之为天下大同的基石二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并不是“不共戴天”,事实上目前网上的大部分新闻,正是由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站提供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线索和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革命,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舞台获得第…  相似文献   

9.
刘亦凡 《报刊之友》2013,(9):108-109
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媒体在新闻领域内竞争的重要方式。由于技术手段的发展、信源获取机会的均等、网络的即时传播等特点,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很容易趋向同质化,这一点在可预知事件新闻专题的制作中尤为明显。本文以“天官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事件为内容,选取主流新闻网站人民网、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及口碑新闻网站凤凰网的新闻专题作为样本,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三网站在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专题报道中的特点和创新之处,以期为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提供去同质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网络传播》评选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的宗旨和目的,那就是梳理和记录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有效地延伸这些重大事件在引导未来互联网发展中的固有价值和深层意义,我们期待中国互联网繁荣的那一天,更期待和谐网络那一天的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董媛媛  赵夏 《今传媒》2014,(5):11-13
在当今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巨大压力下,新闻媒介由于不同原因而出现的新闻涉假现象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时也常常因为“抢新闻”而忽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造成报道失实。本文一方面对2008至2012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涉假现象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对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已习惯在互联网上获取新闻信息,由于这种方式的非常便捷,业界出现了习惯在网络上收集信息,而忽略了对报纸文本阅读和学习的趋势,这种趋势出现在新闻专业大学生群体中更为常见和严峻。本文将就此先谈谈电子文本对读者的影响,再论叙述阅读报纸文本对新闻从业人员有哪些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曹琴 《新闻世界》2008,(12):117-118
媒体种类越来越多,报道方式五花八门,网络宣传怎样才能夺人耳目、凸显自身的个性和价值呢?本文从新闻时效的“快捷”、表现手段的“多媒体”、多种方式的“互动”、信息内容的“海量”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的特色,并阐述了网络宣传必须充分彰显互联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追踪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往往单一性的报道模式,难以全面地呈现新闻事件的整体过程。在追踪报道中,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报道者,需要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进行系统地追踪报道,以此来综合提升新闻事件的全方位、全面性报道,本文将以天津爆炸案为例,来阐述追踪报道的审阅方式。  相似文献   

15.
每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都如期而至.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可预知的重大事件,两会成为各大媒体的“命题作文”.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各大网站在“两会”报道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但报道与解读两会内容,还成为发表民声、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文本以新浪2010年和2011年全国两会专题为分析样本,进行纵向比较,试图探讨近年来网络新闻专题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诞生与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一直在印证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电视、报纸出现的新闻事件,最初都来源于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网民习惯于利用互联网的匿名、交互的特点,发布信息,揭示真相。这些信息容易引起网民群体的关注,在形成网络集合行为以后,成为具有新闻价值的值得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信源新闻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勃兴造就了一代网络人,这批网络人的阅读习惯对现在的报刊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新一代的受众,报刊媒体只有转变新闻观念、改变报道方式才能适应未来受众的需求,从而确保报刊媒体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所谓“同源新闻”,是指多家媒体的多名记者面对同一新闻资源(比如会议、事件、人物等)进行采访所产生的新闻。如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新闻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成了对新闻资源的竞争,作为新闻记者,碰到同源新闻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碰到重大事件,可能会有上百名记者聚集报道现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同样的新闻资源,媒体很容易出现相同或相近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是国内外重大事件。什么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是国内外重大事件。重大事件是今天的新闻,也是明天的历史,有的事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重大事件的报道,历来是媒体的必争之地,是报纸的“重头戏”。由新闻的价值所决定,重大事件也  相似文献   

20.
2006中国互联网前行于理性和秩序的轨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大洪 《传媒》2006,(12):24-28
中国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至今已有12年.1998年底,以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建立为标志,商业门户网站开始涉足网络新闻传播领域;2000年始,以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建设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网络媒体体系形成;以2003年"网络舆论年"和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中展示能量为标志,网络媒体开始跻身中国重要的媒体形态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