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是纸媒应对生存压力的创新路径。目前我国一些纸媒对数字化转型普遍理解为利用智能终端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纸媒产品传输介质数字化只是纸媒数字化转型的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包括发行数字化创新,也包括垂直供应链各环节的创新,即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包装类型的数字化、发行终端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武唯 《新闻爱好者》2012,(24):29-30
面对"纸媒寒冬"这一说法,近几年学界和业界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2012年10月美国《新闻周刊》提出将在2013年初全面发行数字化版本,更是让许多人相信了这一说法。但"纸媒寒冬"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本文结合美国《新闻周刊》的全数字化发行案例,提出了纸媒发展的新出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纸媒往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的经典案例几乎没有.目前没有,将来会不会有?我们不能过早下结论,数字化转型还要进行实践探索.纸媒想要实现“转型”,首先要厘清其范围和内涵,同时还要对纸媒数字化转型的三种模式的成败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参考国外纸媒转型的成功经验,冷静分析并认真对待转型,切不可为了转型而“转型”.  相似文献   

4.
纸媒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整个社会的新闻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纸媒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对于这种趋势,悲观派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和新兴媒体的普及,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纸媒迟早会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相较于悲观派,乐观派则认为,比起国外的纸媒,中国的报业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纸媒强大的内容优势,通过多元化探索,纸媒仍将有焕发春天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纸媒数字化困境,一是过于专注新媒体独立业务;二是忽略了大有潜力的IT开发和重构价值系统;三是第一项受挫,成为"数字激进主义"的原因之一,要砸碎、抛弃纸媒价值链。破解困境,要扎牢价值链之根,确定数字化三项抓手,以服务于纸媒长青。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报刊电子版,一是把报刊编辑成型正式上网;二是免费调阅;三是与纸媒同步更新:一句话,网上免费曝晒纸媒所有内容.它成为纸媒的最大杀手,撤掉它,是纸媒得救的起点.电子版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传输,拉开了中国报刊电子版的序幕.美国更早,1987年就有《圣何赛信使报》上网.20多年过去了,环视全球风起云涌的报刊电子版,没有一张活得精彩,反而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任何产业都在防御替代,报刊业是罕见的例外,办个电子版来自相残杀.研究竞争的权威迈克尔·波特认为替代威胁取决于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媒介环境下,纸媒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13年8月6日,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盛顿邮报》,这个事件将纸媒已死的讨论再度引燃。可以说,纸媒最鼎盛的时期早已结束。面对新的挑战,纸媒必须积极作出应变,紧紧抓住时代提供的每一个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机遇。2014年,4G网络在中国开始普及,这或许是纸媒转型的又一个机会。纸媒的转型绝不仅仅是将报纸搬上网络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努力,使网络与纸媒互动,相互促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场。纸媒必须深入了解当今受众的心理需求,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然后结合  相似文献   

8.
二维码是现阶段实现"纸媒上网"、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廉价、最便捷、最具操作性的工具,是能够让纸媒飞起来的"魔毯"。但由于观念落后、机制僵化等原因,二维码未能在纸媒上广泛应用。纸媒须在观念上革故鼎新,改造采编发流程,完善考评机制,培养全能型记者,用好新技术,方能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造成地方纸媒迅速衰落,地方纸媒若想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时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认清自身的不足,借鉴新媒体的发展优点,同时积极发挥自身长处,促进纸媒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总结了地方纸媒的特点,并对纸媒的生存及发展途径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造成地方纸媒迅速衰落,地方纸媒若想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时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认清自身的不足,借鉴新媒体的发展优点,同时积极发挥自身长处,促进纸媒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总结了地方纸媒的特点,并对纸媒的生存及发展途径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纸媒网络化、数字化已经是大趋势。但是,传统纸媒也拥有自身的优势。在对新闻信息的相关报道与解读方面,纸媒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本文以《解放军报》的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阐述其成功的语言艺术,诠释纸媒语言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报业危机由来已久,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纸媒的生存举步维艰、濒临消失。一段时间以来,纸媒发行和广告收入大幅下滑,好像印证了纸媒的命运。与此同时,新闻类app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纸媒在数字化时代究竟该如何正确发展。从发布理念、内容生产、用户体验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田然 《传媒》2017,(16)
2016年3月26日,英国《独立报》宣布纸质版停刊,并在第一时间推出"The Independent Daily Edition"APP.至此,有着30多年历史的《独立报》完全脱去了"纸媒"外衣,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独立报》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据调查显示,与传统纸质版的效益萎缩相比,《独立报》网络版仅用三年时间便扭转了亏损局面,并成为英国最具市场潜力的新闻报纸网站.笔者希望通过对《独立报》数字化转型路径的研究,为国内传统纸媒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底,国外的纸媒纷纷关掉原有的纸质产品,改向网络数字出版,并开始进行网上的收费阅读。纸质媒体的在线付费阅读被再次提到媒体界的焦点议题上来。中国的纸媒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应当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在付费阅读的精细化设置上着手,大力推动创新合作,才能让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从媒体发展的大环境看,在当今的数字化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在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纸媒曾经依赖的“纸媒——受众”之间的单向阅读模式被逐渐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选择以及互动。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媒体环境,对传统纸媒的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文字、图片编辑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数字化,是媒体发展的新事物,掌握数字化的编辑本领,就成为目前纸媒编辑必须掌握的工具。如何技术在提高,让自己成为可以同时胜任新旧媒体编辑工作的"双料"编辑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我们被迅速地推入到新媒体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数字化出版的实施冲击着传统纸媒出版业,本文就传统纸媒图书编辑必须进行自我革命,适应新形势,以谋求生存之道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刘骞 《新闻界》2007,(2):16-17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媒纷纷进军数字报业。自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在国内率先推出彩信版手机报后,手机报成为了全国纸媒试水数字化传媒的探路石,在国内传统纸媒中迅速呈现燎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40家手机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目前已成为很多人了解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此境况下,如何提高纸媒新闻稿件的可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稿件的有效阅读率,也就成为纸媒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稿件的可读性,有必要拓宽新闻视野,广泛利用互联网即时、高效的特点,结合报纸的定位,采写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纸媒为什么要利用网络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它的即时、快捷以及大容量等优点是传统纸媒无法抗衡的。而且,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年轻人上网,很多中老年人也通过  相似文献   

20.
如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风生水起”,国外纸媒纷纷转型与新生代阅读习惯转变,越来越让传统纸媒感受到“与时俱进”的紧迫感,随之而来的是思谋应对的困惑感。面对“乱花迷眼”、“科技新生”,传统纸媒如何思谋布局、扬长避短抑或破茧重生,都是不得不思索与应对的问题。纸媒的生存观也成为决策者急需认真研究、明晰方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