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广场舞作为城市中老年人的一项文化休闲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各大城市的商业广场、小区空地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广场舞爱好者。然而自2013年下半年起,媒体相继曝光了广场舞大妈被鸣枪警示、泼粪等冲突性事件,将广场舞推至公众视野,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社会主流群体对广场舞这一异质文化的恐慌、抵抗和规制。本文试从新闻报道对广场舞文化的他者化形象建构角度来探寻广场舞冲突不断升级背后的媒介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伴随着广场舞在大陆城市的风靡,"广场舞大妈"逐渐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那么媒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广场舞大妈"形象?这样的呈现是否合理?形象建构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场舞大妈"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媒介报道为例,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通过标题关键词的抓取和报道类别的划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张萱 《青年记者》2016,(14):4-6
研究背景与理论综述 2013年,在本应专属于金融大鳄的国际黄金多空大战中,“中国大妈”意外地走红.此后,“大妈”一词便频繁见于各种媒体,如今,有关“大妈”的报道已由最初在投资领域“有钱任性”的“抢金大妈”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为儿女婚事操碎心的“相亲大妈”,或是在广场上舞动身姿的“广场舞大妈”,尤其后者已然演化成为一个群体名片.  相似文献   

4.
2013年底,一组题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老外扶大妈?大妈讹老外?舆论指责“大妈”之声未落,视频证据已揭示了外国小伙撞到大妈的真相。剧情突然反转。一起事故,两种描述,道德和事实抢道,背后是复杂的公众情绪。最终,外国小伙赔偿大妈1800元,因交通违法被拘留七日,罚款1500元,因非法就业被拘留五日,罚款5000元,并将被遣送出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离考临近,不少地方的城管部门对广场舞展开了劝阻等执法活动。不过,在有些地方,人妈们似乎并不买账。  相似文献   

6.
江红 《声屏世界》2014,(2):42-42
2013年12月,一则“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图片新闻,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传统媒体都引起广泛关注。报道一出舆论哗然,道德口水迅疾聚焦于“大妈碰瓷”。但是,随着事件细节被不断深挖,特别是有关部门介入后一段现场视频公布,让人看到了事实真相。还有此前广东《新快报》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报道,网络、媒体一度沸沸扬扬,可仅隔一天涉事记者承认做了失实报道,结果令人哑然。由此可见,失实报道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冯海燕 《新闻前哨》2014,(10):52-53
盘点近年来热点舆情事件,广场舞已然成为特殊的舆情类型屡见报端。在网络舆论场中,围绕广场舞的纷争也呈现出了日趋激化的趋势,广场舞这一词条更是被部分网民贴上了负面标签。从网友的评论中我们总结,广场舞在网络空间中所掀起的舆情波澜,与实际生活中的观感形成对冲,产生了典型的网络"广场效应"。该效应的泛化,正慢慢牵涉到政府的公共管理及媒体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因此,如何对此现象进行科学理性的引导,是摆在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万芳 《大观周刊》2012,(28):315-315
一、广场舞得以开展的经济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大众健身的季要性,而且也有时间和经济能力来放松、休闲。而作为广场舞,在近年来悄然兴起,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所认可,可谓恰逢其时,从经济角度考虑,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广场舞在农村的兴起和发展现状,阐述农村广场舞对农村文化传播作用,并对广场舞未来在农村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龚睿 《声屏世界》2013,(6):46-48
湖南移动电视"舞味俱全——全民广场舞大赛"是一个集群众性、文体性、草根性、艺术性、公益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全省范围内的全民健身广场舞赛事。自从2011年8月份举办湖南省第一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以来,"舞味俱全——全民广场舞大赛"已经成为湖南移动电视的品牌系列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1年,湖南省第一届全民广场舞大赛的优秀队伍荣登湖南卫视2012春晚舞台,  相似文献   

11.
王婧 《东南传播》2014,(10):106-109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在风靡城乡的同时,也在微博上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机构的关注。通过抽样,对媒体机构微博关于"广场舞"话题的报道数量、发布形式、发布时间和报道角度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和媒体机构共同建构了"广场舞"这个社会议题。  相似文献   

12.
朱娜 《传媒观察》2014,(6):10-10
正2013年12月2日,很多网站都醒目地挂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被讹"的类似稿件,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热血青年更是替这位"纯真"的外国人抱打不平。在当前国内环境中,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敲诈的事情并不鲜见,因此网友都一边倒地斥责大妈丢了国人的脸。然而第二天,新京报记者的一番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老外不仅不无辜,还很猖狂,视频中用流利的中文辱骂坐在地上大妈的画面十分刺眼。  相似文献   

13.
王天翊 《今传媒》2020,29(3):137-140
近年来,广场舞纠纷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使用内容分析法,选取近十年间部分党报和都市报对广场舞纠纷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不同媒体的报道框架特征、这些框架形成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报道失衡的问题。通过构建类目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党报设置议程能力更强,都市报关注度更高;党报更具问题意识,都市报侧重宣传治理经验;在话语主体和感情色彩方面,广场舞纠纷事件存在报道失衡现象。本研究希望弥补当前研究空白,对媒体在今后的相关报道中修正倾向性,对平衡报道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场舞是一种集健身和形体锻炼于一体、配以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广场、院坝等公共场地开展的群众性健身舞蹈活动,它既有体育性质,又有社会性质。如果说群众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广场舞就是城市文化状态的一个缩影。广场舞的普及速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也正是这样的社会活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15.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4,(10):M0001-M0001
当前,山寨消费与奢侈品消费的心态竟然会暗中迎合。在诸多报道中,中国大妈们挤破伦敦奢侈品商店的门槛,只为能够获得打折销售的奢侈品:而在人们疯抢廉价奢侈品的行为中,乃是回国后炫耀自己拥有奢侈品的“自豪”。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在国际黄金多空大战中——这个本属金融大鳄的游戏场,却出人意外地捧红了"中国大妈"。此后,"大妈"一词便频繁见诸报端、网络、电视。"大妈"已经由最初的投资领域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她们是黄金、房产投资领域的常客,她们是占据各大广场翩翩起舞的中年女性,她们是穿梭于相亲大会为儿女操碎了心的寻常母亲。我们对于"大妈"这一群体的认知,或多或少来自人际交往的耳闻目睹,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媒介时代信息过载的有意引导。  相似文献   

17.
一个行将消失的特殊女性群体。为了兄弟姐妹和分担家庭的重担,她们终身不嫁,在红尘中苦行。她们忌讳被人称“老”,不能叫“奶奶”或者“大妈”,只能叫“娘娘”——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22):47-50
近年来,"广场舞冲突"议题得以不断凸显,塑造了消费性形象。传统媒体借助于冲突、刺激、反常等框架,制造了受众的消费狂欢。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媒体报道,反思媒体功能的扭曲,以此强调媒体应发挥社会协调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有效建构社会共同体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4,(20):10-10
85万名 5月30日开始,北京85万名志愿者上街巡逻,这些戴着红袖章的退休党员,积极分子多为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故有网友称之为“反恐大妈”。  相似文献   

20.
尽管化学家、工艺专家们不断努力,至今仍没有一种材料的弹性比得上天然橡胶。基于这一事实,再加上天然橡胶的其他特性,如高撕裂强度、耐磨性和抗臭氧等特性,使之在柔性版印刷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