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09,(19):24-25
1990年发射升空的“尤利西斯”是一艘围绕太阳运行的飞船,在对太阳进行了将近20年的研究后,最近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宣布让它退休。虽然“尤利西斯”飞船执行任务的时间之长和飞行距离之远都令人难以置信,但是现实中还有很多服役时间很长的航天器,它们有的在探索太空,有的则在监控地球上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2.
一艘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的以钚为核动力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飞船,于去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7年的漫长旅程。“卡西尼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土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帮助科学家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土星,从而加深人类对于太阳系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太空中的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多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的。比如"神舟"系列飞船入轨后,太阳能电池板像一双翅膀一样展开,保证飞船的正常飞行;"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后,两扇太阳能电池板将为其为期三个月、但极有可能时间更长的探测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当一艘航天器在地球附近活动时,  相似文献   

4.
400多年来,天文学家们都只能远距离地观测和研究太阳,然而现在,美国NASA却计划派遣一艘探测飞船飞往温度奇高的太阳日冕,对太阳进行近距离的研究。NASA计划在2015年左右将这枚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并期望它能解开困扰科学家多年的两大太阳谜团——日冕和太阳风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磁星的故事     
1979年3月日,两艘苏联宇宙飞船(金星11和金星12号)正沿着椭圆轨道在内太阳系的太空中遨游。几个月前,它们向金星的有毒大气层投下了若干探测装置。到目前为止它们的航行一直平安无事。飞船上携带的仪器的辐射读数在预期值——每秒100次计数——附近上下跳动着,然而,美国东部时间当天上千10时51分,一束伽玛射线脉冲射到了这两艘飞船上,并很快超出了仪器的量程。  相似文献   

6.
从1965年美国发射出第一颗探测太空的“火星”4号宇宙飞船起,到现在已发射了12艘飞船,进行了同样的考察飞行。197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海盗”号宇宙飞船首次在火星上降落,成功地搜集了土壤和岩石等一系列的样品,返回地球,拉开了人类进入火星的序幕。 1993年,美国将发射“火星观察者”号无人驾驶飞船,对火星表面进行测绘,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线索。现在人类登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2,(6):12-13
“神舟”三号搭载了什么?“神舟”三号搭载的物品包括: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60个蛋白质实验样品和4个细胞实验样品以及进行空间试验的设备10项,44件之多,如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空间  相似文献   

8.
今科 《今日科苑》2006,(8):15-16
北京时间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道上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中国的“双星”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密切配合的联合探测网,在从太阳到地球的空间中,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伊群 《今日科苑》2006,(6):29-30
前些时媒体报道,我国的探月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的各项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预计将在 2007年升空探月。报道说,“嫦娥一号”探测飞船将绕月飞行8-9天,完成几大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及月壤厚度; 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及分布特点等等。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还在翘首等待火星探测车从火星发来最新消息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已经启动了水星探测计划。8月3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美国宇航局“信使”号水星探测飞船由波音公司的“德尔塔2”型火箭送入太空。这是美国宇航局近30年来向水星发射的第一艘飞船,整个探测计划耗资4.27亿美元。“信使”号总重1100千克,长1.27米,宽1.85米,高1.42米,体积跟一辆越野车差不多。6个国家的20多个研究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重返广寒宫     
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飞船首次载人登月成功后,到1972年,又先后有几艘飞船成功地载人登月。前苏联的3个空间站也在此期间实现了无人登月。20多年过去了,全世界的科学家除了一直在对人类上一轮登月活动中带回的381千克月壤样品及大量的多学科探测数据进行全面的研究外,还在酝酿着—个雄伟的计划—一人类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5,(5):2+65
<正>"猎户座"飞船的处女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宇航局曝光了这艘飞船的试飞情况和它的内部构造。2014年12月5日,"猎户座"飞船搭乘德尔塔IV型重型运载火箭升空,进行了首次试飞。"猎户座"上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这艘飞船经受了2200℃的高温,这对其重要系统和组件,如隔热板是个考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飞跃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地点,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戈壁滩上的酒泉卫生发射中心,它全长9.2米,总重7790千克。今年10月15日上午9点整,中国通过发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将“神舟”五号送入地球轨道。此前,4艘更早的“神舟”号飞船已经完成了地球轨道飞行。与这些无人飞船不同,“神舟”五号搭乘了1名年轻的中国军方航天员,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设想出了一种较小的概念飞船,称为“殖民星际飞船”(Colonized Interstellar Vessel或CIV)。当人类乘坐这样的星际飞船的时候,上面的生活空间和地球上的十分类似。不过,科学家表示,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要想建造一艘能搭载人类进行星际飞行的飞船仍需要上百年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21):32-33
1.“月神”号系列飞船 1959年9月12日发射升空的苏联“月神”2号无人探测器是第一个与另一个星体取得联系的人造飞船,它于发射2天后撞上月球;1959年10.84日发射的“月神”3号是第一艘拍摄到月球远侧照片的飞船.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08,(1):111-111
根据欧洲航天局“SMART-1号”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月球南极点附近、位于夏克顿火山口附近的一座小山是当值无愧的最佳选择。地球自转轴与太阳的倾角为23度,这保证了在南半球的夏天,南极的大部分地区终日可以见到阳光。然而,月轴与太阳的角度仅有15度,即使在夏天。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大家的期盼中,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终于在春节期间上映了。这部影片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而来,讲述了太阳即将死亡、即将进入红巨星的膨胀阶段,地球即将被膨胀的太阳大气所淹没,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人类联合政府做出了一项决定,将地球作为一艘庞大的飞船驶离现有轨道,驶向距离我们最近、4.2光年的半人马座比邻星。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回应了大众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嫦娥"的成功已表明探测火星的能力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一、二号成功后,我们就有探测火星的能力了。火星绕太阳转一圈是700多天,也就是两年时间,这期间火星与地球要交会一次,交会时它离地球最近,发射窗口最理想。我们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时间9月15日19时55分,土星的上空划过一颗流星。这是"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下称"卡西尼")最后的身影,它在飞离地球20年后,已永远和故乡失去联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9月15日确认,"卡西尼"已冲入土星大气坠毁,完成长达13年的土星探测使命。飞行20个年头,穿越78亿公里,这个20世纪从地球发射的最后一艘行星际探测大飞船,22次穿越土星环,让人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     
在日本神冈开展反应堆中微子探测的日、美、中科学家2002年12月6日分别在各自国家、在约定的时间同时宣布发现了核反应堆中微子产生的电子反中微子消失的现象,从而揭示了“太阳中微子丢失”的秘密,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步。据有关科学家介绍,中微子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可以直接穿透地球,在宇宙中很难发现和探测。但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Davis在近30年中,探测发现到了来自太阳的约2000个中微子。然而,其实际数量与理论计算值相差一半以上,流量较少,因而成为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