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作家劳伦斯小说《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狐》这部小说中语言的意象化特征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并赏析这篇小说对认识劳伦斯及其作品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
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小说作者正是通过现实叙述、精神叙述和殖民叙述的多重叙述手法来实现人物的多侧面塑造,赋予了鲁滨逊这个形象巨大的艺术魅力。了解小说的多重叙述特征,才能避免对文本的片面解读。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变形、夸张和滑稽讽喻的手法以及碎片化、集锦化的叙事结构揭示荒谬的时代和丑恶的社会本质,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4.
叙说,是小说最本质的审美形态特征,这已为小说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它使虚构的“小说世界”得以物化,使小说艺术迥别于其他语言艺术。叙说,构成了小说形象的虚幻性、间接性、模糊性等总体性审美特征,使小说产生独具魅力的审美效应。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新潮小说,尽管从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视角、艺术表现的方法和手法等涉及价值观念、审  相似文献   

5.
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上的一段三角恋情。本文在分析这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结合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从故事情节,叙述手法,“反英雄”人物的塑造.及比喻,夸张等修辞的使用四个方面着手,展现了小说的黑色幽默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朱宝勇 《中国教师》2009,(Z1):385-385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无论从表层结构来分析,还是深入到作品的内部意蕴,其魅力特征都是在显性因素中通过接受者对叙述主旨的领悟来隐性表现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小说艺术都可以用"双轨"这一词来简略概括其表层形式与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中国白话文学史上第一篇开山之作的《狂人日记》则将这种双轨性因素带给作品本身的魅力和缘于文本而引发的外在审美价值发挥到极至,这也可以证明这种二元性的小说艺术之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吴仙仙 《文教资料》2009,(32):19-21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注重探索小说创作形式和艺术手法,在创作的叙事手法上有独到之处。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范本,从叙事学的角度,着重分析这篇小说在叙事时间上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特殊意义,并由此来探讨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景、哥特式情节和主题出发,透析哥特手法在《哈利·波特》中展现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象征手法与恐怖因素的组合运用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它与独特的叙事方法一道,使作者的文学成就达到了顶峰。探究霍桑小说的特点,可以增强人们对霍桑小说的了解,从而借鉴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女创作家,她独特的空间叙事写作手法,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赞扬。因而,就萧红代表著作《呼兰河传》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概述小说中空间叙事的写作艺术结构,并分别从人物内心情感空间、反讽暗喻批判空间以及中断时间获取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特征,从而体现出《呼兰河传》空间叙事对传统小说写作形式的突破,进一步彰显其珍贵的文学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