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要倾吐自己的心声,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仅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多思考,勤练笔。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正确地引导,在此,本人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往往都怕写作文,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无从下手。怎样使学生有材料写呢?要引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小事中选材。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初中生的人生经历已有十几年,也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何谓创新作文?我想,只要是学生作文灵活自如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就是写生活""说真话诉真情""吾手写吾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迎合阅卷老师进行的所谓“作文训练”,更是使学生作文成了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缺乏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这种现状实在让人担忧。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能从语言、内容、思想、形式等多方面有所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感悟真情、丰富积累、张扬个性”这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究。一、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把心灵的触角伸向…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的功能是什么?是一切为了文章好,还是一切为了学生好?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一切为文章好,只要文章好,一好遮百丑.在这一传统理念的误导下,作文教学都把重心放在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上.如中心的确定、表达方式的选择、语言的锤炼、详略的搭配、虚实的运用、材料的积累、作文的修改等等.这些都是在为"好文章"作答,而不是在为学生的发展铺路.  相似文献   

5.
造成中学作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很多,无序、盲目、单一、呆板、虚幻的教学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摒弃了那些陈旧的程式,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闯出了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庄耀明 《陕西教育》2001,(12):24-25
为了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进一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特别应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突破小课堂的束缚,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为学生的作文创新注入源头活水,犁松肥沃的“土壤”。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求异创新”的作文新导法模式。 一、夯实基础: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  相似文献   

7.
几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让我深感教学的重点还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教好语文,首先得看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何使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本文从作文的批改、讲评、平时的积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生活底子薄,知识阅读面窄,视野不开阔。于是我们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怒其不争”,埋怨学生不与老师配合,抑或感叹学生文化底蕴不丰厚,因而作出过激行为,以老师自认为的完善思维模式、语言系统去框设学生,用立竿见影的“文本”去教学生“模拟作文”、“技巧作文”等。作文教学应是学生主体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过程。我们作为农村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现自我、秉持本色,重视“人”本教育,创设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作文教学。一、求真——真知灼见,塑造自我封闭教育使学生视野偏狭,七彩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创新作文,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既敢于大胆想象,异想天开;又能合乎情理,自圆其说,从而言别人之未言想别人之未想,不断地追求新鲜的东西。创新作文形式很多,现列举如下三种:一、反项性作文“反项”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的思维来一个急转,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版块,历来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一个重点。但学生作文内容的平淡甚至陈旧,使作文成为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很多时候,一提起作文,学生便会黯然神伤,教师便会摇头叹息。是不是语文教师同样没有充满激情地和学生一起看作文、写作文、评作文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探讨、借鉴与摸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学难度大,作文教学指导方法亟待创新。作文是将自身体验经提炼优化后呈现的文字表达。本文从作文最初的生成出发,从加强体验过程中的指导、优化提炼过程中的表达以及明确评价过程中的重点等三方面,浅谈如何对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教学进行创新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一项大工程 ,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不是靠一朝一夕之功 ,也不是仅靠一格一式之巧 ,对它要做综合治理 ,要有系统指导。现撷其要点阐述如下 :一、仿写 ,作文起步的有效方法由于学生缺少对生活感悟能力 ,觉得周围人和事历来如此 ,同时 ,他们写人物常有脸谱化的毛病 ,他们头脑中人物描写出现了定势 ,思维僵化了。这种先前的学习方式对以后学习有干扰和抑制作用。我就想到了仿写。我们学的课文都是精选的名篇名段 ,课文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觉得某个地方写得好 ,不论是句还是段 ,都可模仿。仿写 ,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还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么,怎样才能依照《课标》精神,通过阅读教学,以促读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呢?一、提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叶老对“美读”的解释。不难发现,咱们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典范的语体文,在课文中词语丰富多采,句…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出发,重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积累作文内容素材、对作品进行讲评,丰富学生的感受,不断写出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赏心悦目的佳作来.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作文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更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追求学生作文的完美,常常重结果、轻过程,以成人的心理指导学生写作,不厌其烦地讲谋篇、布局,甚至给学生提供开头和结尾,要求“篇末点题”、“提示中心”等,而忽略了对学生观察生活的指导。新八股文式的作文指导模式,使学生的作文成人化,老气横秋,少了童真,更谈不上贴近生活、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一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活动的进行。因此,分析研究这些障碍,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畏难情绪影响中学生作文积极性 对待作文,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畏难情绪,作文功底较差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害怕作文、怵头作文,厌烦作文,常常面对文题长吁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核心,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衷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几年来,笔者返观传统的作文教学,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认识到:传统的作文教学多以教师、知识为本位,关注的是教师的“习作指导”与学生作文的“分数”,多在教师的“教”上探索,而缺少、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与关注;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引导教师找回了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现代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以一个作文教学的课例为背景和素材,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文教学案例的精彩片段描述;第二部分是反思与感悟,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放胆作文、要引领学生写生活作文、指导学生写个性作文,从而创新打造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