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李清照,更多的是致力于其词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其实,李清照的咏史诗、抒情诗以及那些短章、失题之作,同样以独创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认真研究这些诗文,方能全面、客观的对李清照的创作加以考察,还这位杰出女性以真实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瑰宝,她是我国文学史中的才女之一。本文以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为背景,以其生平为依据,对李清照的诗词翻译进行讨论。将以前期作品《如梦令》和后期作品《醉花阴》《蝶恋花》为例,以形象化、真实化、生活化为原则进行翻译。而对李清照诗词的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我国宋词文学和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对她的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人们主要从李清照词的自我定位、审美意蕴、心灵历程、人格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李清照词体现的人性色彩这方面来看,还有研究的余地。本文将以她的咏花词的多样性、情感外化、女性阴柔美以及易安词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作比较,来探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两宋之际动荡年代的一代词宗李清照,是一位经历坎坷极具争议的非凡女子。千年以来研究李清照的学者如云成果丰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李清照与古池阳这一特定地域时空,联系她连遭夫君暴亡、晚年再嫁、百日离异的人生悲剧作深入、具体的考证和探讨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李清照坎坷人生和古池阳(池州)这一地域文化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新的史料和新的线索,以正某些差误。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李清照诗词的英译及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文章从描写翻译研究的视角,将跨越八十多年的李清照词的英译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作全面历时性的描述,对李清照词的选译、全译情况,译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及接受情况,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等作逐一分析和归纳,这对李清照词译介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被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词风格早期为绚丽婉转,中后期为沉郁凄凉,给读者巨大的共鸣。本文基于李清照诗词意境美、语言美、婉约关的角度探索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和成因,希望进一步深化对李清照诗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词是贯通南北词坛的桥梁,是李清照使词从艳情感怀发展到伤乱忧国,她对后起的词人影响极大,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清照无论在生活还是作品中都表现了非常特定的复杂性,这是有目共睹不可回避的。我们在研究她的生平和作品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她文化性格的复杂性,本文主要是从其前后期生活、时代背景、文化传统、性别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文化性格复杂性的形成原因,以助于我们更彻底更深刻的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知网数据库中,仅2014年度对于词人李清照的研究达近百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向来被尊为"婉约正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这些论文中,大致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是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词人前后期选取意象的变化;以及将李清照与其他词人进行比较,诸如朱淑真、温庭筠、李煜等。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的诗词以轻柔婉丽、曲折缠绵而著称。在她的诗词作品中,描绘了大量的女性角色,李清照的诗词总体以南渡为界,分为婚恋之前与婚恋之后这两种形态展现。李清照习惯于从女性自身的视角,以清丽婉约的语言文字为载体,抒发自身情感。本文拟对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思想做一点探讨,以期能走进女词人的内心,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相似文献   

12.
<正>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她杰出的艺术成就独步词坛。女性的特质使她对色彩尤为敏感,词人通过一首首精致的小词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婉丽、清秀、脱俗、自然的温婉词风。李词的美学价值可从多方面探讨,本文仅以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探索李清照强烈色彩美意识的特殊渊源,品味李清照词作的形式美价值。一、李清照《声声慢》色彩美意识的渊源1.非凡的身世背景讨论李清照的强烈色彩美意识的渊源,就不得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3):23-24
李清照赢得了"一代词宗"的美誉,独特的女性视角的创作是其取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她的词作具有鲜明的女性写作特征,表现在:一是李清照词中以女性为主体,运用比喻、夸张、叠字等各种艺术表达技巧,写出真实的生命体验,描摹出细腻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塑造的形象丰满有个性。二是取材于女性的生活世界,以爱情和饮酒为主,追求自由,具有反传统的特性。研究李清照词的女性视角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宋有位杰出的女词人,叫李清照。一天,她和丈夫在家中研究古籍,进来一位女友,说是要借一件用具。李清照问她要借什么,女友指了指窗外,笑着说:“我借一朵花,既能闭来又能开,不知花叶在何方,却见花根手中拿。”李清照听了随口答道:“我去拿座亭,没安窗和门,水在亭上流,人在亭下行。”说罢进了里屋,拿那用具去了。李清照的丈夫不知妻子同女友打什么谜,等妻子把东西拿出来,他才恍然大悟。小朋友,你知道她们二人说的是什么吗?(答案在本期找)李清照以谜解谜的答案:女友说的是毛笔,李清照说的是砚台。李清照以谜解谜  相似文献   

15.
李煜、李清照后期词作,就情感性质而言,其基调同为悲苦,但李煜以亡国之痛为主,李清照则更偏重于家破人亡之感;就情感表达而言,李清照显得比李煜更有耐心,由此可见李清照在对磨难的承受能力上大于李煜。因为尽管李清照后期的悲苦丝毫不亚于李煜,但在面对厄运时并不象李煜那样一味的消极、逃避。与之相关的是二人的性格也不同,李煜性情懦弱,而身为女性的李清照却显得坚强得多。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人们在研究其词时多偏重后期创作,而忽略了前期。本文对李清照前期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探讨,肯定了她前期作品的价值内涵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尤佳 《考试周刊》2011,(14):23-24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发展史上,李清照一度将婉约词推向高峰,成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李清照词以靖康之乱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而无论哪一个时期都体现着"真率、真实、真性情"的特点。她用手中的笔尽情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毫不矫揉造作。本文从李清照前后期词的思想内容方面谈谈李清照的词"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资过人,她年少时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就已经颇有名气。李清照的生平并不是一帆风顺,她的词风也随着她多舛的命途而改变。本文主要针对李清照早期少女时期、中期嫁为人妇以及后期亡夫这三个主要阶段对其词风进行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不仅以她独具特色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格蜚声词坛,更以她独到的艺术见解品鉴词这一文学样式,为婉约派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女词人的李清照,人们对她并不陌生,而作为有卓见的评论家的李清照,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思想,最早收录在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里。研究季清照的词论,对理解词的发展、风格和流派,以及对词的欣赏品鉴都不为无益。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研究在 2 0世纪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将李清照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有必要在文化学的视野中 ,全方位认识“李清照现象” ;在时代与个性的交叉点上 ,重新认识李清照作品的内涵 ;在尊体与变体的双向互动的词史历程中 ,重新认识李清照《词论》的理论价值 ;在先进科学技术条件的支持下 ,解决前人遗留的疑难问题 ,以期取得比 2 0世纪更为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