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金坪 《收藏》2018,(7):40-48
1995年,何海霞曾语当心长地对学生周韶华说:准我的一生中,先是画古人,后是画老师,再后是画生活、画政治,最后才是画自己。”这句话与何海霞的艺术分期恰好吻合。  相似文献   

2.
牟建平 《收藏》2020,(2):82-107
齐白石以画水族画闻名,特别是他画的螃蟹(图1),墨色丰富,动态多变,寓意深刻,可谓前无古人。齐白石画螃蟹最早受胡沁园、徐渭影响,20世纪20年代后自创一家,蟹与虾一起成为他的招牌画。齐白石对自己画蟹的水平还是很自负的,他曾在一幅画给著名画家于非闇的《篓蟹图》上题句:"古今画蟹者,神形俱似能有几人?非盦心折于余,未足千古定评也。"  相似文献   

3.
牟建平 《收藏》2020,(3):90-107,90
在齐白石的水族画中,画蛙是最晚的,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肇始,而鱼、虾、蟹这三种题材,早在齐白石三四十岁时就已经开始画了。自古至今,画青蛙的画家很少,能画出特色的就更罕见了,所以齐白石画的蛙受到广泛好评,徐悲鸿就收藏有齐白石的蛙画近10幅之多!  相似文献   

4.
拾画叫画     
邓晨曦 《收藏》2010,(2):30-32
拾画 向王来文求画,他指着办公室的一帧装裱好、装上框的画说:“送给你。”是为“拾”画。 我想起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中,也有“拾画”一折戏。“拾画”讲的是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一见钟情。梦醒后,杜丽娘到花园中寻梦,不见柳梦梅,忧郁而死。经年后,书生柳梦梅来到这座荒废的花园,偶拾一轴画。  相似文献   

5.
静水流深     
正明代担当和尚有一首题画诗:"如有一笔是画亦非画,如无一笔是画亦非画。"陈传席先生在其《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对担当和尚的这首诗做过如下阐释:"画要类某物,要象形,要有色彩。但这只是画的本身,但画之贵不在其本身。这正如玉,玉之贵乃在从玉的身上看到'君子之德'。"担当在这首诗里,指出画的意旨并不在于形色;若以形色论,他的画是"非画",因为没有一笔是"画";如不以形色论,而以笔墨所体现出的更深层的内容及意蕴论,比如"即禅即画",那么,他的画则笔笔是禅机,笔笔皆是"画"!中国艺术家往往关心的  相似文献   

6.
牟建平 《收藏》2020,(1):66-87
齐白石以画水族画闻名。他画的虾、蟹、鱼、蛙,擅于用水,笔墨超群,自成一格,开创了中国水族画的新篇章,特别是鱼,非常有特色。齐白石常画鲤鱼、鲶鱼、鳜鱼、金鱼,寓意"年年有余"或"金玉满堂。齐白石还独出心裁地创作了《三余图》(图1),自谓"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赋予鱼类题材绘画以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论画,最重品格,人格影响画格,画格源出人格。所以古人每以神、逸、能、妙来评画格,每以文人画、画家画来辨画家类型。黄宾虹分得更细,把画家画中之劣者称之为江湖画、市井画,把文人画中之高者称之为士夫画。他声称“画格当以士夫画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一喆 《收藏界》2010,(1):116-116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  相似文献   

9.
邱月 《收藏》2016,(10):166-169
跟着妈妈画了几十年的画,其实服装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在画画的时候,无论是画《长生殿》,还是画《再说红楼》系列,对于人物服装的线条、包彩与搭配,都有一种别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近代中国画坛画鹰名家,大家想到李苦禅的可能比较多,此外,徐悲鸿、吴作人都是画鹰高手。齐白石也擅画鹰,一生画了不少鹰画,大致有几十幅。他画鹰的对象,既有友朋知己,也有高官达人,他甚至给毛主席画过鹰,当然是一幅旧作,后署的款。他还对鹰写生过,但他画的鹰不是徐悲鸿、吴作人那样的飞鹰之类,而是大多立于松柏之上或巨石之巅,雄姿英发,傲视苍官,表达出一种英雄气概,以鹰喻人,这是齐白石画鹰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有画印的石鲁画作是石鲁的真迹吗?为了解开疑团,搞清问题,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翻阅了有关石鲁的大量资  相似文献   

12.
汪雷 《收藏》2006,(5):119-119
书画交易古已有之,但是,画家卖画按“平方尺”算价钱,却不知从何时起。仔细想想,“平方尺”实在是个有趣的概念,书画交易中(尤其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是“某某多少钱一平方尺”,越大越贵,而画的质量常被抛到一边。同一个画家,画同一个题材,甚至画面构图也完全相同,但价格总以大小来决定。大画不一定难画,小画也不一定好画。画大画需要画家具备豁达的心性和对画面出色的驾驭能力;而画小画要画出大气象,也绝非易事。有人擅长画大画,有人小画画得好,若都以“平方尺”论价,还真很难说出谁吃亏谁占便宜。  相似文献   

13.
李禹默 《收藏界》2011,(7):105-105
在中国画绘画技法中,用墨线勾出轮廓线称为骨法,所谓的"骨"指的就是墨线,不用墨笔勾出轮廓线,而是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就称为"没骨法"。用没骨法画出来的画就称为没骨画,也称为无骨画。古代山水、花鸟画都有用没骨技法进行绘画的,我们可称之为没骨山水画、没骨花鸟画。  相似文献   

14.
牟建平 《收藏》2018,(6):24-33
环顾中国画史,画虾的画家凤毛麟角,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很少。南宋的僧人画家法常曾画过虾,开启了中国画画虾的先河。后来的赵孟頫、徐渭、八大山人、郑板桥、高其佩等人都画过虾,但大部分只是墨戏,偶有画虾之作,不像齐白石那样专门研究、绘制过虾,把虾画出名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法常《水墨写生图卷》中有画虾,但主要局限于外形,形多神少八大山人早期的一本《杂画册》里也描绘过虾,但用笔非常简单。高其佩的指墨画也画过虾,更是简率无比,与齐白石画虾擅于用水用墨相比,逊色很多。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3,(5):F0004-F0004
水陆画是古代寺院或民间百姓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有佛画、庙画、道师画等。所谓水陆,是指对一切有情生灵超度和追荐亡魂,旨在宜扬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观念。水陆画始见于晚唐、五代,至明代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9,(1)
时间真快,杨彦画友会从台湾发起,到国内多个省市分会的活动,转眼十个春秋了。十年来,前辈的呵护,画友的关心,尤其是杨彦老师的支持及信任,为办好画友会奠定了基础。我们将秉承十年一贯的责任感,克服困难,携手齐心把画友的事儿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2,(3):142-144
六小时一顿饭和八小时一张画 在那批“黑画”风暴阵阵刮来的时候,石鲁又一次搁笔不画了。 台风的中心是宁静。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有诗就有渔,先民创画就画鱼,而把画与诗合成题诗画则起于隋唐,盛于两宋。作为鱼文化的一枝,无论是诗画渔事渔翁,还是直画活鱼,大都是画展美景诗传神韵,文图并茂两相益彰地为鱼文化增色。 1.画诗垂钓图。古人的《磻溪垂钓图》表现的是商末姜子牙钓渭滨遇周文王的故事,读史者观画即明,不读者也许茫然,唐诗人罗隐给画题诗:“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  相似文献   

19.
罗以民 《收藏》2010,(12):60-63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此画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末,此画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他极爱此画,以致在临死前下令将画焚烧殉葬。  相似文献   

20.
牟建平 《收藏》2020,(4):80-99
在齐白石花卉类画作中,牡丹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题材。从早期的墨牡丹到去世前的彩牡丹,齐白石一生都在画牡丹。他画牡丹多题《大富贵》,笔墨苍厚,色彩浓烈,寓意吉祥。齐白石认为:"画牡丹富厚为佳,若比菊花寒瘦,失其牡丹体态矣。"齐白石画的牡丹,有富贵气,既绚烂夺目,又简练写意,是近代画牡丹的圣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