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接受了日本私小说的真实观,不仅强调取材的真实,更注重作家心境的真实表现。但同时,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学传统、社会背景与作家艺术观的不同,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对艺术虚构采取了更为宽容的态度。可以说,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对艺术真实的执著追求,从一个侧面实现了对日本私小说的艺术跨越。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3.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着深远影响。郁达夫就曾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唯美的文学观以及民族传统美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为唯美主义文学增添了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4.
日本女性形象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其内在意蕴与郁达夫本人切身经历以及个人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考察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天使和妖女,分析了她们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意蕴。同时,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社会和文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郁达夫小说中日本女性形象形成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数量不多 ,但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郁达夫的小说不以人物结构见长 ,而是以浓厚的抒情气氛、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著称 ,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这种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作者的多愁善感的性情、不幸坎坷的身世 ,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理解不无关系。此外 ,外来的影响 ,特别是屠格涅夫和佐藤春夫的影响 ,也起了决定性作用。郁达夫自己说他在留日的最初四年差不多读了一千部外国各派小说。他开始读小说 ,开始想写小说 ,完全是受屠格涅夫的影响。这位俄国作家以浓厚的抒情色彩著称 ;而日本的主张“我”就是一切艺…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曾被人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佐滕春夫在创作上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等的不同,郁达夫的作品与佐藤春夫的作品有本质的区别,透过一样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表面,我们看到的是郁达夫作品中严峻的现实感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曾被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与佐滕春夫一度友情甚笃,后因佐滕春夫发表反华小说《亚细亚之子》,两人反目成仇。但佐滕春夫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在创作上仍然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更是以其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影响了郁达夫的《沉沧》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分析和比较了抒情小说的两个重要作家废名和沈从文的小说。首先从废、沈小说和传统文学的联系入手,划清了它们和郁达夫浪漫派小说、鲁迅乡土派小说的区别,然后又从思想意识、审美情趣、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两人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后的抒情小说发展,界定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还区分了它们之间的两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9.
张杨  侯宇 《考试周刊》2013,(60):19-20
郁达夫的小说受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旗手田山花袋的影响。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了清香、淳朴的自然美。田山花袋和郁达夫关于自然主义文学的比较研究是文学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他们两者的自然美源泉比较还很少有人考究。本文旨在研究田山花袋和郁达夫的自然美源泉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小说在题材选择、抒情方式、结构形态和自然美、感伤美追求诸方面,呈现出带写实风的浪漫抒情特征。它是一道诗意盈盈,情意绵绵,风格独异的文学风景,提升了中国现代小说和抒情文学的艺术品位。郁达夫的风格奇特,但不是完美的,它给我们的审美阅读“朝着美的上升”提供了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后,政治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曹禺在抗战期间创作了许多与政治救亡紧密相关的抗日救亡宣传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整个民族文化心理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曹禺也再次回归到了自己的审美天地。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和时代政治环境的视角来挖掘曹禺抗战期间话剧《北京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以及它在抗战文学史中彰显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郁达夫的创作生涯中,南洋时期作为其创作和生命的终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研究者为何和怎样建构出一个他们所认可的郁达夫的南洋形象,需要寻找各自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等多层面的原因,南洋郁达夫也由此成为一个所指和能指不断漂移的符号,植入了星、马、印、中国、日本特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的空隙中,成为一则开放而多义的社会文本,具...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新学史上独具特色。表现在:强烈的抒情色彩;露骨的坦率和大胆的自我暴露;忧郁感伤的格调。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一是独特的生活经历造就的郁达夫的个性气质。二是中国古典学的熏染,三是受外国学的影响。内容和题材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小说中最优秀、最耐读的作品之一.小说文本体现了抒情小说的深沉内涵以及主客观表现的自由穿越.  相似文献   

15.
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推行"大陆政策",期间新造了政治地理名词--"满蒙"。诸多日本女性作家旅行、旅居"满蒙"并以纤细笔触创作了众多相关文学作品。一些作品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丑化中国,渲染"五族协和",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服务,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在文艺领域的渗透。同时亦有作品对战争及殖民具有清醒的认识,批判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呈现中国人的善良与大爱,并表达了对日本民众战争认知及日本历史教育的忧虑。女性作家战争记忆中的"满蒙"叙事,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与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达的社会教育已被世人列为学习的典范,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教育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对其研究可谓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笔者试图从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出其日本文化对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深层影响,希望能给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化社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相似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和文化教养,在人物形象的创造、抒情风格的运用以及小说艺术的结构形式上,郁达夫都受到了屠格涅夫深刻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各具自己的独特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8.
浅析日本大正文学界对前期创造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文学界对创造社曾产生过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仅是日本某作家或某文学流派对他们具体而微的影响,也不是只简单充当了西方文学与创造社之间的中介角色,创造社主要成员留学于日本大正时代,而大正文学界给予他们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他们文学观与创作倾向的形成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支持和经验借鉴,他们弃实学译文学是“文化主义”思潮盛行的大正社会文化背景之产物,而大正文学界的一些具体实践,如唯美主义文学,私小说和新浪漫主义,在他们具有唯美倾向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以及早期的小说他作方式的形成过程中,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