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寿霞 《学周刊C版》2011,(10):121-121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结合教学实践.拟从利用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广泛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利用引导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利用音像效果,提高审美情趣:利用交互性.加强合作探究学习等几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管慧芬 《考试周刊》2009,(49):58-58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是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搭建起步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聂希凡 《广西教育》2007,(7A):29-3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下面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朱菊香 《语文天地》2010,(11):89-9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由学生、教师、文本三方面组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自觉、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示范、点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7.
王琴 《考试周刊》2011,(74):47-48
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要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继续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能为他们今后立足于社会添砖加瓦。具体做法:为学生设计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活动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秀华 《宁夏教育》2005,(11):42-43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改变了原有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并认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并提供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语文实践逐步提高观察、阅读、理解和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一、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主人意识,主动积极、轻松活泼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黄锦 《文教资料》2011,(27):39-40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重视课堂教学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要想推动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刨新,应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在语文活动中主动参与、尽情发挥、充分表达,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应用与实践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了一点思考,浅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设计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达到传播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可见在小掌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必要补充.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发展。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杜平 《文教资料》2010,(1):133-135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只有通过对高中理科学生的全面了解,进行多雏度教育:端正心态,明确学习目的;形式与内容都要重视:注重情景创设与课堂氛围,研究语言艺术,提高识记效果:在互动学习中指导学生提高元认知能力,平等互动.多种教学形式并用,提高学生的成就意识等,才能提高高中理科历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彭兴扬 《考试周刊》2010,(21):66-66
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最关键的因素,语文教师应该从小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