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中国,吃翻译饭的人不少,但最风光抑或最可怜的莫过于竞技体育中的随队翻译。没有任何一种翻译工作要像今天的随队翻译那样,其工作范围早已超出语言转换,而必须长期承担巨大的身心压力。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将操51种语言。但是,作为奥运会的正式官方语言仅有两种——英语和法语。因此,为了使奥运会的比赛和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搞好口、笔译工作。为此,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特聘请了精通五种语言的美国语言专家威廉·韦伯出任奥运会首席翻译。威廉·韦伯是美国一大学的教授,他负责指导外语专业的研究生。他在受聘后说:“……翻译工作已是洛杉矶奥运会的一件大事……,现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间文化、思想交流、交往的一种手段。武术翻译是使中华传统武术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报道、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必然有效手段。文章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与技巧,并提出武术术语这一特殊文化翻译遵循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保持其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连贯性话语的过程,就是说,翻译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中介手段。体育文献的语体属于科技语体,在语法结构和表达手段具有与其他语体,诸如与文学语体、政论语体不同的特点。它逻辑结构严密,语言精确、术语丰富、专业性强。所以,对体育文献的翻译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翻译的原则、方法以外。还必须根据体育文献语体的特点、专业特点,处理翻译中的各种问题。下面仅就翻译俄文体育文献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国与国之间,语言和语言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中英之间的文化亦是如此。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礼仪、宗教、教育,以及思维模式上等等。这些差异,是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理解、分析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翻译的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有这种语言当中所包涵的文化。当译者遇到两种文化的相似之处时,翻译过程往往较为顺利;而若遇两种文化的差异之处时,翻译就不那么好进行了。这时就要考验译者的思辨能力了。翻译不单纯是语言的照搬,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解码的过程,需要译者进行分析和再创造。只有这样,翻译出的作品才能广泛的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释意理论就是基于意思的理论。1968年,塞莱斯科维奇在其论文中引入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交流行为,而不仅仅是语言行为。其本质是语言意思的翻译而不是语言结构的翻译。该理论“是对其同时代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功能至上理论的一种反驳”(New mark,2004:85)。释意理论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带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新颖的理论构想使翻译界呈现出新的气象。尽管几十年过去了,释意理论仍然在翻译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释意理论体系庞大,内容繁多。下面本文仅就该理论的一些显著特征和核心内容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衔接合理、逻辑清晰且语意连贯十分重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研究和对比,不仅能使得译者更加系统地了解两种语言的语篇系统,还能使他们更容易获取语篇所表达的信息,从而对翻译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将运用衔接理论和衔接手段做一个整理,通过汽车配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实例剖析,使理论更加清晰明了,起到帮助和指导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术谚语英语翻译的技巧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进行文化、思想、交流、交往的一种手段。武术谚语作为专业谚语,含有许多技术因素。对武术谚语的翻译是使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武术谚语的翻译技巧,应从中英谚语比较分类、起源意义和语法以及民族哲学文化要求等入手,并把握“准、顺、活、全、的标准和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在诺德功能理论视角下,从近年16种较有影响力的体育学术期刊中随机抽取文章对其摘要翻译错误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在48篇论文中,出现语言翻译错误、文化翻译错误和语用翻译错误3大类型的翻译错误,总错误次数为117次,其中语言翻译错误最多,为79次,占总数的67.52%;文化翻译错误次之,为21次占17.95%;语用翻译错误最少,为17次占14.53%。在3类错误翻译中,出现18种错误形式,其中语言错误中的语法错误形式出现最多,为30次,占总错误形式的25.61%;其次为冠词多余的形式错误,为20次占,总17.09%;专有名词错误和主语错失错误形式也较多,分别为18次占15.38%和17次占14.53%。针对翻译错误特点,从摘要作者、译者和杂志审稿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阳  慧敏 《足球俱乐部》2012,(15):68-71
翻译难求 在足球界,寻找一位好的翻译,比物色一名好的前锋还要艰难. 特别是在那些足球新兴的地区,例如西亚、美洲和中国,那些远赴重洋的足球传教士们往往陷入语言的困境.在中国,大名鼎鼎的卡马乔教练发现,这里的翻译像莫里尼奥一样熟悉多国语言,但对足球专业术语却一窍不通;与此同时,中国另一支著名球队广州恒大则为他们的世界级教练里皮聘请了四个翻译,这看上去像是四方会谈.  相似文献   

11.
论英语修辞格:移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就是指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发生转移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它广泛应用于各种语体。文章以较翔实的语料从结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对transferred epithet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的外语教学法 ,流派不下二十种。其中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对比法等几种主要流派流行甚广。翻译法作为教学手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它的特点是 :以母语来教授外语 ,即在教学过程中母语与外语经常并用。例如 :说出一个英文单词 ,马上译成汉语。说出一个英语句子 ,马上译成汉语 ;逐句读一篇课文 ,然后逐句译成汉语。这样 ,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和两种语言———母语和英语打交道。法国语言学家马尚说 :翻译教授法就是拿本国语去译外国语。翻译法把母语作为教学手段 ,着重笔头语言和阅读 ,重视原文学习 ,强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物质精神世界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做好片名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将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与中西方文化差异相结合,通过列举中英文电影翻译对照的实例,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例如:社会、历史、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思维价值取向等社会人文各方面,深入探究中英电影片名翻译背后的英汉文化差异。从英汉语言风格、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各方面研究对电影翻译的影响,从中掌握一定的翻译策略,对提高翻译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立健 《上海集邮》2003,(8):45-45
广东梁有为问 参加国际邮展的展品中,说明文字都要译成英文,请问如何能把这一工作做好? 立健答 译好展品中的说明文字,确实是个难题,尽管当今懂英文的人士很多,但集邮展品毕竟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在一般情况下,颇难恰如其分地译准、译好,哪怕一些专门搞翻译工作的英语专家,也难等闲视之。现在把不同类别展品的翻译要点和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会造成文化冲突。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很大的困难,文章用词语和习语典故方面的实例探讨了英汉两种文化对语言互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商标翻译本土化。在拓展国外市场方面,商标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是产品在顾客心中的缩影,为使顾客接受并认可产品,商标翻译必须融入新市场的语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冗余信息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是翻译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系统阐述冗余信息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以同义性冗余为例,详细分析了英汉互译中对冗余信息可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力求达到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再创作,它要求译者不仅要用晓畅易懂的语言,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要再现原作的文学色彩,尽可能多地保留原作的风貌,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感受到美。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自始至终地坚持创造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吕淑梅 《收藏界》2018,(8):34-34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上课方式。为了一些因为重度残疾等原因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学生提供的一种补偿方式,也是为了促进特殊教育中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给予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的感受到社会上的关爱。学生要从小抓起,尽早的教育和矫正学生的智力、能力、语言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关键期的时候做好教育工作,让学生的残疾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中外语言隔阂的角度探究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困境,为排除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外部阻碍提供思路。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语言隔阂归根结底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应着重从中外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和交流、武术语言自身的改革、加强武术翻译工作几方面着手,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扫除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