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高考政治时事分析蒋超高考时事政治的考核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按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高考政治考试说明》的规定而拟定的10%的纯时事试题,一是渗透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试题中作为考核背景的时事材料。前者的考核形式仅仅采用选择题这一...  相似文献   

2.
2001年高考政治时事考核在《时事》中的依据一览表3 2、3 1卷从以上各表看,今年高考试卷政治时事考核,依据和利用《时事》杂志所提供的背景资料的试题,政治科试卷(3 2模式和3 1模式基本相同)共有20道,文科综合试卷共有16道,文理科综合试卷共有18道,北京、安徽、内蒙古春季试卷共有5道,分别占各模式试卷总题量的51.3%、39.0%、46.2%和17.8%。其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中的《时事》资料题,政治试卷6道题全都是,文综试卷6道题中占有4道,文理大综合试卷9道题中占有7道,北京、安徽、内蒙古春季试卷6道题中占有2道。今年高考试卷、试题…  相似文献   

3.
时事热点每年都在高考文综试卷中占较大比例。本文归纳了20个专题系统介绍了一学年来的重大时事,同时配以政治课教材相关知识点、《时事》杂志相关文章的链接,按照上、中、下的次序分别在《时事》杂志的4~6期刊出。读来一目了然,便于复习掌握。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政治更加注重对考生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重点问题为背景的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背景材料在《时事》杂志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时事》是高考时事方面的最权威、最实用的学习和复习资料。一、要了解《时事》的栏目设置《时事》设有20多个栏目,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①重大时事。包括形势述评、热点追踪、大事分析、时事问答、国内外大事记、专题教育等栏目,介绍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对热点重点问题进行评析,帮助中学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形势,这些是…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高考语文考试中,凡是订阅《时事》杂志的考生都乐开了怀。因为语文考卷的作文题是关于“诚信”的话题,而《时事》第6期就有这样一篇文章:《诚信:安身立命的基础》,其立意与高考作文题不谋而合。这篇文章是《时事》杂志的重点栏目、重点文章,任何考生都会仔细阅读。说是不谋而合,其实偶然中也有必然。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指出,现在学生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时事是不行的。在这方面,《时事》杂志就很有特点,特别是对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时代和思考问题很有帮助。我们就是要通过关注社会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写作…  相似文献   

6.
2000年高考政治时事考核在《时事》中的依据一览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今年高考政治(全国卷)时事考核,利用或体现《时事》杂志材料的试题,共有27道,比去年增加了3道,占全卷总题量的69.23%;其中除了纯时事考核的7道试题以外,《时事》材料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背景材料或载体的试题有20道,占教材知识考核题量(32道)的62.50%,占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除第8题外共有31道)的64.51%。 与全国卷对照天津、江西卷第18、19、23、26、32、36、38共七道题不相同(其余 32道题均相同),其中第 …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今年是《时事》杂志创刊5周年。创刊之初就以《时事》为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时事教育活动的江西宜春地区的师生,以“我与《时事》杂志”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表达自己对《时事》的喜爱之情。这次活动从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历时半年。全地区近300多所初、高(完)中、中专约8万名师生积极参加了征文活动。有25篇文章获得一等奖,57篇文章获得二等奖。获奖的文章中,既有教师运用《时事》上好时事课的心得体会,也有用《时事》指导高考的经验总结;既有学生学用《时事》的收获和体验,也有抒发对《时事》的深厚情谊。征文格调清新,感情…  相似文献   

8.
《时事》杂志是一座信息仓库,囊括和梳理了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高考文综考试,主要是以这类材料为试题背景来考查政治学科基本原理的运用。在备考中使用《时事》杂志,我有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时事》杂志作为高考重要辅导资料陪伴我度过了紧张而充实的备考生活。《时事》对热点问题与时政用语的整合与归纳使我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了文综考试复习的脉络,抓住重点,有效地提高了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继续把“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现对2006年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时事政治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政治课的活力之源。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时事及其相关背景的考核成了关系考生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因而,关心国事、天下事,对于当今中学生来说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了命运攸关的大事,因此,学好时政是素质教育和应对高考极其重要的因素。当今,各种传媒非常发达,在繁多的时政信息资料中,《时事》最具权威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它作为中学生时事政策教育必修课辅助教材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它和高考有很强的关联性,为命题所涉及的时事问题提供背景材料。从…  相似文献   

12.
一本《时事》在手,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这本杂志有什么用呢?我也曾有过同样的困惑,当仔细阅读之后,特别是参加高考之后,便大惑而解,它真是我学习时事的良师益友,真是我高考的好帮手。回想起在中学学习《时事》,有不少心得体会。下面,我介绍一些自己的学习经验,供同学们参考。当一本新的《时事》到手,我先翻到“教学建议”这一页,看看应当怎样学习近期发生的时事,它就好像电脑中建立根目录一样,对最近的时事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了解时事动态,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寻找时事之间的联系,把握重点,避免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有重要的作用。脑中有…  相似文献   

13.
与《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相比,《经济常识》知识较琐碎,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且与现实的经济生活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在学习和复习中同学们应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复习中,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把握。  相似文献   

14.
读过《时事》杂志的高三语文教师都会发现,这两年高考的作文命题与《时事》杂志中的一些专题文章存在着惊人的默契: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诚信”,《时事》当年第6期的文章《信用: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考上了大学。考试中对于回答政治试题,我感到非常自信。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从未中断过阅读《时事》。从保护耕地到“三农”问题;从拉闸限电现象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东突”恐怖组织到国际反恐形势,《时事》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和精辟的论断,将这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都使我在回答高考题时思路更清晰。回想紧张复习的日子里,看电视和阅读各种报纸成了一种奢望,但我从不放弃阅读《时事》杂志,她历年来对高考考点的准确预测,让我相信她绝对是必读的参考资料。《时事》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高考之页”中的试题和分析,使我们对…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文学常识的要求: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但近年来高考文学常识考查题已把设题触角伸向了文学流派、文学运动和文学社团这三个方面,这是考生文学常识复习中的三个盲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和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中文学常识  相似文献   

17.
沈雪春 《新高考》2005,(6):56-57
2005年高考政治大纲标明了2005年高考政治涉及的167个知识考点,其中《经济常识》部分56个,《哲学常识》部分67个,《政治常识》部分44个。与2004年高考政治大纲相比,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新增8个知识考点,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面对“大同小异”的考试大纲,广大考生应该确立“顺应变化,固本强基,和谐发展”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哲学常识》在2005年的高考政治江苏卷和广东卷中大约占总分值的35%左右,在文科综合卷中一般占总分值的12%左右。笔者多年的经验体会是,要想扎扎实实学好《哲学常识》,提高复习实效,就必须做到:依据考点构建知识体系,遵循“四环式”思维规则,掌握基本关系,抓住“对子”,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9.
高考《哲学常识》的主观题得分普遍低,考生在心理上存在畏惧感。自2008年_~2010年,在甘肃省采用的全国统考卷中,《哲学常识》主观题始终保持20分的分值,且都以分析题和说明题的题型出现。我就《哲学常识》部分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不知不觉中,黑板旁的倒计时牌红得醒目,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和我的同学们就将迎接高考,看看书桌上,除了备考书,还有心爱的《时事》杂志,一期期积攒下来,越摞越高,是《时事》点亮我的中学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