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李美琴 《教师》2013,(28):29-30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如何爱学生?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爱学生就是要包容学生的各种似乎不能理解的"坏"的举动;爱学生就是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来去倾听、去交流;爱学生就是要透过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目标让学生明、教材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疑问让学生议、思路让学生讲、习题让学生练、优劣让学生比、错误让学生析、作业让学生选、考题让学生出、试卷让学生评、效果让学生查、总结让学生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逐步形成指导数学教学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效、精彩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生生成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典型错误、学生提问、学生集体智慧都是学生生成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开发、运用学生生成的资源,这对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学生事务就是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的事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的管理都是同样的目标,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模式构建起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工作新平台。学校以服务学生、引导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务实创新,方便学生办事、解决学生困难、维护学生权益、提供快捷、便利、优化的服务保障平台为根本,整合学校各类资源与社会资源,提升为学生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科学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学生服务体系,搭建全覆盖、立体化的学生服务平台,全方位做好学生教育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学校的基层管理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应扎根班集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爱学生、带学生、教学生、管学生、用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倾注爱心、诚心、耐心、恒心,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想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说:指引学生听说、看说、演说,让学生乐说。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开发他们的智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指导学生积累,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氛围,让学生在多元化、自由互动中评改,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写、会写、写新、写深,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因时制宜、因生制宜"的特点。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我校立足学生实际,从年级特征、性别特征等不同角度出发,不断思索、探究、调研学生的心态变化及心理需求,开展了"学生观察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帮助学生"的《班级心理状态信  相似文献   

9.
怎样教育学生,从哪些方面教育学生,现从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赞美学生长处、发现学生个性、宽容学生失误、保护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进步、相信学生能行、唤醒学生潜能九个方面来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这个工作要求班主任首先要认清角色,把自己变成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学习的楷模和向导、沟通的使者、为学生维权的代言人,以此来和学生沟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共情”中微笑面对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欣赏,共同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和秩序。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助推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书籍,能够丰富学生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素养不断提高。文章结合当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从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这几个方面,就巧妙借助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坚持让学生小演讲、允许学生插话、鼓励学生讨论、赞美学生质疑、宽容学生出错、欣赏学生争辩.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学开始,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四、让学生从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就感;五、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古诗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通过古诗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意、诗境、诗情,引导学生学会古诗、会学古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学生应该唱主角,随时可以听到学生的声音,教师应该做配角,当导师。这样的课堂才能生机无限,学生才能灵动活泼。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退居幕后,做到新知让学生阐述、疑问让学生论述、情境让学生描述、小结让学生综述、练习让学生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要主动地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师要毫不吝啬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表扬鼓励学生,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亲近教师,亲近语文学科,这也是教师爱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其次,给学生以尊重。在语文课上,尊重学生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阅读见解,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闪光之处和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身体、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小学生兴趣爱好、信念理想、创造力、意志、毅力等心理素质。我们城厢一小以擂台赛为载体,尊重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彰显个性,展示风采,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开展的纽带和具体实施者。班主任应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悦纳学生,在学生的错误中超越自我,要做学生的表率、做学生心灵的沟通者、抚慰者和导航员。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石云秀 《成才之路》2014,(20):24-24
做好班主任工作,扮演好朋友、长辈、传道者的角色,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要理解学生、欣赏学生,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每个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尊敬与爱戴,开启信赖之门,走进学生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