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瑴"与"(瑴)"一笔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 "瑴"音jué,双玉谓之瑴.<说文解字·玨部>注曰:"瑴,玨或从(嗀)."<左传·庄公十八年>中云:"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晋杜预注日:"双玉为瑴."唐陆德明释文:"瑴音角.字又作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云>云:"二玉相合曰瑴,此玉常合生故也."<国语·鲁语上>:"(僖)公悦,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三国吴韦昭注:"双玉曰瑴."  相似文献   

2.
在百孔千疮的旧中国,湖北省某农村一个破落知识分子家里还保存着一个书柜,书柜里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一些古典书籍,有<大学>、<中庸>等教科书,有<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小说.一个对人生尚处混沌状态的少年视这个书柜为珍宝,每日盘点着.他刚刚在私塾里受过启蒙教育,读过<三字经>、<千字文>、<学而>(<论语上>),阅读那些大部头的书籍对于他是多么困难.他以逢人"问字"为途径,硬啃着那些骨头,毕竟所得不多.但是"求书若渴"这条根却埋在他的心底.后来,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个少年"问字"的故事,成为乡下的一种美谈,也成为教育青少年爱书、读书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杂家学说的代表作,其中有一篇是专门论说"先识"的.何为"先识"和"先识者"呢?请先看<吕氏春秋·先识>的全文: 先识 一曰: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  相似文献   

4.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参寥子集>提要引吴可<沧海诗话>曰:"……又'诗成暮雨边',秦少游曰:'雨中、雨旁皆不好,只雨边最妙.'"按:吴可<藏海诗话>原文为:"又诗云:'暮雨边.'""成"作"云".今检僧道潜<参寥子诗集>卷二,亦无"诗成暮雨边"之句,惟<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王荆公四首>之二云:"梦幻皆输古竺干,功名何用咤燕然.羡君一棹江南去,碧荠时鱼暮雨边."该诗末句当即吴可<藏海诗话>所谓"暮雨边".<总目>误"云"为"成",令人误认"诗成暮雨边"为一句,中华书局整理本即作如是标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围绕着"孔子诛少正卯"一案,历史上聚讼纷纭.关于此案最早见载于<苟子·宥座>篇:"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杀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日: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日心达而险,二日行僻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相似文献   

6.
刘保全 《新闻实践》2002,(11):31-32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秋初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据从西晋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穆天子传>曰:"天子东游,次于崔梁,曝蠹书于羽陵."郭璞注:"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曝经书."[1]75此后更有七月七日曝衣物图书的节令性习俗风尚.暴书,亦称曝书.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成为图书展览会性质的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收到今年第5期<新闻三昧>,阅读中发现一篇<懒人当不了通讯员>的文章.竟然与我5年前发表在<湖北日报>(2004年10月7日第10版)上的文章同题,仔细对照原文,除了署名"陈连华"以及文末"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外,几乎没有一个字是陈连华的.如此笨拙地一字不落地全文抄袭,实属罕见,让我非常震惊.下午我便给北京<新闻三昧>编辑部打电话,举报了陈的抄袭行为.  相似文献   

9.
一、张三丰考 张三丰,懿州(今湖南芷江县)人,名全,一名君宝,字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行游四方,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当山)结庐修行.关于其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据文献<太岳太和山志>记载:"张三丰,名全一,字玄玄,三丰为其号."<张三丰外传>日:"神仙张三丰,一名君实,一名伸猷,字玄玄,道号昆阳.又称斗蓬,又呼张邋遢.  相似文献   

10.
<梁书·高句骊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主要史料来源是<论衡><魏略><三国志><后汉书><魏书>及两晋、梁代有关资料.经过姚思廉的努力纠正了前史中的一些讹误,完善了<高句丽传>的编纂体例.同时,某些文献的缺失,史料分歧的错误解读,对重要资料的忽视等主客观因素又使<梁书·高句骊传>错误纷然.  相似文献   

11.
冯越 《今传媒》2007,(3):15-15
如果有人和你说,中国清朝末期的妓女赛金花,曾当过美国作家协会主席,你能相信吗?可是,去年11月14日,湖南出版的<潇湘晨报>,在一篇<铁凝该怎样领导中国作协?>的文章里就是这样说的,在作者长平的名字后面还写明了其身份是"<南都周刊>副总编辑".其实,与中国有关、姓名中有个"赛"字、又当过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的人,名叫赛珍珠.  相似文献   

12.
<篆隶万象名义>中出现了大量的"、"号,研究者多释读为"也"字.本文穷尽性地归纳了该符号在<名义>中的四种用法,概括了它们在<名义>中出现的体例,并与同类敦煌写本对比,指出<名义>中的"、"号不能简单地释为"也"字,而是唐写本中常见的省代号,并据此改正了目前研究中对<名义>的此类误读.  相似文献   

13.
慈禧观戏     
一凡 《湖北档案》2009,(8):37-37
慈禧太后虽然头上顶着"老佛爷"的光环,其实骨子里也无非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和普通人相同的爱好--看戏. 慈禧看戏有许多癖好.首先是避讳.慈禧属羊,所以带"羊"字的<变羊记>、<苏武牧羊>、<龙女牧羊>等剧目一律不能唱,唱词中更不准出现"羊"字.<玉堂春>里有一句:"苏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为了避开"羊"字,伶人陈德霖只得改唱:"好比那鱼儿落网有去无还."有一个著名的武生王福寿跟人合伙开了间羊肉铺,本来和唱戏毫无瓜葛,可也照样犯了忌讳,慈禧从此不再赏赐他,吩咐说:"不许给王四(王福寿)赏钱,他天天剐我,我还赏他?"  相似文献   

14.
杂说做杂家     
查<汉语大词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叶圣陶先生曾做过一篇<要做杂家>的文章,就是我查某一词条时意外获知的.文中有曰:"咱们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咱们的知识,做好报道,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15.
翻阅2001年第4期<书屋>杂志,被目录中一篇人物访谈所吸引.该文标题是<关于<杜高档案>的问答>.并不是标题中涉及"档案"两个字而被吸引.说实话,这些年从社会媒体中读到这两个字早已不足为奇,"红色档案"、"兰色档案"、"解密档案",似乎这两个字有神奇的揭秘功效,可以替代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调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篇文章引起笔者关注的是作者李辉.  相似文献   

16.
1943年11月12日,中共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成立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报社由粟裕任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设编辑委员会.创刊号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粟裕同志的<发刊词>."苏中报"三字为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同志题写,<苏中报>忏刊时在东台三仓河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陈梦家先生《尧典为秦官本尚书考》一文以《尚书·尧典》(汉代始有《尚书》之称,故本文于《书》之统称或秦代之《书》皆称《书》,于汉代今古文本称《尚书》,而《尚书》之《尧典》与《舜典》分合问题,陈氏依伏生《今文尚书》"慎徽五典"以下皆属《尧典》而指称,本文亦一并以《尧典》称之)为秦代所改造之官本,其论据总有三端:"一曰十有二州十有二山及十有二牧","二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三曰五载一巡守"。此外,并主《秦誓》为秦代齐地儒生编入。今之  相似文献   

18.
明钟惺、谭元春所辑<古诗归>中,录有武王<几铭>,清周亮工认为铭文"口"字,本是阙文符号,钟、谭为妄改.这是晚明以来批评<诗归>的一个公案.近人王欣夫、钱钟书考订,认为钟、谭<诗归>所录不误;本文从<大戴札记>版本入手,对王、钱的考证,作了较多补证,从而论定<几铭>中"口"字确非阙文,首为阙文之说者,实始周亮工.同时对钱钟书的征引错误,也作了纠正.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重庆晚报>2003年9月5日上的<大足县三驱法庭集体编假案>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2等奖.这篇520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奖项,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它是一篇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短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如下几点写作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时评在国内媒体中"发烧"已久.说实话,我对时评越来越不"感冒",甚至有些讨厌有些时评家喋喋不休地"胡说八道".今年2月6日,发表在<大众日报>一版上的时评<忘家,只为望家>,虽然只有700字,却新意盎然,让人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