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什么是负迁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只要甲乙两个问题相似,便把适用于甲的结论搬到乙身上去,或是把适用于乙的结论栽到甲的身上来.尽管教师对这类错误一再加以订正,过不了多少时间错误依然出现.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教育学、心理学中称作负迁移,它也是迁移中的一种.已学过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叫做迁移,起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正迁移(又称助长性迁移),而起干扰作用的迁移则称为负迁移(又称抑制性迁移). 2 负迁移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危害性 由于负迁移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技能有关,因而年…  相似文献   

2.
袁兴安 《考试周刊》2011,(84):84-85
学习中的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前者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后者对学习起阻碍作用.数学学习应促进正迁移的形成,避免负迁移的干扰.本文分析了负迁移对数学学习的消极影响,总结出防止负迁移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学习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及其组织特征(如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辨别性等)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迁移。如果这种影响起积极、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相反,如果这种影响起干扰、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于爱萍 《化学教与学》2010,(12):24-24,37
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影响的效果来分.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知识迁移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时常发生.可以说。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知识迁移.因为学习任何新的知识时都不可能脱离旧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影响总是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5.
徐桂芳 《青海教育》2008,(11):53-53
学习迁移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不会学习的迁移就容易思维定势,多走弯路,或走进死胡同。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心理学家提出“迁移”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称为“积极迁移”或“正迁移”;反之,则称为“消极迁移”或“负迁移”。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避免知识负迁移的消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过程中,各部分知识或各种技能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不同的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心理学中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迁移.其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多叫做正迁移;反之,叫做负迁移.本文就怎样促进教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正迁移,浅谈一些具体方法,限于篇幅,每  相似文献   

7.
李敏 《早期教育》2007,(1):20-21
迁移,在学习心理学中是指先前习得的知识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新的学习情景中运用并影响新学习的过程。其中,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另外,由于不同学习之间的影响也有促进和干扰之分,所以将起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正迁移;而把起干扰作用的迁移称为负迁移。本文所关注的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正迁移问题,笔者把这种迁移大致分为“外部迁移”和“内部迁移”。前者是指将其它领域活动中的经验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而后者是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教育思想,心理学上称此种现象为迁移.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可能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负迁移.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迁移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如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利用正迁移,学生类比  相似文献   

9.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重要规律,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在化学教学中,要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要素,设置"正迁移"的情境;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习的"正迁移"提供有利条件;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提高"正迁移"能力,同时,要强化变式训练,防止"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对策廖英忠在心理学上,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以后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影响。迁移从作用分,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凡先前已获得的知识对以后学习发生积极影响,起促进作用的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旧知识的正迁移与防...  相似文献   

11.
倪伟平 《教育探索》2000,(10):29-30
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数学思维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凡是数学思维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凡数学思维对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叫做负迁移。 数学思维对学习产生正迁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如习惯性思维对知识的稳步增长和理论体系的巩固完善是不可缺少的。直觉思维对知识的直观洞察力,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组织性、深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数学思维也会对学习产生负迁移。通过对学生理解问题、处理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许多错误源于思维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习…  相似文献   

12.
刘斌 《中学教育》2003,(2):47-48
学习的提高离不开过去的经验 ,每当学习新的知识时 ,都会与先前所学的知识相互联系 ,而后继的学习也不可避免地对以前的学习结果产生影响。为此 ,心理学家提出了“迁移”这一概念 ,并定义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 ,称为积极迁移或正迁移 ;反之 ,若这种影响对学习起抑制作用或干扰作用时 ,则称为消极迁移或负迁移。本文就如何优化教学方法以此促进知识的积极迁移谈几点看法。一、重视概括 ,学会迁移迁移都必须通过“概括”这一思维过程才能实现 ,概括水平愈高 ,迁移就愈容易 ,因此在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重要规律,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在化学教学中.要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要素,设置"正迁移"的情境;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习的"正迁移"提供有利条件;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提高"正迁移"能力,同时,要强化变式训练,防止"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认知理论中,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起促进作用或积极作用,就称为正迁移;相反,如果这种影响是起干扰、抑制作用或消极作用,就称为负迁移。生物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习迁移而实现的,因为积极的、能动的学习迁移,不仅影响学生今天的学习,也影响学生明天的发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尽可能地避免妨碍学习的负迁移,既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15.
早期的学习理论在论及迁移时,一般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一种影响。后来,人们发现后续学习的知识对先前掌握的知识也有影响,因此将迁移的定义重新修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起积极影响的称为正迁移,起消极作用的就是负迁移。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在起作用.此原理称为“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迁移”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在教育心理学中分别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迁移”原理对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将起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理解和产生话语时,时常犯文化方面的言语错误,其根源之一是跨文化负迁移。本文以心理语言学的迁移理论,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探讨跨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教师防止和克服跨文化负迁移对汉语教学的干扰。一、跨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1.从主观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任何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得都要受到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起积极作用的影响称为“正迁移”,起消极作用的影响称为“负迁移”。“跨文化负迁移”,指的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理解和产生话语时,将母语文化…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何凤彩迁移是指学到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依其效果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阻碍、干扰作用。识字教学中,不管是字音教学、字...  相似文献   

19.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两种学习之间的作用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如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对几何中的垂直概念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从数学教育的目的看,应该追求的是正迁移.即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一、迁移的概念所谓迁移,从学习理论上讲,是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故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