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历史源于现实,它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的历史基础知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现实中,让他们去体验历史、感知历史、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2.
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历史认识论乃至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对客观性的涵义进行解释,只有这样,对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在此,笔者选择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做了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审美·创新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从历史的本质发现和挖掘审美精神的内涵.审美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这表现在创新意识潜在的审美精神和它的本质属性,而创新意识是学生审美精神的一种自觉性发挥,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意志品质的历练以及高尚情感的滋养.同时,审美精神对创新意识的现实作用,充分阐明了历史教学中审美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五步教学法简介 1.“情境”: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把学生思绪引入历史、引入教材,把重大史实、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深化思考,易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深化,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闽都福州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其最具代表的一个缩影。三坊七巷奇特的建筑"精"髓、浓烈的闽都"气"息及深厚的文化"神"韵,揭示了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和一些名人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闽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的呈现方式。从它身上折射出福州独具特色的"天.地.人"和谐融合、钟灵毓秀的城市特征和文化性格。通过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诠释、宣传、推介,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与价值认同,激发榕城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史既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分支,又是现代中国人审美人生的一段历程.作为历史,它有谨严客观的特点;作为美的历程,它有艺术的灵动和人性的飞扬.我们不可为了所谓严谨而失去了艺术的美质,也不可为了审美而忘了历史本身.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前者要求实与新,后者要求活与美.实、新,活、美并不是孤立的各个方面.实是基础,新是提高,活是方法,美是灵魂.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的历史.战争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与文明的灾难史.随着冷兵器时代到热核兵器时代的发展,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灾难越来越大.20世纪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忍的世纪.这是一个战争不断的世纪.战争所造成的,或者与战争有关的死亡总人数约为1.87亿.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就爆发了470多起局部战争.战争的手段也从常规武器发展到核武器、生化武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不仅迅速杀死大量人员,还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加剧与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最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源.在美国战争小说中,战争对生态的破坏也成为许多美国战争小说家关注的对象.从多克特罗、薇拉*凯瑟、冯尼格特等作家的战争描写中,我们看到战争如何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8.
论三坊七巷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都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其最具代表的一个缩影.三坊七巷奇特的建筑"精"髓、浓烈的闽都"气"息及深厚的文化"神"韵,揭示了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和一些名人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阑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的呈现方式.从它身上折射出福州独具特色的"天·地·人"和谐融合、钟灵毓秀的城市特征和文化性格.通过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诠释、宣传、推介,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与价值认同,激发榕域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刘家和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通过比较研究来深入探讨中外(主要是中西)古代历史文化内在结构的异同,其学术方法以宏观的史学理论探讨与微观的经史文献考证的结合与互济为基本特色.他认为:在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之间,历史研究方法中文字之学与哲学思考之间、内在理解与客观分析之间、逻辑论证与历史论证之间,比较研究视野中历史的同与异之间、一与多之间、可公度与不可公度之间,有着某种结构和张力关系,历史及历史研究的发展都是在这种关系中实现的;历史研究还要求史家必须秉持对历史的敬意,这敬意内含着尊敬和肃敬两个方面,其间也有着结构和张力关系,只有把握好这种关系,史家的人格才能建立起来,历史研究才能进步.这是他半个多世纪学术研究和思考的理论总结,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在历史研究中的生动体现,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技术·数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数学可以部分地理解为是对数、逻辑、空间和结构的功能和模式的研究.技术发展和数学发展之间的联系贯穿整个历史.无论是以手持还是以计算机操作平台为基础,类似电子制表、动态几何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以及计算机代数系统等技术都提出了关于数学活动本质的问题.在广泛应用新技术以促进数学学习的准备中,有两个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恰当的教学资源的获得.  相似文献   

11.
如何将历史知识准确识记并长久储存大脑,一旦需要用时,能够迅速反映出来,并将其转化为能力?我的做法是:在历史学科的复习时注意把历史知识浓缩、对比、联系、整理.一、浓缩 即抓住课本关键词或将历史知识口诀化.以便于把握它的特性,利于识记.如:“宋齐继、梁承陈、为南朝、都建康;北之魏、分东西、字文周、与高齐”.这样就记住了南北朝朝代的更替,南朝都城和北朝的国姓.又如“梁唐晋继汉周,前冠‘后’为五代,半世纪战未休”三句话便将五代的朝代、特点概括出来.世界现代史德国11月革命经过,可抓住课本中心词:①基尼水兵起义,②柏林11月起义,③艾伯特政府建立,④柏林1月起义,⑤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这样归纳11月革命发展轨迹就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柳林孟门镇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历史悠久,古代曾设县置郡,为一方的中心地区.通过历史资料、实地考证,可以清楚地勾勒出孟门古镇的历史演变,为研究传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文化,开发孟门古镇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四川上古史的帏幕正在揭开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的古蜀国首领.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对四川上古史已感到一片茫然.比李白早四百年的晋代(?),写了部《华阳国志》.这是包括汉中、南中(今云、贵之地)以及巴蜀的地方史.但是,常璩在《序志》中也慨叹:巴、蜀开国的历史,“久远隐没,实多疏略.”在常璩之前,西汉有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有尹贡.三国晋初有来敏、常宽、谯周、陈寿等人都写过四川地方的历史.但对古代巴、蜀的历史也是传闻异辞、被常璩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更加强调个性和提倡创新,培养发展型和创造型的综合人才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宗旨.要想真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构建课堂新模式,寻找教学的突破口.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质疑、通过学生联想使课堂充满历史思想、以及让学生学会求证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本文就从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联想、求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从《通典.卷十五.选举三》的文字上看,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达到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与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它是比较进步、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的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乡贤>的历史叙事既疏离意识形态权力元话语叙事模式,又不同于对历史任意"重写",它的策略是:借助于历史"细节"的挖掘,在被忽略或省略的空白处建立自己的叙事,进而探寻人与历史的纠葛和暧昧关系,重塑人与历史的多副面孔.这个策略选择,一方面使文本充盈了历史现场感,让人们触摸到毛茸茸的历史,走进曾被另一种叙述尘封和遮蔽的幽暗而迷人的历史隧道;另一方面使文本中人物活现出独特的历史性格和文学魅力,使我们今天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成为可能,或者说,它提供给我们今天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的一个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素养的基础上展开的,体现的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体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三个素养的内在意识与外显行为[1]。历史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能有效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对零碎复杂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有较系统和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对他人的历史解释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和论证或提出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在此,笔者尝试以“抗日战争”为例,探讨在对比中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唐书》的历史地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地理志》中,通过比较《新唐书.地理志》与《旧唐书.地理志》在历史地理角度叙述的优劣,从行政区划沿革、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交通地理等方面归纳了《新唐书.地理志》的历史地理学特征,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唐诗研究史上,闻一多对作为历史人物的陈子昂的评价,既承传统研究法之长,又去其短,以纵横结合的方法,在文学史兼思想史的流程中确立陈子昂的历史地位.作为具有现代学术研究意义的是看到陈子昂因"不遇"却又生逢唐之即入鼎盛期所产生的伟大孤独感,将陈子昂的多种气质进行综合研究,又超越人事、世道,从哲学高度发现并强调其"宇宙意识",以昭示陈子昂是即将到来的盛唐之音的先兆.这就不同于20世纪新兴的社会学批评,甚至超越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美学批评,而展示了他一贯坚持的特有的历史-文化综合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