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蚂蚁社会一向被认为是社会合作的典范和楷模,蚂蚁们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而通力合作,而不存在为个体谋私利的现象。但据英国里兹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蚂蚁社会里也充斥着欺骗和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2.
遗传变异特性的异类多种群蚁群优化算法由多种不同寻优机制的蚂蚁群体构成,不同群体之间协同进化优势互补。遗传变异思想的融入,使之能在局部和全局之间达到平衡,从而保有跳离局部最优的能力。在不同数据类型TSP问题上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对某些问题实例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彭文 《百科知识》2003,(7):17-18
麻省理工学院移动机器人实验室里有一个“蚂蚁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台面上,一群小小的“蚂蚁”在爬来爬去寻找食物,它们相互交往,行为与蚂蚁无异,一切都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这些蚂蚁是用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它们不是用腿爬行,而是由电动轮子驱动。每个机器蚂蚁装有一个微处理器,其程序是模仿蚂蚁群体中的真蚂蚁的行为编制的。这些机器蚂蚁被分派了任务——诸如寻找食物(由黄铜标记作为食物)或者玩捉迷藏等游戏。真蚂蚁通过复杂的社会交互作用和协作实现目标,机器蚂蚁则利用红外光束共享行动计划和信息,模仿真蚂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蚁群算法是通过模拟蚂蚁觅食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的启发算法.基于群体的协作与学习,该算法已经成功地解决诸如TSP问题等多种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根据人工蚂蚁所获得解的情况,应用一种选择策略,从而使得算法跳离局部最优解,并采用局部搜索,以获得更好的优化解.通过仿真实验获得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蚁群算法具有较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妍 《科学与文化》2011,(7):2+1+22-F0002,1,22
蚂蚁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昆虫,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亿年前,与远古的恐龙同处一个时代。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蚂蚁约有9000种。蚂蚁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诀就在于它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有组织的群体中。蚂蚁们分工有序,它们一起工作,一起建巢筑穴,以使它们的卵与幼蚁能在其中安全成长。  相似文献   

6.
功能不同和地理分布差异的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区域政策、资源禀赋是不同的,通过文献回顾、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验证了概念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构建了多变量的检验模型。研究发现:不同功能和地理分布的科技园区所提供的区域政策和资源禀赋是有显著差异的,但是科技园区都需要加强园内招商机构的服务质量,其招商服务没有显著性差别。为了提高企业入驻科技因区的动机,科技园所提供的区域政策是入驻企业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功能不同和地理分布差异的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区域政策、资源禀赋是不同的,通过文献回顾、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验证了概念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构建了多变量的检验模型。研究发现:不同功能和地理分布的科技园区所提供的区域政策和资源禀赋是有显著差异的,但是科技园区都需要加强园内招商机构的服务质量,其招商服务没有显著性差别。为了提高企业入驻科技园区的动机,科技园所提供的区域政策是入驻企业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清 《知识窗》2008,(9):48-48
蚂蚁是地球上相当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组织制度高度严密,群体中主要有雄蚁、雌蚁、工蚁和兵蚁。蚂蚁虽然各自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不同,但自觉地各司其职,集体生活井然有序,和和睦睦,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9.
传奇行军蚁     
齐磊  冉浩 《百科知识》2011,(15):54-56
行军蚁是声名显赫的一个蚂蚁类群,这类蚂蚁以雄壮的行军队列而闻名,被看作是终极捕猎者。可以想象,一个拥有2000万士兵的蚂蚁群体如同潮水一般前进时给对手带来的压力,绝大多数动物就只有逃跑的份儿了。有人甚至说,行军蚁能“追上并杀死一切比它们跑得慢的动物”。  相似文献   

10.
林小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I0010-I0010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18日携太空实验样本和一些陈旧设备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为它的第三次空间站送货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11.
分析企业入驻科技园的目的和动机对于大学科技园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证支持。采用能发挥专家隐性知识的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动机的指标体系,从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4个方面,分析了各动机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功能不同和地理分布差异的大学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区域政策、资源禀赋、招商服务是有差异的。其中拥有核心技术、优惠的金融税收政策,丰富的市场资源是企业入驻的主要动机,并进一步为大学科技园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10国联合研制的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已经在太空中安全运行100多天了,整个空间站将在今后5年内建成。这个空间站建好后第一批实验研究项目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3.
太空蚂蚁     
“哥伦比亚”号的殉葬者 2003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了,这是一次“科学研究之旅”。舱内的7名航天员分成两组,日夜不停地进行着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和空间科学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有一项是来自纽约州锡拉丘兹市学生们的“太空蚂蚁”实验。学生们将蚂蚁放到一个称之为“蚂蚁工坊”的容器中,让航天员带到太空,航天员们在太空观察蚂蚁工坊中蚂蚁的行为、筑巢的情况,拍摄下蚂蚁的工作情况,并将这些资料通过航天飞机的通信下行线传给地面的学生。学生进行这项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太空失重环境对蚂蚁的行为和筑巢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 根据1998年4月中俄双方就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与俄罗斯空间局Keldysh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不同重力环境下的两相流流型空间微重力实验,实验获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在距蚁窝同等距离而方向相反的地方放置A、B两堆完全相同的食物,观察蚂蚁去两堆食物中取食的分布情况。最先出发的蚂蚁选择去A堆还是B堆完全是随机的,但是后面的蚂蚁的选择,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行蚂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蚂蚁是群居生物。在睛暖的天气里,它们有时会外出很远寻找食物。从很远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小小的蚂蚁却不会迷路。那么蚂蚁究竟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呢?我们决定通过实验来找到答案。我们对蚂蚁寻路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假设,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中国空间站平台稳定运行,使得在轨设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建立空间站科学实验任务规划模型,基于冗余原则设计最大时间冗余度下的任务规划方案。考虑设备支持、上下行、功率、工时等复杂约束,优化空间科学应用项目的在轨设施规划,得到制约应用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因素。以中国空间站建造期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方向实验项目为例的算例,实验结果表明,规划方案能够实现在轨设施利用率最大化,为在轨资源扩展、上下行能力提升以及地面项目培育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常常会出现对人类很有帮助的机器人。现在美国宇航局要把科幻小说和电影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人小伙伴变成现实,并且让它们在国际空间站替代人类完成一些任务。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有人提出用人形机器人帮助空间站中的宇航员。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现实,因为国际空间站的工作区域是根据人类的活动而设计的,所以,在地球上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各类机器人到了这里可能反而非常累赘,甚至会阻碍宇航员的活动。但是如果真能制造出人形机器人,那么在太空执  相似文献   

19.
一、空间站是实现开发太空资源长远设想的第一步纵观世界航天的发展现状,开发空间资源必将从单纯的信息开发,向信息、材料和能源的综合开发过渡。低轨道的空间站,将为空间信息和空间材料的开发提供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设施。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传统的蚂蚁算法求解的质量,本文对传统的蚁群算法中的信息素进行动态的自适应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蚂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