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寒冷的冬天,总有一些植物不畏惧冰雪和寒风,一如夏季时,生长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难道它们有什么能够抵御严寒的秘密武器?众所周知,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温度  相似文献   

2.
植物經历了一冬的严寒,在暖洋洋的春天,又开始发育活动,新芽綠叶在萌发,給大地带来一片新生的气息。这时,如果天不作美,吹来一陣寒流,植物往往会冻死。为什么植物能經受冬季漫长的严寒,却偏偏受不了春初这么一陣寒冷?这是和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有关的。植物和动物冬眠一样,当寒冷冬季逐步来临时,便会停止或减低它的生殖活动。有的植物体內新陈代謝会发生适应寒冷的变化,首先减少体內多余的水  相似文献   

3.
简令成 《百科知识》2007,(2X):47-48
在寒冷的冬天,总有一些植物不畏惧冰雪和寒风,一如夏季时,生长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难道它们有什么能够抵御严寒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只要一提到磁感应,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导体同磁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感应。但是,作为人类生命,是否也在磁感应?如果说,地球和其它天体,是靠电磁感应成全的,那能否说,电磁感应也是生命的种子和动力?我们知道,无论是动物食用的有机物,还是植物汲取的无机盐,它们的生化过程,都需要温度,都需要光子,都需要磁力对光子的感应。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太阳系的诸多行星上,尽管它们那里也有物质和元素,也有质子和电子,而且也有磁力存在和感应。但是,那里没有生命,因为它们没有光子为其磁力所感应。简单地说,就是它们没有温度的催化…  相似文献   

5.
南极的动物不多,鸟类就更少了。在这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里,能看到鸟儿轻盈地掠过天空,听它们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叫声,那的确是难得的享受。而贼鸥的身影常常就给人这样一种惊喜。贼鸥是南极上空惟一常见的海鸟。它们全身厚厚的羽毛能把南极寒冷的空气和可怕的冰雪袭击挡在身外。贼鸥的嘴与鹰嘴有几分相似,翅膀宽且长,刚劲有力,飞起来很壮观,故而被称为“南极之鹰”。它们不畏严寒、风雨无阻地飞行,有时会一口气飞到南极的终级点——南极点。它们在极点上空自在地飞来飞去,发出欢快的叫声,好像在对其他的鸟儿说:“来吧,飞到这里来吧,这里的风…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许多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能提供免费住宿的豪宅吗?这种赔钱的买卖商家自然不干,但植物却干。圣甲虫投奔"贴心暖房"秋天来临的时候,出没在巴西丛林中的圣甲虫开始感到了寒冷的来临。于是,它们在吃饱喝足后,便本能地开始寻觅温暖的地方歇脚。很快,圣甲虫就找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地方——一个很特别的花房。这个花房就是喜林芋这种植物精心营造的"贴心暖房",这里面的气温要比外面高出约10℃。来到如此温暖的地方,圣甲虫变得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7.
生物的进化     
地球上的生命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陆地有陆地的生物,水中有水中的生物。温热地带有生物,寒冷地带也有生物。所有这些生物是怎么形成的呢?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生物是由无生物发展而来的,生命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而现代的植物、动物和人,是由那些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物逐步发展而来的。自从生命在地球上产生以后,它们就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世界上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我国,这是一个常常有人提到的问题,许多人都回答不出来。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就很容易回答。家鸡的祖先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基本上都是高能耗建筑。因此在北方采暖地区要进行建筑节能必须进行集中供热节能,如何采用有效方法管理供热系统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寒冷的冬天来了,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开空调等方法驱走寒冷,使身体暖和起来。可是,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无法享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它们又是如何应对这寒冷的冬天的呢?尤其是昆虫,冬天之前,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苍蝇和蚊子"嗡嗡"地叫着,蚂蚁在四处爬行,蚱蜢在跳来跳去,蝉在鸣叫……但是,一旦气温开始下降,冬天忽然而至,这些虫子似乎都消失了。当天气变暖时,它们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是不是都很好奇:冬天,它们都到哪儿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看看动植物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吧!  相似文献   

10.
光合作用是植物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能够为植物生长发育、繁衍提供能量与少量养分,进而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将能量传递给动物和人类。植物光合生理很反映了该植物在该地区的生存适应能力,能否在其他物种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植物生产力强弱和作物产量高低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光合作用效率,若深入研究各种外界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和光合作用相应的适应机理,就能够通过人为调节,最大化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有助于促进农林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当今粮食、资源不足和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并非友善得了抑郁症试试金丝桃,感冒发烧了用用松果菊,神经性偏头痛说不准短舌匹菊能帮上大忙,当然最出名的要属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让数百万疟疾患者受益。植物有什么"魔法",竟然能治愈人类的诸多疾病?一个词就能解释——达尔文归纳的"进化"。不要以为植物对我们人类是多么慷慨和充满友善,植物是典型的利他主义者。其实,植物对我们并不友好,有时甚至非常危险,它们的体内藏着真正的毒药。毒药!没错,虽然有些刺耳。  相似文献   

12.
正入冬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身体总会情不自禁地发抖。其实,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如同在高温天气里身体会自动排汗一样。在严寒的天气里,与寒冷战斗并存活下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身体内部的重要区域始终保持在37℃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身体会使出各种"招数",如自发调节体内能  相似文献   

13.
物质是由什么作成的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说过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的科学。要澈底了解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首先就必须弄清楚物质本身的构造:知道它们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是怎样构成的。知道了物质的构造,才能了解物质的性质;因为一种物质的性质,是由它的构造所决定的。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研究它们的变化,才能进一步地掌握它们变化的规律,利用它们来增加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物质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现在知道,所有各  相似文献   

14.
正你能想到的最昂贵的物质是什我们需要100亿年的时间才能生产么?黄金?钻石?它们确实在一克反物质,这么稀有的物质当然候选者之列,但是还有许多物质比是最贵的。而在现实中,我们目前它们要贵得多。比如,理论上说,反能够得到的单位质量最贵的物质物质是最贵的,但是它几乎没法生是锎,每克锎价值2700万美元。产和存储,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天辰 《科学大众》2011,(Z1):10-14
在寒风呼啸的冬天,暖和的大衣、毛衣、围巾等防寒用品必不可少。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和鸟类,体内食物消化会释放出热量来维持体温(这样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体表的热量会大量散失,使体温下降。人类的平均体温是36-37℃,只要稍微下降3℃,人体就会急剧地颤抖,意识变得模糊。如果体温下降到30℃以下的话,甚至会引起死亡。因此我们认识到,为了能保持体温生存下去,防寒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防寒服可穿的野生动物们,是怎样渡过寒冬的呢?居住在极度寒冷的亚寒带和寒带的野生动物,如果没有能抵御严寒的保温能力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下面,我们就以北极熊为例,看看动物们的超强御寒本领吧!  相似文献   

16.
植物和低温     
整个地球上的植物,除了在热帶上生長的以外,到了冬天都会遇到零度以下的低溫,植物必須产生抗寒力,或者用其他的方式,才能渡过冬天。我们不要以为植物在严寒面前是束手無策的。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巧妙的越冬抗寒的方式。象水稻那样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以成熟的种子来渡过冬天的,因为种子是处在休眠狀态,生理活动很微弱,能够忍受寒冷。多数的多年生植物却是把地上部分枯去,用深入土層的地下部分(塊莖、鱗莖、根莖等等)来渡过冬天。木本植物和秋播作物,躲不过严寒的冬天,就靠本身产生的抗寒力来渡过冬天。  相似文献   

17.
植物对寒冷、干旱、水涝和盐碱等胁迫具有一定限度的忍受能力,这种对不良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植物的抗性。在农业生产上,提高作物的抗性,有利于提高作物对逆境的抵抗力,为农业的增产、高产作出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本植物的花粉,给母本植物授粉,所得到的杂种后代具有较高的生命力。这叫混粉授粉。这个方法已广泛地用在作物育种方面。这一个现象给了苏联科学家列别捷夫一个启发:是不是在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是不是能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把有机肥(如饼肥、人粪尿、绿肥、厩肥、堆肥等等)与化肥结合起来施用,如果其他生产措施跟得上,作物就能生长健壮、繁茂,年年“五谷丰登”。这是什么原因呢?有机肥增产的秘密在哪里呢?营养最丰富的“食粮”秘密之一就在于有机肥供结的营养多样而全面。我们知道,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几十种营养元素。其中有些的需要量很大,叫“大量元素”,属于这类的有氮、磷、钾、钙、碳、氢、氧、镁、硫等。另外,有些营养元素,植物需要的并不多,甚至极少,但它们在植物体内起着特殊的作用,这叫“微量元素”,如硼、锌、铜、锰、钼等等。植物对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正红色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植物必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才能生长,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但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像红苋菜、秋海棠、糖萝卜的叶子,它们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呢?原来,这些红色的叶子里也有叶绿素,只是过多的花青素把叶绿素盖住了。如果把这些叶子放在水里加热,叶子就会变成绿色了,因为花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