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迷幻的魔力     
瞿佳 《少年科学》2005,(6):30-35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侵袭,坚决与毒品犯罪活动作斗争。同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也就是常说的国际反毒品日。  相似文献   

4.
周东方  史敏 《现代教学》2015,(Z2):124-127
【设计背景】20世纪80年代开始,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三千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只要毒品还在被滥用一天,我们就不能忘记这个付出无数惨痛代价的誓言:“YES TO LIFE,No To DRUGS.”(爱生命,不吸毒) ——题记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对吸毒人员的统计结果显示,青少年已成为吸毒的主要高危人群。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105万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到了总数的72.2%。其中,16岁以下吸毒人员1万多人,在校学生2000多人。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别推出这个话题,以引起家长朋友对毒品的警觉,与社会一道共同筑起预防毒品牢固的防线。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据国际禁毒署报道:“毒品”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大敌。我国是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目前,我国出现了吸毒低龄化的趋势。寄托着民族未来与希望的青少年正在面临着毒品的威胁。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毒是控制新增吸毒人口的重点,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等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性、成瘾性的药品,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鸦片,通称大烟,是草本植物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经干燥制成的;吗啡是由鸦片经提取制成的白色结晶粉  相似文献   

9.
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国际禁毒特别会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标志着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对付的重大问题。1990年2月20日,联合国召开禁毒会议,通过《全球行动纲领》,宣布1991年至2000年为联合国禁毒10年,号召世界各国在20世纪最后10年里通力合作,打一场全球性和全民性的反毒战争。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吸毒者近5000万。仅在80年代,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10万余人。在20世纪末叶,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已高达5000多亿美元,毒品贸易已成为仅次于军火贸易的全球第二大买卖。(1995年6月24日)国际禁毒日!《…  相似文献   

10.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上每年有二十万人死于吸毒,一千多万人因吸毒而丧失劳动能力,每年全世界在毒品上的消费金额高达一千六百亿美元。毒品,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此同时!随着吸毒者年龄的下降以及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普遍存在,禁毒已成为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严峻问题。为了使人们能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由义乌市婺剧团、公安局、、文化局等单位组成的送戏下乡小组给我校师生带来了现代剧“黑色惊叹号”。该剧以生动的事例、科学的道理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禁毒教育。“黑色惊叹号”一剧讲述了一个名叫何小初的失足…  相似文献   

12.
增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防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 《生物学教学》2001,26(3):40-41
毒品问题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中尤以青少年吸毒呈迅速上升趋势,因而禁毒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全社会都在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利用“6.26”国际禁毒日和“10.26”禁毒日开展宣传活动,尤其强调教育青少年学生保护自己,增强防范毒品侵害的意识。毒品不除,世无宁日;消除毒害,任重道远。笔者特对增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防范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对“毒品”了解多少?“毒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哪些人会染上吸毒的恶习?他们是怎么染上的?吸毒对人体、对身心、对社会的危害体现在哪里?禁毒工作的重要性有多大?一个个疑团将在“和毒品说‘Bye-bye’”主题活动中被解开。  相似文献   

14.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不断地警醒着人们:毒品的发展蔓延,正在日益威胁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据有关单位统计,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达到90.1万人,其中70~80%为35岁以下青少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学生吸毒现象越来越多,全国已达到2万多人。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1,(17):41
编者按:当下,毒品泛滥已成为国际性大灾害。据最近的统计数字,目前全世界毒品贸易额已达数千亿美元,超过石油贸易额。全世界吸毒人数早已超过5000万人,其中不乏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本期我们刊发这一组作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罂粟花变成噬人的毒剂,这对于最早发现并应用鸦片的古希腊人来说,是不可能想象得到的;对于19世纪初从鸦片分离出海洛因的德国医学家泽尔蒂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然而,金钱的魅力却可以改变一切。在利润的驱使下,天使终于变成了恶魔。当今,全球范围的毒品危害已成为人类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毒品犯罪威胁着各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国政府纷纷行动起来:同毒品犯罪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斗争,国际社会的禁毒合作也日益得到加强。1988年,第42届联大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1990年联大特别会议又确定192…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05,(5)
同学们,你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是"国际禁毒日"!在庞大的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达83.6%,其中最小的还不到10岁。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一个个娇小的身影因为毒品而日渐憔悴,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因为毒品而无比苍白。面对无孔不入的"毒品",是强"堵"还是巧"疏"?我们当然会选择后者。党和国家本着对未成年人的高度关怀,提出了"禁毒宣传,要从娃娃抓好"的号召。  相似文献   

18.
6月26日,联合国禁毒署国际禁毒日。这个日子是一次提醒,是一个警钟,它在提醒我们大家一起来认清毒品、远离毒品、抵制毒品,最终让毒品这个人间恶魔远离人群。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最后十年起,吸毒在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界关于吸毒现象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和政策评估为主,且大多从吸毒者个体层面出发,去理解这一成瘾行为获得和戒除的社会机制。本文则尝试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县级建制区层面,究竟哪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区域内毒情的发展趋势。利用公安部禁毒局网络数据终端“禁毒效果评估平台”中“区县信息”板块2006—2008三个年度的相关信息,采用负二项分布模型,以“新增吸毒人口数”这个反映区域毒品流行趋势的高效度指标为因变量,本文对理论假设的多组自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有助于毒情扩散的)风险因素和区域毒品社会控制力度———进行检验。作为以行政区域为分析单位的一个尝试性定量研究,为毒品控制这一研究领域贡献了初步的可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20.
有限度合法化:控制毒品的可能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毒品问题复燃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已广布全国各地。我国控制毒品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的政策并不成功。毒品有限度合法化,指使非医疗和科研用途的有限度毒品成为合法商品,通过严格控制大麻等软毒品的销售主体、销售对象、销售数量,实现滥用毒品非犯罪化,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控制我国的毒品,要继续加强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改变认识上的误区,减少对吸毒人员的歧视与仇视;仿效安置自动售套机做法,提供比较容易获得的注射针具;借鉴荷兰的经验,将大麻等软毒品有限度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