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人们应对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的有力武器,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应对自然风险、自然灾害中成长起来.自从自然界诞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便结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赖于大自然的.一方面,大自然恩惠和养育着人类和人类社会,大自然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最终依托;同时,大自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制约,大自然也在很多情况下会以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的形式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
廉佳 《科技风》2012,(17):219
当代人类幸运地生活在史上最前沿的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建了更丰富、更坚实的基础.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问题和灾难.也就是科技异化问题危及了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削弱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给人类社会现存的文明框架和伦理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解决科技异化问题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生命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它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它是地球表面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有人说,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此话不无道理.虽然,今天人类已经走出了大森林,实现了社会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似乎已与森林无关了.但事实上森林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永远离不开森林环境.那么森林有何奥秘,它对人类社会能有哪些贡献呢?实际上森林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森林的经济贡献;一类是森林的生态贡献.在人类走近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森林的生态系统,它对人类的文明进程至关重要.为了让读者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本文不妨对此作个简要的介绍,以唤起保护森林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1.小小验证码不断发展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场来势汹汹的科技变革。关于验证码,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哪一个? A.人类向计算机提问的图灵测试B.机器提问人类解答的反图灵测试C.人类提问计算机解答的反图灵测试:D.全自动区分计算机和人类的公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至今日.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材料,作为影响人类进程的关键物质基础,一直代表着时代的特征.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创造力极大地提升.新材料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而信息的高度发达,又不断地开发制造出各种新材料.因此,可以说,材料的发展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深入开展人类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全球系统是由全球环境和人类圈构成的统一体;它很可能是研究环境和发展关系的合适框架.深入开展人类圈的研究是揭示现代全球系统本质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人类圈的研究现状,研究人类圈的重大意义,以及目前开展该项研究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日新月异的科技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上一世纪的人类所无法想象的.21世纪的人类,又将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其杀伤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神奇功效几乎人人都曾领教过.它的发现对药物学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以致于人们把青霉素的发现使用列入二十一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贡献.现就其展现给人类的特殊意义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9.
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任务.那么,什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1961年,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母亲的怀抱.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另外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11.
实践生存论作为哲学自觉关注人类生存、强调实践创生性的积极成果,它表征的是人类通过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不断实现和超越自我的生命流程,是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深层解构后的理论成果.实践唯人所独有的,它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践生存就是人的生存,或者说就是生活.实践生存论就是有关人类生存的理论,以它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变迁有其内在的逻辑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然而,人类在使用水的同时,也往往使某些有害的物质进入水体引起水质变坏,甚至无法利用.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和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水污染.  相似文献   

13.
王渝生 《今日科苑》2012,(18):31-34
专家精彩语录:A.马克思说过,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掠夺,自然界都会加倍报复人类。与其说科学是"双刃剑",还不如说人类是"双刃剑",科学是客观真理,它像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给人类带来灾祸。科学本身没有错,关键是人类怎么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B.也就是说,一千年前,中华文  相似文献   

14.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1961年,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母亲的怀抱.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另外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伟林  李树茁  李聪 《资源科学》2013,35(7):1482-1489
生态系统提供了几乎所有的人类福祉要素,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常常忽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关系出发,对国内外关于人类福祉的测度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权衡保护生态与促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人类福祉的多指标测度、科学的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模型构建、弱势群体的生态服务收益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4个方面.最后,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人类福祉的多尺度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分配与消费和生态政策过程参与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关系的框架,并指出分配与消费环节是人类福祉实现的关键,为系统研究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人类一直希望能让计算机理解和合成人类的自然语言,即人类的日常语言,这就是“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人机对话、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汉字的识别,都是自然语言理解关心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目标是让计算机理解和合成自然语言,即教会计算机听话和说话.如果这一核心目标能够达到,人类将从人工翻译、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等大量工作中解放出来,人类也将从计算机理解和合成自然语言的过程中观察到人类心智活动的机制.不少专家曾经估计,实现计算机理解和合成自然语言不会是一个遥远的路程.  相似文献   

17.
技术设计与当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当代哲学批判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技术设计与当代人类生活方式变革图景的内在矛盾,凸显技术设计与当代人类生活方式重构的必要.文章从生活世界、技术编码、价值诉求三个层次敷陈,阐明技术设计与当代人类生活方式重构的根本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8.
础德 《百科知识》2021,(28):24-25
我们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动物都没有更年期.在灵长类动物中,与人类生物关系最亲近的动物是黑猩猩,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5%.雌性黑猩猩没有更年期,它们一直到死亡之前都可以生育,只不过生育力会衰退而已.这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普遍的生育模式,即生育年龄与寿命是一致的.而人类女性到了50岁左右就开始进入更年期,这就意味着将永远失去生育能力.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70多岁,也就是说,女性最后三分之一的人生不能生育.那么,人类更年期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万类生灵从低级到高级构成了一条发展长链,其顶端是绝顶聪明的人类.人类懂得役使动物,并为它们设立学校,加以性格驯化和技能训练,强化它们的特异性优势,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实际上也延伸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任何思考和理论都应该在人类现实社会和人的生存环境之下去寻找切入点.设计伦理的核心词也好,设计伦理之轴心也好,这些与人类生存、生活直接关系的问题,其切入点就更应该现实.设计伦理的理论支点应是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