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农村环境监管主体的缺失是造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农村环境监管主体缺位的立法原因,提出了完善农村环境监管主体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一百年大众传播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随着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人的异化程度和异化方式有新的变化,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大众传播学中"媒介即人的延伸"及"拟态环境"的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大众传播过程中异化的延伸和放大现象,并提出了"拟态(信息)环境生态失衡"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面对且前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构建低碳社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职能.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0%,所以,我国低碳社会的建设,不能缺少农村,甚至,重点就在农村.构建低碳农村是当务之急.但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中,而且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地方政府在低碳农村发展中责任缺位.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责任缺位的表现,分析了缺位的原因,并就如何进行责任补位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一百年大众传播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随着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人的异化程度和异化方式有新的变化,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大众传播学中“媒介即人的延伸”及“拟态环境”的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大众传播过程中异化的延伸和放大现象,并提出了“拟态(信息)环境生态失衡”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近一百年大众传播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随着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人的异化程度和异化方式有新的变化,本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大众传播学中“媒介即人的延伸”及“拟态环境”的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大众传播过程中异化的延伸和放大现象,并提出了“拟态(信息)环境生态失衡”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克服工业文明时代因资本逻辑及其异化劳动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确立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应当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秉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凸显人—自然—社会共生共享的生态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将"生态人"培养作为其教育目的 ,为通向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性的目标图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教育的推进需要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政府部门可以在生态教育的宏观规划、资源投入和监督评价等方面加强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不断完善;环境非政府组织可以在营造大众生态文化、倡导民众参与和弥补政府缺位等方面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8.
农耕文明孕育下的农村教育文化,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日趋边缘化,其生态与秩序甚至出现裂痕,致使农村教育文化出现诸多失范现象:与时令、节气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价值秩序衰落,农村口耳相传的教育叙事断裂以致农村教育口述史断层,传统乡贤衰微和农村的知识人权威中心被消解,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异化为"离农"而非"为农"。农村教育文化的意蕴与旨归应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价值,从共时性维度达到人与周遭谐和,从具身性维度走向人与自我同一,从历时性维度实现人与历史共生。农村教育文化的复归要面向现代教育并扬弃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传承农村教育文脉;倡导由天及人与以人合天并举,让农村教育文化复归自然;整合乡土文化与农村学校课程,促进农村教育文化活态传承;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教育治理,重构农村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海西(福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就是新型的农民,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海西(福建)农村目前从业1220.63万人的劳力中文化教育程度层次低占了87%,这种文化教育素质"严重缺位"的农民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农村社区教育开展和发展可以有效提高福建农村从业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变他们历史性的"素质缺位".目前福建农村社区教育有其名无其实、无其位,尚处于萌芽发育期,要从思想上认识发展福建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从而促进海西(福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使之为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项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事业.具备人文意蕴的生命品性是教育的质素所在,也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前提.智能时代下智能化的现代技术与教育广泛融合,教育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走向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但智能技术依循的机械逻辑和人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理念等使教育面临技术异化及其生命异化的困境.站在生命哲学的视角,教育理应在智能化的发展中聚焦生命的发展而非智能技术的简单应用,重新审视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生命原点,减弱唯理性的技术逻辑对学生生命体验的遮蔽,规避智能技术主导的教学对学生生命自由的钳制,弥合智能技术介入的师生交往中生命情感的缺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堂生态失衡、教学因子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乃至异化的现状,解决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教学模式守旧、学生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强调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构建生态课堂,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并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态教育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教育尚存在缺乏制度设计,教育内容不规范、不系统,以及缺乏法治保障等问题,构建农村生态教育的制度体系,开展法定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及强化公众参与和环境执法是提高农村生态教育效能的法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J.B.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之中.紧密结合劳动异化来分析自然异化;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提出自然异化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使人丧失掉基本的生活要素;力主通过"联合"的道路来消除私有制,进而消除自然异化,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世界观的主要内容.J.B.福斯特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把<共产党宣言>说成是"反生态"的种种误解,强调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理论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形成,这就是: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工具化倾向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形成教育和人的“异化”。为摆脱农村教育工具化价值取向的危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向,只有将工具价值建立在本体价值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统一,方可促进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并不等同于教育“出了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入手,通过比较工人劳动的异化和学生在应试环境中学习活动的异化,认为可以将由分数控制的应试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理解为教育的“异化”,但不宜将教育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异化问题.造成教育异化的原因在于高考的压力,但异化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依然具有片面但也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异化是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马克思异化理论中,教育异化既是指教育对人的异化而阻碍了人的发展,又是指教育失去其本身意义,被人异化为牟利的工具。对教育异化现象进行合理审视,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理性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根本上消解教育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生态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当前,从社会创业生态的整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迷茫与缺位、社会组织对高校创业教育角色的替代、社会传统观念对创业理解存在偏颇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教育环境的优化:校内校外的协同互助、教育形式的完善:重点与多元的并行、教育内容的拓展:自主与集群的结合等方面,完善高校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人仅仅作为教育的对象,致使部分学生能动性和主体性缺失,个性不能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可以看做“人的异化”现象在大学教育中导致的问题.克服大学教育中“人的异化”现象引起的问题,既需要准确把握教育与人的关系,更要实现“大学成人”的价值追求,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赛博空间行为模式的泛化导致了网络环境下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表现出抽象化、弱化和工具化的趋势;人的主体能力不断退化;传统伦理体系面临重构.异化的实质是人的虚拟化导致的主体性迷失和"活动范式"对人的统治.异化蕴涵着复归的契机.只有充分认识到虚拟实体间的约束性并关注人文精神,人才能从异化中复归.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和人之间有着悠久且紧密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而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异化的劳动教育使得人的主体性被遮蔽,无法发挥出劳动教育的应有功能和价值.马克思有关自由的劳动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的主体性意蕴,构建一个主体性充分发扬的自由劳动教育,是解决异化劳动教育问题的可能路径.自由的劳动教育包括形成开放融通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