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4年下半年,北平市政府卫生处(后改名为卫生局)开展了一系列的整顿全市公厕活动。活动计划一是要取缔附近不需要、建筑简陋、有碍交通或观瞻、妨碍附近公共饮水井或饮食店铺等不良公厕,二是要改善环境上确属必要但建筑不良且无防蝇设备的不良公厕,三是要建筑模范公厕,四是要整顿厕捐,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07,(12):46
1934年北平市各救济机关归并改组为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史料;1936年北平市粪商粪夫登记史料;抗战胜利后北平市办理救济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实行免费医疗史料;1952年北京市救济失业工人和贫民史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道路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7,(6):53-53
2007年第二辑共公布了六组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史料1934年北平市筹备栽植行道树史料/孙刚选编城市行道树在美化市容、调节气候以及供市民休憩  相似文献   

4.
史料概览     
《北京档案史料》2014年第3辑内容提要《北京档案史料》2014年第3辑共收入史料7组,均为新公布史料,另有文章2篇。其中新公布的7组档案史料是: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工务局施政报告史料一组(续)/梅佳选编内容提要:1933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训令各省市地方政府,依照中央统计处制订的施政报告格式、实例、项目等要求,按月报送各主管范围内的主要施政成绩。12月,北平市政府训令市府各局处遵行。据此,北平市工务局逐月报送了该局1933年11月至1935年6月的施政成绩报告,共计20个月,是馆藏北平市政府各局处施政报告数量最多、内容最系统完整的一部分。此次公布该局1934年9月至1935年6月的施政成绩报告及相关档案,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的施政成绩报告及相关档案已刊登于2014年第2辑《北京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5.
1936年8月,北平市处理粪便事务所开始对全市所有粪道和公厕进行重新登记,要求在全市粪商全部登记完之后,对进行了登记的粪商发放官制号衣、官制粪具,以号衣和粪具为证进行工作,并且自十二月一日起,旧式粪具一律不准入城。此项登记工作遭到了近三分之二的粪夫和粪商的反对和抵制,并有部分粪夫和粪商举行了抗议游行。为了应对情况,北平市处理粪便事务所制定了招募临时夫役办法,招募临时夫役十八名,以替代那些抵抗登记命令的粪夫的工作。在市卫生、公安当局的弹压下,多数粪商粪夫进行了登记,一些违抗的粪商和粪夫悔过认罚。为进一步推动登记工作,市卫生局商请北平市银行为无力缴费的粪商提供小额贷款。整个登记工作于年底结束。本组史料反映了1936年下半年北平市登记粪道和公厕的工作情况,对了解和研究上个世纪北平市的卫生管理和社会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有关这项工作的来往文书整理公布。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5—1—165、167。[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1934年5月,北平市社会局将所属第一救济院、第二救济院、妇女救济院、第一习艺工厂、第二习艺工厂、乞丐收容所合并,成立了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由龚齐振任院长,统一管理北平的慈善救济事务。下设收容部、第一习艺部(男性)、第二习艺部(女性)、儿童部。本组史料即反映了此次救济机关归并改组这一过程,对于研究当时北平市的慈善救济事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2-1-129,J2—6—88.  相似文献   

7.
1934年,以图强复兴、造就更多合格的体育师资为目的,北平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正式创建,这是北京最早的公立体育学校。北平市立体育专科学校课程设置先进,体育设施完备。在1934—1952年不到20年的生命历程中,共培养了超过300名合格的体育师资人才,对北京乃至中国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史料》2010年第2辑主要刊布了以下几组史料:北平解放后首次工业登记(续二)/梅佳选编内容1949年5月至6月开展的北平市工业企业登记工作分两期进行,《北京档案史料》于2009年第4  相似文献   

9.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着冬季的临近,劫后灾黎的救济刻不容缓。为此,国民政府社会部多次致电北平市社会局,要求北平市社会局积极推进当地善后救济事业的开展。北平市社会局据此要求,采取了扩大举办冬令救济、救助失业劳工、对原有的救济机构进行扩充改组等一系列措施。本组史料即反映了这些方面的概况,对研究北平善后救济措施及当时救济机构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关失业劳工的救济,可参见《北京档案史料》2007年第3辑“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救济失业工人史料”。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2—7—592。[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日伪统治时期北平市经济凋敞,工业不兴,抗战胜利后,许多工厂停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为了稳定必要的社会秩序,在国民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北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去救济失业工人的生活。本组史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北平市失业工人临时救济委员会的有关档案;一是北平市社会局组织消费合作社办理平粜的史料。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2-5-7,J71-1-441、73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史料》2010年第4辑共刊布了1947年北平市筹备参加全国国货展览会、解放初期北京市连环画改造工作、1956年北京市革命老根据地情况调查、1959年北京市女工劳动保护工作、1963年北京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等7组史料。  相似文献   

12.
《北京档案》2007,(4):53-53
2007年第一辑共公布了六组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史料。1930—1936年北平市内外城街巷道路等级及路幅名称/王永芬田尚秀选编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为历代国都所在之地,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存有大量历代刻石与碑版等古迹古物。1936年1月,北平市政府转发内政部关于历史文化碑版等古迹古物应认真保护并拓印的训令,对其所属部门进行调查登记。这组史料包括北平市工务局、北平市管理颐和园事务所和北平市坛庙事务所相关档案材料。现予以公布,供研究者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北京档案史料》2016年第2辑共收入史料5组,均为新公布史料,另有文章1篇. 其中新公布的5组档案史料是: 1936年1月至1937年6月北平市政府统计资料简报/梅佳苗明玉选编 内容提要:1933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训令各省市地方政府,依照中央统计处制订的施政报告格式、实例、项目等要求,按月报送各主管范围内的主要施政成绩.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史料》2006,(3):73-90
东单练兵场,原系东交民巷旧使馆界各国驻军练兵场地,通称东单操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归公有,移交北平市政府管辖。北平市政府拟将东单练兵场地基空地改建为市立体育场,交由工务局、教育局共同计划筹备。1947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北平分会致电北平市政府,称:平市为世界名都,人口众多.学校林立,而全市公共体育场仅有一所,且地处城外,  相似文献   

16.
1933年,袁良任北平市长,励精图治,制定了三年市政发展计划,开始了北京历史上一个市政发展较快的时期。城市行道树在美化市容、调节气候以及供市民休憩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市政事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了市政发展的计划之中。本组史料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市政府技士孙葆琦奉命拟定的《北平市行道树计划书》,对北平栽植行道树的意义、难点及进行之方法、步骤作了详细的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经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在企业全面整顿中整顿科技档案工作的要求,在我市有企业整顿任务的31个局、总公司中,已有30个局、总公司把科技档案工作纳入了企业的全面整顿范围.据29个局级单位所属1,122个企业的统计,1983年至1984年两年全市共验收了903  相似文献   

18.
赵国伟 《北京档案》2018,(5):56-57,59
档案是第一手的史料,无数历史细节通过档案得以呈现.借助档案,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史实被揭示出来. 图中是1930 年上海日新舆地学社出版的《新测实用北平都市全图》其中的一部分,框内原为北洋政府国务院所在地.北平市的地图上竟然出现了河北省政府及其机构,说明当时的河北省省政府就设在北平.河北省政府怎么会设在北平呢?  相似文献   

19.
1934年6月,北平市政府为便于财政局处分房基线余地,训令工务局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及人口密度,调查应行保留房基线余地之街道并列表呈核。工务局就此提出通盘筹划厘定标准,随即着手制定市区干线道路系统计划,拟定一、二等干线,规定一等干线路幅为二十八公尺以上,二等干线路幅为二十公尺以上,并提出对不足干线计划宽度之房基线余地一律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20.
施文 《北京档案》1999,(10):40-41,45
1948年12月13日,党中央任命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第一副书记兼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及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