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何谓悬念?从广播新闻传播角度讲,“悬念”就是指广播新闻采编者通过某种手段引发听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关切心情。那么,广播新闻传播如何利用这种技巧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2.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有着无穷的魅力。广播能够为听众提供声音世界里多姿多彩、美妙动听的各种音乐和音响的享受。广播作品的形象生动离不开丰富的音响素材。对音响的成功运用,历来是优秀广播新闻作品的突出特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更是新闻受众的共同心理,而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3.
季海勤 《视听纵横》2010,(2):106-107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而录音报道则是广播新闻中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在广播新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高质量的录音报道是提高广播新闻质量,提高广播收听效果、吸引更多听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手段。在广播新闻中,录音报道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静 《新闻世界》2013,(9):57-58
广播与电视媒体和报纸等纸质媒体相比,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广播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闻传播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广播必须要注重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这样,才能巩固听众群,吸引更多的听众;才能提高收听率,促进广播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旭 《记者摇篮》2012,(8):24-25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个媒体中,报纸是白纸黑字,读者看一遍不懂,可以反复看,直到看懂为止。而广播电视新闻是靠声音传播的(电视虽然有画面,但观众也要靠耳朵去感知新闻的内容),而声音一听而过,转瞬即逝,容不得听众观众去琢磨,去思考,所以广播电视的记者要想让听众观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就必须用一听就懂的语言写新闻。可是,广播电视的记者常常忽视广播电视"听"的这个特点,不讲究口语化,不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新闻,有些话白纸黑字写出来也不见得看  相似文献   

6.
广播,从其传播介质特征说,是以声音实现传播效果.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突出以话传神、以听动心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聆听有思想的新闻"这样广告式的语言强调其新闻与传播的特征,可见受众不但要"听清楚"新闻,还要从新闻中"听出来"思想,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让受众"听明白"观点.听觉的要求首先是悦耳,其次是赏心,让点睛的话语赏心悦耳,也就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如何做到赏心悦耳,写作时如何考虑让听众"听明白"观点?  相似文献   

7.
广播特点是声音传播,这自然是广播的优势,也是其劣势声音传播的劣势就是声音的易逝性,收听的随意性广播一瞬即逝,不留痕迹而听众靠听觉接收信息,理性色彩较强的评论性稿件听起来很吃力,一旦听众的思维过程落后于信息传递过程,听众的感觉思维记忆就难免陷入混乱,结果是前一句话还没反应过来,后一句话又没跟上思维,下文越听越不明白。可以说如果对广播用声音传播的特点不能扬长避短,自然也就影响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收听效果,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可听性呢?一、选题的贴近性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对受众关注的话题进行深…  相似文献   

8.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而录音报道则是广播新闻中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在广播新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高质量的录音报道是提高广播新闻质量,乃至提高广播收听效果、吸引更多听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录音报道的采制过程中,因为一些问题看似细小而容易被忽视。但是恰恰是这些小问题,很多时候直接影响了录音报道的优劣成败。  相似文献   

9.
许斌 《新闻界》2004,(1):54-54
广播是靠声音符号传播,是一种线性传播,其转瞬即逝和不可逆性是广播的致命弱点,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和挖掘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即运用广播的表现手法,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尽可能地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使声音符号立体的,形象的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得到的声音信息是“可感知”的,也就是让听众获得通常听说的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0.
广播以声音传播新闻,听到、听清、听懂都源于声音的传播,广播电台的记者编辑应该牢记广播新闻稿是"为听而写""为听而编"。根据多年从事广播电台记者的工作经历,笔者体会到广播新闻的编写除了必须符合新闻写作的简洁、明快、生动等一般要求外,还应该在导语的提炼、内容的故事化和信息量的丰富三方面提高稿件标准,从而使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精彩导语"抓住"听众耳朵  相似文献   

11.
广播可以全天直播,随时滚动播出,可以记者连线报道、听众热线互动,这些是报纸、电视难以达到的.广播有着覆盖广、传播快的优势,靠口耳相传的信息很快就能不胫而走.然而,广播主要是靠声音来传播信息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广播自身固有的一些弱点.如何增强广播的生命力,使广播从弱势变为强势,这就要我们在提高节目的可听性上多下点工夫.  相似文献   

12.
黄进 《声屏世界》2017,(2):53-54
广播要想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取得突破,就要采写"有趣"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新颖性贴近听众;采写"有料"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接近性吸引听众;采写"有胆"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打动听众;采写"有用"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服务性黏住听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需求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报道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准确、恰当地在广播新闻中运用音乐元素和技法,能让广播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广播新闻更好听。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感受,谈谈在广播新闻中音乐运用的独特魅力。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扩大传播效果靠语言传递信息的广播新闻,不仅要传播信息,而且要传播美。而音乐是  相似文献   

14.
与报纸、电视的新闻传播手段相比,广播新闻的传播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靠声音传播信息,也主要靠声音来刺激、吸引受众。这就为广播人提出了一个话题:广播新闻应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一、广播新闻应追求“视觉化” 即通过采访,运用音响和写作艺术,想方设法地获取感性的画面,把听众“带进”新闻现场,唤起其思维和想象,进而形成事物的立体感、画面感和活动感,感知事物形象,从而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范劼 《新闻爱好者》2012,(15):80-81
广播由于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收听简便等特点,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很多广播电台都把新闻节目作为龙头节目来吸引听众,由此,广播新闻节目在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播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很多新型新闻平台,如网站、微博等吸引了大量新闻受众。因此也对广播新闻节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吸引广大听众,除了保持原有的传播快捷、生动形象等特点外,还需在栏目设置、节目编排上下大功夫,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增加新闻节目的深  相似文献   

16.
谢薏 《新闻传播》2009,(7):21-21
广播是以声音传播新闻,听到、听清、听懂都源于声音的传播,这就是广播的特性,因此记者采写稿件时应注意广播稿是“为听而写”。根据多年从事广播与电视记者工作的经历,笔者体会到广播新闻的写作除了必须符合新闻写作的简洁、明快、生动等一般要求外.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广播新闻写作的独特要求。一、导语部分要有吸引听众的魅力导语是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广播新闻尤其重要。端午节龙舟赛是龙岩市的传统习惯,每年广播电视都要进行报道。我们知道电视观众能一下子从画面上看到龙舟在你追我赶的场面,  相似文献   

17.
陈蔚 《中国广播》2006,(10):53-54
广播新闻是靠语言线性传播的,稍纵即逝。它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它为听众接受的过程是短暂的。为了扩大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加节目对人的官能的冲击力,广播记者都在刻意追求典型的信息。面对众多的信息,选之不当,就不能为新闻增色,还可能成为垃圾信息。挑选得当,就能扩大传播效果,就可能产生精品。那么,典型信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孟伟 《中国广播》2014,(3):8-11
本文从广播内容传播创新的角度,讨论广播当前和未来的传播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广播重塑权威性,特别是在新闻类节目的开发上,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梳理广播新闻信息的高品质标准;娱乐类产品的开发是市场争夺的焦点,广播遵循声音传播的特性,把短期的娱乐创新节目与长效的经典作品培育相结合;放眼未来把广播平台的商业化动员功能与服务粉丝和做好公益活动并举;广播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需要渗透到节目的制作理念以及节目与听众的深层互动中。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播音是"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的人"。他们的每一次传播活动都是一次创作过程。广播是靠声音来传播,电视靠声音和图像同时传播。广播因为没有图像的支撑,因此,更要求主持人"声情并茂,悦耳动听"。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河南濮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本着"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宗旨,充分发挥广播评论的短、快优势,更好地彰显广播媒体的思想性、权威性,增强了新闻广播宣传的舆论力量。广播宣传是靠声音传达思想的,广播声音一瞬即逝,听众来不及仔细琢磨,因此,广播评论在文风、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写好符合广播特点要求的评论,也就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