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瑞丽 《新闻世界》2007,(6):31-32
“乱伦广告”儿子“求婚”有啥奇怪蒋雯丽说,听到有人质疑广告有悖伦理时,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奇怪”:“我自己就很有体会的,小  相似文献   

2.
吴辉 《新闻记者》2006,(11):37-38
最近.由著名影星蒋雯丽代言的上海家化美加净修护系列产品广告遭到各地网友“炮轰”。该广告片在CCTV-6热播时.因其中有“儿子长大了想娶妈妈”的设计,被指有“乱伦”之嫌。围绕该广告的争论也颇为激烈,有人认为,该广告违背了传统伦理,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了公众视听,应该停止播出;也有人认为,广告片中的孩子天真可爱.童言无忌,情况并不像所批评的那么严重;专家亦指出,网友的言论可以理解,但指其“乱伦”并无根据;厂家则回应说,“绝大多数目标消费者对该广告所表达的无忌童言和母子之爱都有正面和美好的感受…….希望更多的网友以包容、健康、阳光的心态去理解这类广告片”。并表示“尚无停播或全面调整美加净修护系列产品广告的计划”:不过,后来CCTV-6事实上还是停播了美加净这个版本的广告.厂方对停播表示理解.觉得媒体还是要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广告新闻”,应该只有一种,即用新闻形式写的广告。尽管有些论文把它说得学问很深;但我以为无非是广告词写作上的一种改进,“万变不离其宗”,它终究是广告。然而,最近听说了一些报刊对  相似文献   

4.
“曝光新闻”是近十多年来才产生的汉语组合词,目前尚未被国内新闻类工具书所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曝光”的解释是摄影术语,即:使照相胶片或感光纸在一定条件下感光.对“新闻”的释义则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按照汉语词素的解释和人们组合后的引申,“曝光新闻”定义的表述是:对已发生的事实向受众进行新的曝露,或新的揭露.一曝光新闻是解释性新闻和调查性报道派生而来的,也是社会新闻种类之一.在新闻五个W和一个H中,曝光新闻侧重告知受众“为什么”和“怎么样”.即:详尽地说明某一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分析事件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曝光新闻”在时间上,不仅要说明现在,还可追溯过去,也可以推测未来;在地点上.不仅要报道新闻现场,还要涉及到有关地点和将波及到  相似文献   

5.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6,(9):86-86
据8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日前,山东省工商局曝光了10件涉嫌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其中“艾康敏林”在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发布的药品广告称“该药是全国糖尿病健康普及工程惟一指定用药”,并利用多名患作证明,误导消费。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中,能否把新闻与广告等同起来,所谓“广告新闻”是否应该存在,这是新形势下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告新闻”的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获取正确的认识。如果大家留心的话,就会从前一时期的报纸中发现“广告新闻”、或“新闻广告”的字眼,要分析广告新闻,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广告新闻”。《山西日报》84年10月7日的“市场万象”专栏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对广告新闻做了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一些新闻记者热衷于招揽广告业务,为了使广告搭上新闻这辆快车,演变出了所谓“新闻广告”和“广告新闻”这类“两栖新闻”。为了维护新闻在受众心目中客观、公正、真实的地位,有必要划清广告与新闻的界线。应当看到新闻和广告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它们的同一性表现在哪里? 新闻和广告的生命都在于真实。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和广告的立足之本。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广告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商品信息的传播。新闻和广告都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新闻以传播人们未知、需知的社会活动信息为主要对象,以  相似文献   

9.
早上6点半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7点钟听上海台的新闻,是许许多多市民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反映了人们对天下事、国家事的关心。最近发现,在本声的新闻节目与报刊文选节目之间,常夹有几分钟的广告。而这种现象在中央台早新闻之后却从来没有发现过。新闻就是新闻,总共只有半小时的早新闻时间里夹点广告,至少是一种“揩油”行为,浪费了众人珍贵的“黄金时间”。这种“揩油”,短的一分钟,长的二三分钟不等。如果平均每天以2分钟计算,一年就有730分钟,就是使听众少听了12小时的新闻。在战争年代,部队里把伙食的节余叫做“伙食尾子”,而新闻不可能有“新闻尾子”。世界、全国、本市,每天发生的大事很多很多 正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关部门收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克同志的来信,反映报纸大量刊登所谓“新闻广告”问题,认为:一,“新闻广告”实际上是把党报商品化了,虽然也规定有这样那样的附加条件,但从本质看,它是出卖版面,谁出钱就可以大大地为谁鼓吹.二、从分配形式看,报纸本是党和政府花钱办的一项事业,它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1.
某报不久前曾刊发一条新闻,内容为:王某违法出售、出租全自动麻将机,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赌博罪刑事拘留。令人无法理喻的是这家媒体就是这则违法广告的刊载和传播者。更让人尴尬的是,就在这条新闻刊出的当日,这家报纸还赫然打出“出售、出租全自动麻将机”的广告,让这则违法广告狠狠地掌了新闻的嘴,也抽打这家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事实上,当这则违法广告第一次刊出时,就遭到这家媒体工作人员的质疑和广大读者的谴责,但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小事,现在玩麻将成风,全自动麻将机“可减少玩者的‘劳动’,提高玩的‘效率’,登出这样的广告算是‘为市民服务’。但关键还是能“赚”一笔广告费,不能“轻言放弃”,于是大开绿灯,这则违法广告便堂而皇之地经常“亮相”于这家媒体,最终闹出笑话和尴尬。类似的违法广告与新闻“冲突”“相克”的现象并非鲜见。有些广告明明“踩红线”,媒体当事人也明知其违规甚至违法,但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动因”就是经济利益驱动,及至事情闹“大”了才草草收场。违法广告遭查处曝光,媒体刊出的相关新闻与违法广告“打架”,让媒体自身尴尬难堪丢尽了颜面,在读者中失去了权威和信誉,得不偿失。不可否认,广告经营是媒体生存发展的一个基石,但经营应有道,...  相似文献   

12.
《一月谈》登了民会同志的文章,提出“广告新闻化”好,读后很有同感。但我由此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把“广告”与“新闻”调个位置,变成“新闻广告化”,恐怕就不好了。而这正是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一种常见的弊病。新闻广告化,或者有意无意地把新闻写得近似广告,在目前经济报道中是不少的,特别是在商业、市场动态一类新闻中,所见尤多。象有家报纸在报道一家工厂生产××牌护肤霜时,就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中国技术市场报》专刊聘用人员利用批评报道要挟企业,强拉广告的错误行为,受到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报批评。这虽是个案,但并非鲜闻。以曝光要挟索钱要物,变相拉广告,更有以此作交换条件拉关系、办私事者等,不一而论。其实,这种“有偿不闻”实际上就是“有偿新闻”,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警惕。  相似文献   

14.
赵畅 《新闻实践》2011,(7):55-55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方明在天津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禁播广告,以公平的姿态投入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实现做纯新闻的目的。在国外有不播广告的纯新闻电视台,比如日本的NHK纯粹做新闻,不播广告。“最近重庆卫视也宣布不播放广告了,致力打造全国第一个公益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  相似文献   

16.
郝彧 《新闻世界》2012,(5):140-141
在当今的媒体中,越来越多的广告穿上新闻的外衣,让人难辨真伪。广告新闻化的这股歪风正愈刮愈烈。广告新闻化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版面“一体化”,二是形式新闻化,三是内容故事化,四是“专家”忽悠化。广告新闻化危害如下:一是欺骗、误导消费者,二是损害媒体品牌形象,三是阻碍广告行业发展。规范广告发布,构建消费者、广告商、媒体三方面“共赢”的良性互动,才是媒体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来,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出现了大量“广告性新闻”,不但受众对此颇有微词,也给媒体形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保证新闻舆论宣传的正确方向、杜绝“广告性新闻”的出现,也成为社会各界各界面临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被报道单位做广告。凡属新闻报道,新闻单位不得向被报道者收取任何费用,凡收取费用而刊播的,应标明为‘广告’。”这一规定,为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但是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企业在新闻单位做了广告,同时这家企业又创造了先进经验或涌现的突出的好人好事,这些经验或事迹不少内容与广告内容有密切关系或一致,新闻事实与广告事实发生“重合”现象(以下简称“重合”现象)。能不能和怎样宣传上述新闻,让广告与新闻二者宣传内容“重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 最近,社会上一些组织或企业擅自举办“中国名报名刊”、“强势报纸”之类的研讨会、论坛、评比或推荐活动;有的举办所谓的“新闻人才培训班”;有的擅自设立“新闻中介代理机构”,代理各种案件在新闻媒体曝光、承办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从中收取中介费。这些活动,带有明显的商业操作性质。有的“论坛”导向明显背离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这个词在外国新闻学著作中没出现过,是我国新闻界某些人的“创造”,指向被报道者收取报酬的广告宣传性新闻,即“收费新闻”。1984年前后,我国个别新闻单位出现了把广告编写成新闻发表以取得广告客户钱的做法,当时叫做“广告新闻”。对此,我国新闻界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的。1987年11月颁布的《广告管理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