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书”,与教“学”是一回事吗?也许您觉得这个问题可笑。的确,它们在常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在这里我要提出另外一种看法:教“书”与教“学”是人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所谓的教“书”,就是指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教“学刀则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给祖国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显然,单凭教书——啃课本,不可能达到目标。我们对教师的恳切希望是: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特别是对大学生,更应当着重抓好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名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这个题目中的“教”字,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要读作jiāo,就是教书的“教”,与教(jiào)师的“教”读音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对前者的解释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所举例子是:“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世界上有许多知识和技能技巧可以传授,而有些东西却很难教———注意,我说的是很难,而不是不能。譬如作文,教起来就很难,教者只能提供某种启发或一些能促发感悟的东西,却无法指出为什么必须这样或必须那样,即教者要有所教也要有所不教。个中微妙之处,须细细揣摩与体味。显然,它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技术可传…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师的教是暂时的,学生的学是长期的。我们要着力于为了不教。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教师)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要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要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造他自己。"又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言辞启迪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满足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老习惯,使得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一个好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能获取知识的本领;一个好学生,不是一辈子靠教师教,不仅要牢固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自学的本领;这样他的知识才不能不断增加,不断丰富。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教态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项指标,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刚步入教坛的新秀,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教态对立起来。君不见,有人趿着拖鞋、端着茶杯,悠然走进教室;有人口叼香烟,无教案无教本,若不是手中的两支粉笔,真让人难以想象是为人师表的老师;有些人漫不经心地处理教学故障,只欣赏一味的讲解。究其实质,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态跟教学的关系。他们或认为教态是“紧箍咒”,束缚着知识的传授,影响自身的创造力;或认为教态是细枝末节,无需重视。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其理由有三:一、知识必须以一定的载体来传授,或动作,或表情,或语言。二、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必须有适度的举止仪表。三、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素  相似文献   

8.
正何谓教师?《新华字典》作了如下解释:"教"即传授、指导、教诲之意;"师"即传授知识技能的人,引申为榜样之意。综合二字的含义,我认为,所谓教师就是指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同时融合教诲、指导、榜样之作用的人。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导做人,因此,师德是教育之魂,师能是发展之本。具体来说,一位良师既要有为人师表、敬业乐业、关爱学生、勤廉执教  相似文献   

9.
<正>教无定法,早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并为之所探究的。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告诉我: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环节——知识的传授性、知识的拓展性和思想的渗透性,是我们教学中可以尝试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一、知识的传授性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知识仅靠课堂是教不完的,也是学不完的。要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着重于学生知识方法的传授,变老师的传授知识为学生运用老师传授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去学习。但怎样才能做到呢?首先在备课上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对待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我认为应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传授知识的技能,把学生教懂。学生做作业的能力,是教与学的结合,它不仅反映学生学得怎样,同时也反映教师教得怎样。实践证明:没有学懂,是完不成作业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非  相似文献   

11.
<正>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强调:"教师做‘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不仅要传授数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知识,还要传授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东西,在美术教育课堂中也是一样的。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时也要教学生德育方面的内容,文章介绍了笔者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要上得一清如水,切不可“糊”,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心中须一清二楚。课要上得情趣横溢,切不可干瘪无味,冷若冰霜。课要上得能者为师,切不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是“发光体”。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决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的转变;二是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学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终身教育转变;三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实现由教到学,教对学适应的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起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特点,并以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一年级一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为例呈现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理念,即教学生而不是教课程,强调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师范生各种从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学生既是教师的教学对象,又是合作者,师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完整、准确无误地传授知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要以教材为“本”,将学生引入学习之门,引上方法之路,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现结合小语教材阅读课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示范引导,传授学法学生学法的形成,常受教师教法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负责人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些论断充分说明。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寻求知识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1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莫把学校变成教校”,意思是说,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不能只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然而,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工作,继承“教校”传统模式的却为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辛辛苦苦地传、授、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听、抄、记,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更受到压抑。这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的。诚然,“学”离不开“教”。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学生获取知识,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但是,教是为了促进学。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由"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我从思想上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