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校园化是物质化和精神化的整合,当前,高校校园化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对人才培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发挥了重要的、独特的作用。但同时,其建设与发展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网络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挑战,据此,应加强校园化品牌的建设,大力弘扬人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加强网络化的建设与管理,注重整合校园化诸要素,达到整体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化是人的智力和体力作用过的东西,即“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总和”。校园化是存在于校园的化现象。我们认为,校园化按其质态,可以分为物质化、行为化、制度化和精神化四个层面,并按相互间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以精神化为核心,向外依次是制度化、行为化和物质化的同心圆结构。校园化建设应该依据校园化的结构来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章从校园化精神的本质含义出发,分别在理想信念、创新人才、协作精神、民族化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塑造知识经济时代校园化精神的问题。提出了作为校园化建设的灵魂,校园化精神的塑造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简论校园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校园精神的含义,功能和特征。校园精神是校园化的精华,能否提炼出的师生员工所广泛同并转化为自觉行为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校园精神,是检验校园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校园精神的五个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规范了校园化建设,校园精神的七个特征提示我们更要注重精神化的开掘,注重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校园化的内容、特征和主要功能来认识师范院校校园化建设对创建“明校园”的重要推动作用。高校校园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物质化、组织制度化和学校精神化。其具有三个突出的功能:(一)开发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科学化素质的功能;(二)渲泄情绪,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结合过去师范院校开展校园化活动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校园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化的品位,把校园化建设纳入“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系统工程中,努力做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立足实际,及早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校园化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培养。在此过程中,校园化能起到陶冶情感、磨练意志、激发兴趣、发展想象力、培养优良品质、丰富感性经验等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开发校园化.以制度化规范学生,以精神化熏陶学生,以物质化启迪学生,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卢惠余  崔美华 《教育探索》2002,(11):104-105
校园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能为全体成员普遍认可并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按照基不同的表现形态和作用方式,分为物质化、制度化和精神化三个方面;它们分工协作,全面实施,共同创建校园化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园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深入了解校园化的内涵,明确其地位和作用,正确地处理好校园化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对于增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校园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精神作为学校理念形象的反映。是校园化的核心和灵魂。注重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校园精神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在剖析和阐述校园精神的涵义、功能、特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成立的闽江学院现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校园精神塑造途径,并强调在塑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化精神的失落导致校园不健康的、消极的与先进化前进方向相背离的各种思想观念的滋生蔓延,极大地影响了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接受。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大学化精神和理想性、高尚性、批判性、学术性等特质,使大学成为培养新世纪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阵地。  相似文献   

11.
论点     
《职业教育研究》2005,(6):54-54
“大学化”或更确切地讲大学的校园化是社会化的子集,是依附在大学这一特定载体上的社会化。由于“化”概念的不确定性,教育界对大学(校园)化的理解也有诸多解释,一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化;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施等构成的环境化。大学校园化主要指精神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构筑和推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应将宿舍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努力培育和塑造健康向上的宿舍精神,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化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在宿舍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整体推进校园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化、流行化、网络化在丰富校园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先进的高校化,对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英 《青海教育》2006,(1):23-23
“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是师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在整个精神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而集教育、学术、化功能于一体的学校图书馆,更是责无旁贷地要为建设好校园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师范院校校园化是千百万师生为学为师创造性实践的产物。总结丰富多姿的校园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和发展其深刻的内涵:以人为本的精神化;“有意设计,无意灌输”的物质化;从规范要形象的行为化;从监督到自觉的制度化;由开放到创新的管理化。  相似文献   

16.
肖川 《青年教师》2004,(9):42-42
校园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校园化渗透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系、校园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化能在无形中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和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发展,从而为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17.
学校化是指学校主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及其行为方式。学校化作为一种特有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物质化、制度化和精神化三个层面,涵盖了校园建筑、景点、人际关系、规章制度、校风、校训、校标等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8.
校园化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它表明一个学校的独特的风格和精神,在高等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高师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校园化对其健康成长的影响尤为重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化氛围,培值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化精神,高师院校才能形成独特的校风、学风,高师学生才能重铸师范人格,激活创造潜能,并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校园化是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就要不断创建与时俱进的校园化、具体来讲包括:浓厚的科研学术化、幽雅的物质环境化、活跃的学生活动化、高尚的道德精神化。  相似文献   

20.
校园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因此,校园化既是一种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