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应用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强大的管理、去重和排序功能,统计了2006年国际著名检索工具SCIE、EI、ISTP中收录的以中国地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的学术论文数,总计552篇(绝对篇数为444篇),并对这些论文在各院系分布与排名情况、论文绝对篇数在3篇以上(含3篇)的作者分布情况及论文在SCI期刊源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6~2010年《作物学报》载文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学报》是作物科学领域的领衔期刊,分析其载文被引情况可以了解该刊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该刊2006~2010年5年间的被引用情况,从被引论文篇数、篇均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代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和引用期刊及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本刊和农学类期刊的编辑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3~2008年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解国内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只统计第一作者机构)、基金资助情况、论文主题分布及论文类别分布等,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2003-2008年眼科学被引论文7 652篇,其中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10,包括自引)191篇,利用EXCEL 2003对这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 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在2003-2006年依次为91篇、63篇、36篇和1篇;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73篇、《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7篇、《国际眼科杂志》21篇、《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7篇、《中华眼底病杂志》15篇、《眼科新进展》10篇、《眼科》9篇、《眼科研究》6篇等; 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合著人数占前3位的分别为4人、3人和1人; 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机构分布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2004~2008年我国情报专题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4~2008年国内情报专题研究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2004~2008年情报专题研究被引论文共1 479篇,总被引频次为4 799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24.利用普辅斯定律(N=0.749×√nmax)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44次,nmax=44,确定被引频次≥5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共299篇,被引频次是2 687,其中被引用≥20次的论文共16篇.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期刊依次为<情报杂志>(40篇)、<现代情报>(32篇)、<情报科学>(31篇)、<情报学报>(24篇)、<情报理论与实践>(24篇)等.对299篇的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年代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炳华  刘江龙 《现代情报》2013,33(10):115-119
基于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选取13所民族院校图书馆作为统计源(统计时间2012年7月底),对十年来(2002-2011)核心期刊发文、高产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被引篇数、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值分布、高频被引论文和高频被引作者这9项指标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13所民族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广大作者投稿和各骨科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9月21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12种中文骨科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50篇的论文 (共计427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骨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栏目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结果显示: 427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华骨科杂志》有231篇,《中华创伤杂志》有46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有41篇等。高被引论文发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年至2002年,每年均超过30篇。427篇高被引论文的合作人数排名前5位的是1人、5人、3人、4人、2人,所占比例为76.2%。有5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8位。有10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1家。临床研究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54.4%;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6.9%。仅有43篇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7.
针对<物理学报>论文引用中存在的"努道普效应",即学术声望较低的非211高校作者的论文被引篇数百分比和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学术声望较高的211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本文从论文投稿、审稿以及论文引用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重要启示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在WoS数据库被引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情况,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和《中国编辑》等7种CSSCI来源期刊被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7种期刊被WoS数据库引用论文共162篇,主要分布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05篇)和《编辑学报》(45篇),其他期刊被引论文极少。对162篇论文的时间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及论文主题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情报科学》2012,(8):1227-1231,1241
通过对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了北京大学等10所985工程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统计源(统计时间2011年7月底),对这10所高校图书馆1981-2010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发文、基金论文发文、被引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量、H值分布、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和高频被引作者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应排名计算出相应的科研实力积分,从而揭示了我国10所985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2—2014年F5000中农业科学类论文的来源及作者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筛选2012—2014年入选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通过中国知网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完善,利用EXCEL2007对论文的来源及作者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选出829篇论文,来自188家单位,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23家高产单位共产出530篇。该类论文主要发表于少数知名度较高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北京和江苏产出的论文篇数远大于其他省区。论文的合著率为97.47%,合作度为4.999,20~30岁的硕士、博士作者是其核心作者群体。【结论】明确了2012—2014年F5000中农业科学类论文的来源和作者概况,为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同仁组约高水平研究论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梁立明  刘炜 《科学学研究》2009,27(5):704-710
 努道普效应指的是在声望较低或边远地区机构中任职的科学家获得了多于他们显然应该得到的承认,该效应是罕见的。相对于211高校,非211高校属于声望较低的机构。在对2002-2007年由单一高校作者发表在《物理学报》上的3010篇论文作引文分析时发现,非211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无论是被引篇数百分比还是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211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这是典型的努道普效应。我们引进努道普指数测量努道普效应,并尝试从作者自引、同校引用及引文频次分布等几个方面分析努道普效应产生的原因。对后继研究揭开尚余谜团也提出了三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的258篇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年代、核心期刊收录分布、期刊分布、作者情况、论文基金支持分布、论文被引用分布、论文高频关键词与年度增长趋势分布等进行分析,确定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与核心期刊以及近10年来各年度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现状,发现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NHC)通报的医学学术不端论文情况,探讨医学学术不端论文的有效防范对策。【方法】以2021年6月3日至12月31日NHC通报的309篇医学学术不端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作者特征(职称、科室、工作单位、署名作者数)、论文特征(发表与撤回时间、被引用情况)、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09篇学术不端论文共有署名作者1378位,被通报作者数为1019位,共计被通报1168人次。除不知情作者(36位)外,有174位署名作者未被工作单位通报处罚。1019位被通报作者中,69.08%的作者工作单位在山东;81.24%的作者拥有中级或副高级职称;医师与护师分别占84.09%与11.49%;骨科领域作者最多(占7.85%)。(2)截至2022年1月31日,309篇学术不端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13.6次;有撤回声明并注明撤回日期的论文有201篇,撤回后其新增被引频次平均为3.9次/篇。仅30篇(14.93%)论文撤回后未再被引用。(3)论文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数据造假(162篇,52.43%),第三方代写、代投或买卖论文(138篇,44.66%),编造研究过程(101篇,32.69%),不当署名(74篇,23.95%)与图片造假(31篇,10.32%)。【结论】NHC通报的医学学术不端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数据造假,第三方代写、代投或买卖论文,编造研究过程;部分作者存在多次学术不端行为。我国医学学术不端论文防范与医学科研诚信建设任重道远,国家层面、医学科研机构、国内医学期刊等需要携手共筑抵抗医学学术不端行为的围墙,维护学术道德、净化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方法】 整理并分析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国家分布、合作情况、基金资助、机构分布、热点主题词等信息。【结果】 184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分布在18种SCI眼科学期刊上,其中Ophthalmology发表论文数最高(99篇);大多数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具有多位作者、多个机构及国家合作和多项基金资助的特征;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国别排名前3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作者发表高被引论文4篇;高被引论文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的眼科机构。目前全球眼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视网膜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变性。【结论】 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有利于国内期刊编辑了解当前全球眼科学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也为国内眼科学者的科研选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1999~2008年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了《中华疾病控制杂志》1999~2008年论文的被引情况,对该刊的被引篇数、被引文献的年限分布、被引文献的作者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高频被引(被引7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了词频分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反映了《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为制定进一步提高该刊学术水平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从1998年至2004年共7个统计年的数据,从历时法引文分析的角度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被引文献数量、被引次数-篇数分布、被引半衰期、影响因子、引用期刊、被引次数最多的单篇论文、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等进行计量分析。初步勾勒出该刊的文献指标特征,认为该刊专业性强,文献被利用速度快,学术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有代表性的《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和《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第1期发表的所有论文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论文标注的基金资助情况存在的问题。发现这些杂志发表的157篇论文中,有64篇论文(40.8%)标注受基金资助,包括55篇研究性论文,5篇综述类文章、1篇述评类文章和3篇病例报告类文章;有19、8、4和1篇文章分别标明受2、3、4和5种基金资助;有5和2篇文章分别标明受同一基金的2和3种不同项目资助。结果表明,部分医学论文的作者在发表论文时,可能存在人为多标基金资助项目的情况。提示医学期刊编辑有必要提醒作者在论文发表时,要实事求是地标注基金资助情况,减少基金资助项目标注的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8.
侯长来 《现代情报》2004,24(12):215-216
依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对其中1990~1999已发表论文进行了收缟与整合。并列出全国各地区逐年论文篇教数据表,对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全国各地区发表论文的10年的总篇数、年平均篇教、年平均篇教全国排序位次、年平均篇教占全国百分比,绘制了各地区逐年全国排序分布图,并依变化特征进行了地区分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5种教育学SSCI收录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1998—2016年被引频次排名前9.9%的1897篇论文和排名前0.1%的160篇论文,从论文发表年份、研究国别、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领域、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国际教育学排名前9.9%和前0.1%的高被引论文篇数分别在发表后6年和13年趋于稳定。国际机构合作紧密(网络密度为0.005),作者合作率不断提高(89.74%),其中美、英等国家高被引论文篇数最多。高被引论文来自教育学及与之交叉的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16个领域,重视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学科教育研究,以及学习者视角、内驱力、新型学习环境中的教与学等研究。【结论】 我国教育学期刊应优化布局,多元发展;均衡稿件研究类型,推动范式转型;丰富媒体传播内容,荐读前沿文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稻科学》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给编辑组稿和作者投稿提供依据,分析了《中国水稻科学》2000~2009年发表两年后零被引用论文的年度间数量变化、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学科分布、栏目、页码、期号等信息.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稻科学》发表两年后零被引用论文比例最高为1992年的68.6%,最低为2006年的8.1%,大体上呈下降趋势,网络快速发展后,即2004年后保持在10%左右;《中国水稻科学》刊发的主流学科的论文的零被引篇数相应也较多;不同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零被引比例波动较大(5.7%~100.0%),中国水稻研究所等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农业科研单位的论文,零被引比例较低;综述类文章的零被引比例较低、研究简报的零被引比例较高;另外,后半年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篇数较多.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的在发表多年后的总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也较低,大多低于平均水平,仅有极个别论文下载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