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曾画过这么一幅漫画:一个泥匠在捏泥人,捏出来的泥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图的右上角写着"教育"二字。这幅漫画用灰谐主动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令我想起了这么一个俏皮的玩笑和比喻——千人一面出自同一模子。由此可见,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因为,  相似文献   

2.
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 ,题目是《画说教育》。画面上 ,一个表情默然的人 ,在支起的木板上 ,用同一个模子 ,一个接一个地制造“泥人” ,木板的一端已摆放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泥人” ,另一端还有很大的一堆泥在等待着被“加工、制造”。一个多么俏皮的玩笑和比喻 ,千人一面出自同一个模子 ,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现状 ?丰子恺先生没有说 ,他用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思考。多少年来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 ,缺少变革。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  相似文献   

3.
很久以前一画家、教育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常常让我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画面上一双无情的大手,把一个个秉性各异的孩子往预先做好的模子里按,画中的孩子显然是不适合教师定制的这个模子,尽管两条腿已经被按进模子里,但他上半身却不肯往下蹲,伸出两只无援的小手可怜巴巴地嚎啕大哭。这幅漫画讥讽了仍在风行的一种粗劣而残忍的教育。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高喊了许多年,但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大多时候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着不应该做的事,把个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割裂开,把健全的人格同驯服的工具等同起来。尤其是在班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干这种“做泥人”的蠢事了。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  相似文献   

5.
漫画四重奏     
奏★☆你瞧!图上的林林这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什么事让林林有截然不同的两副表情呢?别急别急!富有想像力的小作者们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答案,快看漫画四重奏!漫画四重漫画重奏1 上午美术课时林林睡觉,老师将他叫醒,让林林画刚才讲的内容,林林不知道应该画什么。林林回到家,爸爸已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得知林林上课睡觉的事情。于是爸爸批评他:“你居然敢上课睡觉?!”“可老师不仅没批评我,还向我道歉呢。”“说谎!!!”爸爸说。“我没撒谎,老师说:‘林林,很对不起。我打扰了你的美梦。’”林林得意地说。●(030001)山西省实验小学五(4)班●李瞳…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 ,我在一本书上偶然看到一幅漫画 ,上半部分画着一位手拿“开学”二字长片的老师 ,他的学生的脑袋夸张似地画成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多边形 ,形态各异 ;下半部分是老师手捧一张上面写“毕业”二字的纸片 ,此时的学生们 ,脑袋则清一色的变成了圆形。这幅漫画显然是揭示目前某些学校教育弊端的。学生刚入学校时自然是个性不一样 ,兴致各异 ,但是 3年的校园生活 ,使学生变得像一个模子里弄出来似的。为什么呢 ?这就是这幅漫画所要让读者深思的问题。青少年善于思考 ,爱幻想 ,最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正是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每个青少…  相似文献   

7.
无意间看到丰子恺的漫画——《某种教师》和《某种教育》。《某种教师》,画中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手背在身后,脑袋被画成留声机的样子;《某种教育》,一双大手正把一个孩子当泥巴往模子里按。泥巴无知、无觉、无思想,捏出来的玩偶一个个都按捏制者的意图傻乎乎地笑着。可孩子不同于泥巴,所以他又哭又喊又挣扎。画家还在孩子脸上点了几滴墨,想来当是眼泪。这是丰子恺在解放前画过的关于教育的漫画,六十多年过去,今日阅之不但没有陌生感,反  相似文献   

8.
中外漫画     
●“撑杆”跳●污染中外漫画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从写作的内容入手 ,提高作文的教学实效。1 读懂画意。2 能根据两幅连环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并写出画意。3 通过写画 ,使学生受到教育。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题为“早出晚归”的两幅连环漫画 ,然后把画面内外的意思写出来。三、教学程序(一)音乐与赏画结合 ,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材料。1 听乐、赏画。(1)导入 :教师播放鸟儿欢快鸣叫的优美乐曲 ,启发学生想象 ,小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鸣叫。(2)在学生回答的同时 ,教师快速勾画出第一幅漫画“鸟儿早出”图。(3)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把“画”说具体…  相似文献   

10.
一、习作内容 :读漫画 ,说漫画 ,写漫画。二、训练目的要求 :1 初步学习观察多幅漫画。2 能读懂多幅画画意。3 能根据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 ,并说写。4 受到“做事不马虎、自己的事自己做、走在时间前面”等方面的教育。三、作前准备 :1 打破秧田式坐位法 ,课桌椅按“矩形”摆放 ,便于课内小组讨论。2 绘制四幅连环漫画挂图。四、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创设交际话题 ,铺垫读画主旨早晨起床时 ,是自己起床还是家长帮助?起床后 ,家长会帮助你做些什么事?假如有一天早晨你起床晚了 ,马上要到上学的时间了 ,你会遇到哪些别扭(不顺)…  相似文献   

11.
漫画这个画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名称。在西方,称之为讽刺画、卡通、幽默画和滑稽画。在我国,1925年前,人们称之为讽画、讽刺画、讽喻画、讽字谐画等,1925年,前辈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有独特风格的画连载在《学周刊》杂志上,主编郑振铎代为定名《丰子恺漫画》,“漫画”一词在我国才正式出现。“漫画”包含着“随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是我国漫画的创始人。1925年,郑振铎通过胡愈之向丰子恺索小画,并给这些“小画”冠以“漫画”的题头发表在由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自此中国才有了漫画这一画种和名称。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才能画出“有特色”或是“有个性”的漫画呢?从某个方面来说,我想其实就是画出“你”自己喜欢的漫画吧。我觉得,每个人应该都是有可能画出“有个性”的漫画来的。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莫“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莫“过度”柴洪涛什么是“过度教育”有人画了一幅寓意十分深刻的漫画:画面的中心是一个穿戴异常、趾高气扬的独生子,在他的周围,爸爸、妈妈、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等为他忙得不亦乐乎.漫画题为《“小太阳”和“卫星”》.这幅漫画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1课《五四爱国运动》[0049]揭露工人受剥削压迫的漫画(见教材)[0050]共去厌物 ,道路平坦●《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2课《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0年12月 ,上海的《申报》发表了一幅钱病鹤漫画 ,画中的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枯树连根拔起 ,枯树上写着“军阀”二字。这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军阀混战恨之入骨、渴望早日结束这种局面的心情。因此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打倒军阀”列入党的最低纲领 ,正代表着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0048]民气一致之效果●《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1课《…  相似文献   

16.
偶然在杂志上看到漫画《模子》,讥讽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试图用“标准化”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产品。诚然,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必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我想,这只能是学生的悲哀、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漫画”这个词是从日本引入中国的。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编者注明这是漫画。这是中国最早被称之为“漫画”的美术作品。“漫画”到底是啥呢?有不少说法,请看:漫画大师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的描法》,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辞海》这样解释:“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漫画     
丰子恺与《子恺漫画》 丰子恺 (1898- 1975)自谓要“沟通文学及绘画的关系”。其抒情漫画造型简括,画风朴实。 在中国现代漫画史上,《子恺漫画》是我国第一部漫画家的作品专集。从此以后,以前的谐画、滑稽画、讽刺画、笑画等等名目,渐次为“漫画”二字所取代。《子恺漫画》奠定了丰子恺在中国现代漫画史和抒情漫画方面的突出地位。   朱自清说,子恺的一幅幅漫画,“有如一首首小诗”,欣赏着它,就像吃橄榄似的,越嚼越有味儿。而俞平伯先生的评赞就更显出一些理论色彩:子恺的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它“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  相似文献   

19.
总目录     
●言论●再创甘肃教育新辉煌本刊编辑部(1—2·4)崇尚科学拒绝邪教本刊编辑部(3·1)认真学习《决定》贯彻落实《决定》仲华(9·1)●卷首语●陇头泉———《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15周年咏怀冯国荣(4·1)残强人颂歌(排律)冯国荣(5·1)充满希望的田野———职教、成教“十五”展望冯国荣(6·1)沁园春———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志庆冯国荣(7—8·1)教师节漫兴邓伯言(10·1)咏学校艺术教育(排律)冯国荣(11·1)七律二首中国期刊展冯国荣(12·1)●教育大视角甘肃省教育事业“十五”计划(要点)…  相似文献   

20.
●引子听说校园正在被一股强烈的外来冲击波骚扰。男生们扎成一堆,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着到底是龙马帅还是手冢酷。进了女儿国,只听她们唧唧喳喳地炫耀:“这可是我新买的‘凯蒂’发夹,漂亮吧!”“哪有?还是我的‘小新’手套比较可爱……”●正文美术老师急报:香港漫画告急!台湾漫画告急!大陆漫画告急!总之,中国上下,漫画告急!!(注:不是供不应求,而是销不动)这股冲击波到底出自何方呢?“你们这些小孩子啊,唉!整天只知道迷恋日本漫画……”美术老师痛心疾首。原来这股冲击波来自素有“人多地狭”之称的小岛国——日本。“日本漫画是很不错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