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30年代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现代派代表着一段追求“纯诗”的文艺思潮。虽然该派从形成到衰落不过五、六年时间,却形成了一支促使新诗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40年代的“九叶诗人”和新时期的青年诗人,都是从现代派诗作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营养,因此说,现代派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派诗歌既不同于“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又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和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风大异其趣,其审美特质在于它是古典意境与现代意识的统一,是中国历史沉淀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现代主义审美倾向的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峥嵘岁月。在中国新诗史上.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而在30年代中期蔚然成风的现代派诗歌.以它独特的贡献和作用。在新诗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以“雨巷诗人”饮誉诗坛的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然而对其作品的评价。一向存在分歧。毁誉褒贬,几经沉浮。很长时间以来。文学史家和评论家.  相似文献   

3.
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的意象派诗歌,曾先后几次反弹回中国,对中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无论是在新诗的开拓胡适、象征派代表李金发和现代派代表戴望舒、卞之琳的作品中,还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九叶派”诗人和80年代的朦胧诗人的作品中,无不隐约地闪现着意象派的影子,同时,自20世纪初,许多诗人开始译介意象派。自80年代起,我国学还就中国诗歌与意象派的相互影响,借鉴以及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九叶诗人的新诗现代化理论 四十年代的诗坛活动着一批青年诗人,他们继承戴望舒、艾青、卞之琳、冯至等人开创的新诗传统,进一步探索着新诗现代化的道路,在诗歌创作上成绩斐然。其代表人物便是以后被称之为“九叶诗人’的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提、袁可嘉、穆旦。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两个有影响的诗刊《诗创造》与《中国新诗》,虽然它们仅存在一年零八个月,就被查封,但却表现了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和诗歌观念,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九叶诗人不同于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他们试图  相似文献   

5.
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作为30年代“现代派”的重镇,他早期诗歌的体式经历了从“新月”体到“现代”体的转变,可以说这一变化典型地代表了“现代派”大部分诗人和这一诗歌流派诗体上的变化和发展。从何其芳诗歌体式的演变中亦可见出,30年代中国新诗体式的流变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诗在30年代崛起了一个“以智慧为主脑”的主智诗潮,被称为“新的智慧诗”。卞之琳更是这一诗潮的突出代表,他在30年代创作的现代主义诗歌,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聚,以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深思为特点,在冷峻客观中隐藏着对人生哲学的思索,呈现出明显的智性化倾向。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卞之琳相对地与其他现代派诗人如戴望舒、何其芳等拉开了距离,而开辟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一条新途径,指向着未来新诗的某些趋向,继续对40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歌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纯净利落,清新轻灵。有人称它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也有评论家说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作为新诗,它无疑有着西方现代派的影子,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新诗,因为它处处体现了中国诗歌的传统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9.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10.
白话新诗诞生时即有先天不足,“非诗化”倾向严重。一些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起而行之,站在“诗”的角度,从表现手法、外在形式等方面,不断矫正新诗的发展方向,使白话新诗从“白话”走向“诗”,力图找到一条既能接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又富有鲜明现代气息的诗歌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杨玉霞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41-43,53
九叶诗人杜运燮的创作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其40年代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派的诗学特征,丰富了新诗的表现手法。其中,"摄影主义"这一手法的运用,对杜运燮诗歌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从另一角度发掘出这一手法所包孕的积极的诗艺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系统研究“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论,将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1.从二十年代末诗人在诗坛崛起,到写出《我的回忆》之前,是起步期。戴望舒的诗受闻一多、徐志摩、朱湘诗风的影响,但还没有形成独特的、成熟的风格,更多地显露出中国传统诗词的痕迹。起步期的戴诗是“古典式的新诗”。2.1928年——1938年前后,戴望舒从西方象征派诗歌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其诗作充满崭新的“现代风味”,并渐渐进入成熟期。3.1939年——1945年,戴诗成了既有民族传统特点,又兼备象征主义特色的“现代派”新诗体。  相似文献   

13.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现代”诗人,本文试图回答他被称作现代派诗人的原因。究竟是哪种特质使他的诗歌区别于20年代的中国新诗,使他的诗歌具有现代性。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从诗歌阅读开始,分析出戴望舒诗歌中的分裂现象,围绕着分裂现象的特异性,产生分裂现象的原因以及这种分裂方式造成的结果,阐释这一独特的方式使戴望舒的诗歌达到的现代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袁可嘉提出“新诗现代化”、“新的综合传统”、“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同时学生诗人王佐良把诗友穆旦介绍给世界,他们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新诗创作实际,概括出自己的诗学理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的研究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是T.S.艾略特的“有机综合论”、“艺术转化论”等理论和W.H.奥登的机智、反讽等才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的自由体白话新诗的诗潮,洪水般冲决了中国旧诗坛的堤坝,形成了诗体大解放的一次变革,给当时新诗带来了一度繁荣。到了20年代初期,这股洪水的势头逐渐减弱,自由体白话新诗呈现出无治状态。由于当时一些诗人忽视诗歌的特质,“信手拈来,随笔渲泄,潦草敷衍”,成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通病,致使诗歌质量不断下降,引起了关心新诗命运的诗人们的忧虑与思考。新月诗派就是在关注新诗命运和探索新诗的发展方向中崭露头角的。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是中国30年代“现代派”名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他重视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采用象征手法,将西方现代派诗歌技巧与中国传统诗歌意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最大的文化符号,都市是一场同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盛筵。现代都会语境衍生出的种种消费习俗与生活方式,丰富了新诗拓荒者的话语资源,拓展了他们的诗学经验。城市文化使得新诗有着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全新境遇并且改变了诗人认识世界、感觉世界的基本模式,促进着他们的现代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形成。在追求“前卫”与“创新”的诗美过程中,现代诗人逐步确立起都市抒情主体的独立精神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代著名《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由于他在诗歌创作上,不断地寻求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好形式,博采众长,既创造性地吸收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又注意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戴望舒的创作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历来说法不一。我以为分前,后两期为宜。前期。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写新诗算起,直到一九三七年为止,属于第一个时期。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诗歌能够形成为我们所称道的“传统”,在于古代诗人的创作机制,这样的机制同样会在现代中国体现出来。占典诗人创造了古典传统,对于现代诗人而言亦然,正是现代诗人的创造,使新诗形成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主义诗人,有效地继承了早期新诗拓荒阶段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融汇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等诸多艺术创作手法,采用中西兼容的诗歌创作原则,基本祛除了早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文化的严重弊病。此种诗歌主张承前继后,开创了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种可能性,重构了一种现代诗学理路,为现代派诗歌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李金发诗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理应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