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体育教学中损伤较多这一情况,对体育系学生的损伤率、损伤部位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体育教学损伤的特点,提出了预防与减少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损伤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力学学科,近几十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从损伤变量、损伤本构关系和损伤发展方程三个方面对静力损伤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损伤力学近一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探索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FRP(玻璃钢)夹层梁的脱层损伤和裂纹损伤检测分别进行试验研究。利用智能结构技术监测夹层梁结构的应变响应信号,对应变响应信号进行复一阶高斯小波变换,通过分析小波变换系数中包含的奇点特征,对梁上的损伤信息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监测结构的损伤状况。研究了脱层损伤和裂纹损伤发生在不同损伤程度时的小波变换方法识别。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对有效地监测FRP夹层梁是否存在损伤,损伤类型,损伤位置以及损伤程度的定量判定,均能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吊索损伤对自锚式悬索桥动力性能的影响,基于自锚式悬索桥模型试验,建立了以弹性模量折减法模拟吊索损伤的全桥时程动力响应分析数值模型,研究了吊索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及索面损伤对自锚式悬索桥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边跨吊索损伤对中跨挠度变化无显著影响,中跨吊索损伤影响显著,且损伤位置越接近跨中,挠度增加越大;单根吊索损...  相似文献   

5.
钢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的频响函数曲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桁架结构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准确的检测,采用频响函数曲率、频响函数曲率比、频响函数曲率差3个损伤识别指标,用ANSYS对桁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考虑了单处损伤、多处损伤,以及杆件出现损伤的确切位置,并且计算了在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损伤识别指标。结果表明:对于桁架结构,上述3种损伤识别指标都能检测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但是频响函数曲率比检测的精确性最好,其不仅能检测结构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并且能够根据频响函数曲率比曲线图精确检测判断出结构具体损伤位置为哪一根杆件,为桁架结构的损伤检测增加了精确度。频响函数曲率和频响函数曲率差在进行损伤检测时会受到结构形式的影响,即离支座处越远,指标越不敏感,而频响函数曲率比则不会受到结构形式的影响,能够精确的检测结构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损伤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种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传统检测方法、基于静力参数的损伤诊断法及基于振动的损伤检测法,并介绍了结构损伤诊断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体育教学中损伤较多这一情况,对体育系学生的损伤率、损伤部位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体育教学损伤的特点,提出了预防与减少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原因,就如何预防踝关节损伤及发生损伤后的救活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模拟信号数字化后信号损伤的种类和原因,并根据各个损伤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损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赵剑锋 《考试周刊》2012,(17):120-120
本文通过对中学体操课和业余体操训练队中踝关节的损伤的原因,在各项目中产生的损伤的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对踝关节的损伤机理进行了解剖、分析,总结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并提出了预防方法,达到在体育课中预防踝关节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动力损伤发展方程、损伤屈服模型和损伤阻尼矩阵四个方面对动力损伤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动力损伤力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依据对体育训练中常见急性损伤及其防治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造成急性损伤的原因,并对预防急性损伤的措施与手段作了的探索,力求减少急性损伤的发生,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我省部分武术套路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对运动员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的多发季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减少武术套路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攀登技术高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光网络中的主要物理损伤问题,介绍了现有的物理损伤模型,重点分析Q因子损伤模型并探讨了其演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基于2范数的正则化算法存在对结构识别结果过度光滑的效果,提出了基于模态振与L1正则化的损伤识别方法。以—2D简支梁有限元模型为数值算例,比较了使用不同振型数不同损伤程度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多损伤工况,当损伤结构的振型数和无损结构的振型数乘积数大于6时,能较好地进行损伤定位,并能对损伤程度给出定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建立基于损伤演化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创新要点:将应力腐蚀损伤与疲劳损伤非线性耦合,建立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律,依托实验确定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参数,形成基于损伤演化律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特定材料设计应力腐蚀实验,回归应力腐蚀门槛值应力和损伤参数(图2);查阅疲劳实验数据建立变幅疲劳损伤模型,将应力腐蚀损伤与变幅疲劳损伤非线性累加形成腐蚀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化模型。根据腐蚀疲劳实验结果,验证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并确定非线性损伤累加参数(图5和6),形成基于损伤演化律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重要结论:从损伤力学角度,将材料的腐蚀疲劳损伤处理成应力腐蚀损伤与疲劳损伤的非线性累加,形成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模型。结合LY12CZ铝合金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损伤演化模型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为材料腐蚀疲劳的寿命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种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特征提取与损伤预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中如何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实现损伤诊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的特征提取和损伤预警方法.首先对所有监测数据样本建立ARMA模型,以模型中AR部分参数的主成分矩阵构建Mahalanobis距离判别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损伤敏感指标DDSF.然后,采用t-检验考察该指标在损伤前后是否存在显著性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结构损伤预警.三跨连续梁数值算例表明,提出的结构损伤特征指标对结构的微小损伤具有敏感性,具备结构在线实时损伤预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种腐蚀疲劳损伤的非线性累加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建立基于损伤演化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创新要点:将应力腐蚀损伤与疲劳损伤非线性耦合,建立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律,依托实验确定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参数,形成基于损伤演化律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特定材料设计应力腐蚀实验,回归应力腐蚀门槛值应力和损伤参数(图2);查阅疲劳实验数据建:立变幅疲劳损伤模型,将应力腐蚀损伤与变幅疲劳损伤非线性累加形成腐蚀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化模型。根据腐蚀疲劳实验结果,验证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并确定非线性损伤累加参数(图5和6),形成基于损伤演化律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重要结论:从损伤力学角度,将材料的腐蚀疲劳损伤处理成应力腐蚀损伤与疲劳损伤的非线性累加,形成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模型。结合LY12CZ铝合金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损伤演化模型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为材料腐蚀疲劳的寿命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结构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灾害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刚度退化概念的框架结构整体与层间损伤指标.该指标通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利用塑性铰考虑结构的地震损伤.同时,根据能力谱方法建立了该损伤指标与抗震设防等级的关系.然后,将建议指标应用于2个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与其他损伤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议的损伤指标偏于安全,且对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水平荷载模式不敏感;层间损伤指标能够清晰地反映各楼层的损伤情况,从而判断薄弱层的位置.最后,通过统计分析给出了结构不同性能水准与损伤指标的对应关系,为基于性能的框架结构抗震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结构的损伤分析方法甚多,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塔架结构的损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基于结构损伤前后的振型数据,实现了对一平面塔架结构的较精确的损伤状态评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塔架结构的损伤评估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