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成 《化学教学》2006,(4):61-62
在化学试题中,命题入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陷阱”正确解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避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命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矫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一些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讲解,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化学试题命题时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准确、思考问题的不全面、思维的不灵活等为切入点,来设置各种“陷阱”,从而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要避开命题“陷阱”,准确解答试题,学生应该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的学习,形成科学思维,即对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应遵循某一个或一些化学概念、原理、理论,做到解题有“法”可依.1.形成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科学思维,避开命题“陷阱”一些化学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掌握不清、理解不透,解题时就难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近…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命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一定的“陷阱”,用来矫正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虑问题不严密等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下面仅就几个方面的数列习题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物理命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矫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一些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高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避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永兵 《物理教师》2007,28(2):49-49
当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是由N个(N很大)分过程组成时,命题人往往会对这“N”设置“陷阱”.解题者一旦掉进这个“陷阱”,就很难做出正确解答,所以解题者只有设法绕过这个“陷阱”,才能“柳暗花明”.下面来看两个例子.例1.速度都是90km/h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相向而行,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9.
“陷阱”题中的“陷阱”是命题者针对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时认识上的片面性,思维上的局限性,有意地在题目中设置干扰信息来迷惑学生,如果同学们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凭熟知的思维定势去解题,必将跌入“陷阱”.请看以下两例:  相似文献   

10.
命题者针对学生知识和思维方面的“漏洞”,常在试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识别“陷阱”,并迅速地避开“陷阱”,实现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数学命题过程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往往更喜欢设置学生注意不到的"陷阱".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且在做题时对命题者设计的"陷阱"视而不见,那么就会严重失分.我们只有清楚命题者在哪些方面设置"陷阱",才可能绕过"陷阱"顺利解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针对学生对概念掌握不清设置"陷阱"命题人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相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掌握不清,理解  相似文献   

12.
命题者针对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知识和思维方面的“漏洞”,常在试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13.
在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校正同学们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不足,同时也可以考查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避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解题亦然.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识别试题中设置的“陷阱”,并迅速避开,实现正确解题呢?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有些试题往往围绕该内容设置“陷阱”.若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会难逃此“劫”.  相似文献   

15.
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考的一个必考内容,一直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经常利用图中问题“无图多解”的特点设置“陷阱”,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思考问题的周密性.解题时,不少学生忽视图形的可能位置造成漏解,掉进“陷阱”而不知.本文将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命题上,命题人为了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经常围绕解题思维设置一些“陷阱”,同学们按正常的思维定式考虑,往往无从下手,如果我们不及时转化思维角度,就会掉人命题人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陈键  胡志刚 《化学教与学》2012,(4):20-21,25
“命题式”练习是一类“让学生自己出题”的练习。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命题式”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化学问题解决的能力。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命题式”练习能够促进化学知识结构的建构、促进化学题型的结构化、提高化学解题时躲避陷阱的意识、提高从命题人的角度来进行解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解数学题需要全面考虑问题,而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遗漏一些答案或增添一些不切合题意的答案,这些都是思考问题不缜密的表现。因此,为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是否扎实,思考问题是否周密,命题者经常在场目中设计一些容易出错的“陷阱”。下面笔者通过例题,谈谈如何帮助学生跨越“陷阱”,培养缜密思考的思维品质。 1.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在中考数学命题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常常故设“陷阱”.学生解题时,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就会误入“陷阱”.本文对求解中考“陷阱”题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理解概念,越过“陷阱”命题者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只要我们透彻理解了课本中的每个数学概念,就能灵活运用,越过“陷阱”. 例1 若二次根式a+b9a和a+8b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是    .本题“陷阱”设在a+b9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解 ∵a+b=2,∴a+b9a=3a+ba.由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知a+b=2,a=a+8b.解得a=2,b=0.∴ab=2…  相似文献   

20.
零在初中数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常忽视零的存在,造成解题失误.因而,中考题中经常出现精心设置的“零陷阱”,以此考查基本概念及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