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闻纵横》节目开播半年多的体会胡占凡,邓斌中央台《新闻纵横》节目很年轻,1994年10月1日开播,至个才8个多月。半年多来,中央台早七点晚七点的《新闻纵横》节目,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吸引了一批听众,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通过实践中的成败得失,我们对如...  相似文献   

2.
时下,京城媒体圈子里似乎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栏目办了两年还在继续办,那这个栏目就是老栏目了。如果按这种说法衡量一下有7年历史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真可以说是一个老节目了。但令广播人欣慰的是,7年里这个节目两次蝉联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之后,又两度捧回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奖杯;更为重要的是,7年来,《新闻纵横》一直贯穿着一种朝气蓬勃、敢为人先的冲劲和名气,一种坚持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初出茅庐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开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大幕由此开…  相似文献   

3.
《新闻纵横》开展“王义堂现象”讨论6月16、18两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对河南省沁阳市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王义堂救活濒临倒闭的沁阳水泥厂的典型事例,作了详细报道,并就“王义堂现象”开展讨论。沁阳水泥厂是该市的国有企业,连年亏损,1...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先后推出《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之后,各级广播电视先后推出一大批舆论监督类节目。如评论类、调查类、热线类等等。有的直击社会焦点,有的调查、揭示问题的原委,有的则把舆论监督与服务性、沟通性相结合,开办了《阳光热线》、《政府在线》、《行风热线》、《百姓热线》、《广播110》、《曝光台》等。电视中类似于《焦点访谈》的节目,全国就已开办了60余个,而广播中的《阳光热线》类节目省级电台已开办了20多个,地市台开办了100多个。  相似文献   

5.
得知自己的节目在中宣部组织的中央9家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中获奖,《新闻纵横》的负责人邓斌说,首先感到很意外,其次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这次评选实际始于去年年底, 当时《新闻纵横》开播只有三个月。 这个节目是中央电台的新闻性节目。具体地说,《新闻纵横》(以下简称《纵横》)的定位是一个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它配合中央电台的另两个传统名牌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 (简称《报摘》)和《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简称《联播》),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它与中央电台以往的节目截然不同之处是整个节目没有主持人,采访、编辑、播音、录制全部由该节目的记者独立完成。种种因素,使《新闻纵横》一路窜红,一开播便“火”得厉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焦点时刻》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走红,新闻评论性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为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各台领导所关注。  相似文献   

7.
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节目的开播,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新闻纵横》定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行使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职能,突出舆论监督职能,以记兼主持人的播报形式,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融新闻、评论为一体,夹叙夹议,配合《新闻和报纸要》、《全国新闻联播》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  相似文献   

8.
诞生于1994年10月1日的“新闻纵横”节目是中国广播界第一个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栏目,曾连续获得两届“中央主要媒体十大名专栏之一”并蝉联“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如果说前台是“新闻纵横”节目的脸面的话,那么后台就是“新闻纵横”的大脑与基石。因为今后舆论监督节目的主要竞争点就在于后台──管理机制。 借鉴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保持长久、平稳、健康增长的内发竞争力。既然受众成为大家最可能互相争夺的主战场,面对受众,媒体比赛的看似版面、栏目,其实比的都是背后的资源整合力。每一个媒体或有意识或无意识都建有…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评论工作的新起点──新型广播电视评论探析罗弘道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焦点时刻》(《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引起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热烈欢迎。在这前后,不少省市电视台、电台也办起了相类似的节目...  相似文献   

10.
我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编辑室的一名记者是在1995年7月。那时候,虽然《新闻纵横》节目开播还不到一年,但它已经荣获中宣部主持评出的第一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称号。 回首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中央电视台在4月1日出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月1日推出《新闻  相似文献   

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于今年4月13日早7点晚7点播出了“陕西省礼泉县副县长动用警力干涉女儿婚姻自由致死人命”的重大批评报道,在社会各界和全国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陕西经济广播电台在报道播出的第二天上午,打进来60个听众电话,有59个都是对这篇报道表示支持的。《新闻纵横》节目为此专门开通了热线电话,并连续三天围绕这一骇人听闻的干涉婚姻案展开了补充报道和听众评论。  相似文献   

12.
广播焦点节目──《传媒一线》节目的定位谈王健深圳经济广播电白自1994年12月28日开播那天起,就把着眼点放在焦点节目L,推出了《传媒一线》节目,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时政类新闻节目,配备了最强的专业人才从事采编播工作。为什么要把《传媒一线》称作焦点节目...  相似文献   

13.
1994年,焦点类节目的出现揭开了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史上的新一页。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诞生,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纷纷办起了以热点问题为主要题材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省市电台、电视台的《焦点时刻》《热点透视》等等。这类节目以它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吸引了受众,在...  相似文献   

15.
郭静 《新闻三昧》2005,(4):9-13
2004年12月6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连续五天播出了系列报道《成长变奏》。报道试图通过三个生长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未成年人的经历,真实反映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节目播出之后,社会反响强烈。节目还未播完,许多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就向我们索要节目录音带;  相似文献   

16.
经济节目的新走向──兼评《北京特快》宫兆波当今我国电视栏目质量的优劣,已成为台际之间的竞争关键之一。尤其在经济栏目纵横林立的今天,要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经济节目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北京电视台于今年7月1日开播的经济栏目——《北京特快》,却在这方面作出了...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节目,开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8.
荆雷 《视听界》2005,(6):22-27
1994年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之后全国各省市台在黄金时段纷纷开出一大批“焦点”类品牌栏目,数量超过50个。“焦点”类栏目以舆论监督为定位,节目形态相似,甚至节目时长也都在10——15分钟之间。1995年至2000年间,“焦点”类节目在各地纷纷掀起了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高潮。然而,10年后的今天,“焦点”类节目普遍面临着“寒流”:栏目的运作相对艰难,收视情况不容乐观,栏目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那么,“焦点”类节目共同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焦点”类节目失去市场了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焦点现象”至今依然是电视新闻业界热论…  相似文献   

19.
认真下功夫精神文明报道有声色10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纵横》节目播出录音专题《林健爱心热线》,报道济南身患重病的女青年林健以病弱之躯和有限的生命向社会奉献一片赤诚爱心的感人事迹。报道通过记者和林健的几次谈话,介绍了林健在一次次战胜病魔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改版为综合新闻直播节目后,以“追问”取势,拓展了节目内容,创造了早间广播新闻收听高峰。本文从节目选题、广播元素运用、深度报道等方面对《新闻纵横》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此探究早间广播新闻的运作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